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0-02-26 15:41:19焦丽芳
卷宗 2020年28期
关键词:校企我院实训

焦丽芳

(山东省平度市技师学院,山东 青岛 266700)

1 与合作企业建立“企中校”的合作模式

“企中校”企校共育模式,对技工院校而言,符合技工院校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技工教育发展。学校在合作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将逐步推广到合作探索、合作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其它形式,有利于促进技工院校及企业加速 发展。

“企中校”把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评价、职业资格证书评价、用人单位评价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职业特性,将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始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我院与青岛三利泵业有限公司自2018年起运行“企中校”企校共育模式,到2020年8月已运行4期。运行模式:学院安排数控加工专业学生到企业学习,企业提供教室、设备。学院安排教室进行专业理论、技能教学。企业安排一线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技能指导。企业根据生产任务给予学生适量的生活费补贴。学生在企业中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习企业规章制度,提升职业素养。与青岛三利泵业有限公司“企中校”企校共育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经有20余名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与企业签约。这些学生深受企业欢迎,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需解决,例如:教学质量如何保证、职业素养如何融入等。

2 与合作企业建立“校中企”的合作模式

通过“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能充分地利用企业的技术指导、设备、资金,学生能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学习,有效提高实践技能。“校中企”合作方式的核心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鼓励企业参与学院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校企深度、全程、紧密、长远合作,确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有效实施,推动专业服务能力持续进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我院与山东浩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校中企模式”,其合作模式是:学院在校园内提供主要的生产条件及硬件资源,由入驻企业出资建厂房、购设备,校企资源共享,开展全面合作:引入的企业建立真实的生产线,按照实训基地和企业产品研发生产的双标准投资建设,面向市场生产真实的产品,自主生产,自负盈亏。学院将引入的企业作为校内实训基地,明确双方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方面的权利义务,量化相关合作指标:系企管理层实现人员互聘,交叉任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合作期满,企业所建厂房和部分设备等资产归学院所有。

3 与合作企业合作,招生成立“冠名班”,订单式培养学生模式

我院积极响应国家适应时代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的号召,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新方式,实现校企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一大批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我院与合作企业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紧密的校企间合作共建关系,更好地发挥企业资金、理念优势和学院师资、设施的优势,开展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就业更大空间。我院与青岛海信智动精工平度分公司合作成立“海信智动精工班”,共建订单班培养,海信投资建设海信智动精工实训室。2019年建成招生18人,2020年招生30人。

“海信智动精工班”校企合作模式如下:

1)生产性实训锻炼。经校企双方招收、选拔合格,进入订单培养办学“冠名班”的学生,通过到企业参与生产性实训并获得相应补贴。

2)产学研合作。企业聘请学院的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参与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科研产权归校企双方共同所有,并对校企双方成果进行推广等。学院聘请企业的中高层领导、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学院客座教授、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参与学院人才培养过程,参与学院的专业开发、教学改革、课程和教材建设等工作。

3)互派挂职交流合作。企业每年定期派遣技术人员到学院挂职锻炼,参与学院的管理、教学工作。学院每年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的生产部门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4)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双方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建实训基地。在学院投资建设实训室等,满足校企合作学生的实验实训需要。

5)企业文化展示。企业可在学院设立企业文化展室,宣传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和企业产品等,使学生能够了解合作企业的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产品和生产工艺,提前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

企业冠名班架起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了学院、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贏。对学院而言,能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配置教学资源,克服了以往教学的盲目性、封闭性和高成本的弊端;对企业而言,学生进了“企业班”,就会有归属感,有主人翁的意识,自觉地增强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吃苦精神、质量意识和团队意识。对学生而言,在校期间就明确了就业单位和具体岗位,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学习更为主动。我院与多家企业联手共建企业冠名班,实施“订单培养”,开辟了校企合作育人的新天地。

4 培训工作与企业深度合作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我市企业对职工队伍的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正在日益凸现,许多企业出现了大量的用工缺口,多数行业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缺口很大,影响了当地经济和企业的快速发展。面向行业和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也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市场的了解,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展开,能够有效地提升行业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办公能力。

1)我院积极响应国家适应时代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的号召,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新方式,积极走访平度市大中型企业,与海信智动精工、三利泵业等企业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学院以“技能创新创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针对失业人员再就业、在职职工技能提升、“金蓝领”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大学生就业创业等多个方面,开展了电工、焊工、育婴员、保育员、中式面点师、中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钳工、汽车维修工、车工、制冷工、美容师、茶艺师等十六个工种的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各类人才65000余 人次。

2)按照企业培训需求制定校企合作职工培训方案。以服务企业、提升技能、促进就业为宗旨,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校企双赢的发展模式。利用学院设施设备、教育管理、师资和企业实训场所、技术指导等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学院在合作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学员提升实操能力和就业能力,企业在合作中提升企业文化和择优吸收优秀技能人才。互动是促进校企建立更紧密合作的前提,学院与企业可利用各自优势资源互补不足,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培训基地,在培训与就业工作上建立互动平台。学院目前已与万汇遮阳、淄柴博洋等本地企业实施订单培训,按照企业需求定制培训内容,推进了学院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

猜你喜欢
校企我院实训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