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馆员基本现状与能力提升途径分析

2020-02-26 15:41:19蒋冠裙
卷宗 2020年28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图书馆

蒋冠裙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图书馆作为体现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尤其伴随我国社会经济、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现已经针对图书馆发展提高了重视程度,并且各类高校图书馆也步入到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不论规模还是质量,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根据对高校图书馆实际运行情况的调查表明,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期间,存有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此,将在探讨高校图书馆馆员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有效能提高馆员能力的途径,进而促进高校图书馆实现良好发展。

1 高校图书馆馆员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期间,因馆员引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和激励机制有待健全等。

1.1 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众所周知,高校泛指高等学校,所谓高等学校则是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大学、学院、独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与大学词义相近[1]。相比较其他事业单位而言,高校具有一定的安稳性,并且在该院校中从事的工作人员,都拥有“铁饭碗”的称呼,但正因为这样,导致图书馆馆员存有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不仅在工作中缺少服务意识、进取意识,还有很多馆员会把图书管理理解成为“购书、编目、上架和整理”等基本业务,在工作中忽视了提高图书流动率和服务师生的重要性。此外,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群众,就是教师和学生,但其主要的是高校学生更多些,所以,当图书馆馆员以“老师”身份面对学生时,都是以“高对低”的人际关系为主,无法在心理上确认平等观念。虽然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规范了图书使用,但服务理念没有深入馆员内心,导致其用不佳的服务态度对待学生,因此在一定层次上影响了图书的流通。

1.2 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伴随图书馆占地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藏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步入图书馆学习的学生数量也在暴增,并对馆员数量和素质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根据近几年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基本现状可看出,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存有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而且从馆员毕业专业来看,只有约10%的馆员来自图书管理专业,约35%的馆员经过培训后,并获取相关资格从事该项工作,但仍存有55%的馆员,不具备图书管理相关资格[2]。此外,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图书馆被人们认为最清闲的工作岗位,加上教师由于专业发展和变化,没有适合的专业,所以被调剂到图书管理岗位中,加上后期培训不足等问题,致使图书馆馆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和业务能力不精。

1.3 激励机制有待健全

由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以及借阅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很难在工作中实现量化考核,导致馆员的工作效果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评估。因此,相应的奖惩机制也很难在此工作中落实。但也正因为如此,因制度的缺失,导致很多馆员都在工作中存有消极态度,人浮于事的现象,时常出现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此外,由于图书馆工作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论人员管理还是上下班制度,都存有较大的自由性。虽然能对严谨认真和守岗敬业的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但对于不思进取的馆员,则是能成为逃离岗位和逃脱责任的依据,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顺利进行[3]。

2 提升高校图书馆馆员能力的主要途径

主要以高校图书馆馆员存在的问题为依据,通过加大重视程度,促进馆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培训,提高馆员业务能力;引入竞争机制,调动馆员工作热情;培养创新意识,促进馆员能力提升等途径,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能力。

2.1 加大重视程度,促进馆员队伍建设

在高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作为保障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的关键。而且根据图书馆的统计,不仅能充分体现该院校的学风建设水平、科研工作水平,同时还能体现高校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比如:学生的到馆率和借书率,能在一定层次上体现出学生对知识获取的积极性。此外,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必须深入分析图书馆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大数据思维,广泛的研究如何通过图书馆数据汇总,反映出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而发挥出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并实现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的目标[4]。

2.2 组织开展培训,提高馆员业务能力

根据相关调查表明,阻碍培训工作开展和馆员能力提升的因素之一,就是“经费不足”,此原因作为主要因素,而且要是从客观角度来说的话,没有创新思维和新思路,也是影响培训不足的关键。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能有效提高图书馆馆员业务能力,而且在线课程、精品课程,乃至很多学校成人教育学院,都开设了图书馆管理相关专业,积极鼓励教师或强制教师,学习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此外,图书馆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馆员工作分配不清晰等,也是影响馆员队伍建设不全面的因素之一。所以,要想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能力,就需要通过实施“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内部与外部”结合的培训模式,有效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

2.3 引入竞争机制,调动馆员工作热情

所谓引入竞争机制,其目的就是通过实施图书馆馆员业务能力比拼的方式,创设馆员队伍评聘新机制,促使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和能力有所提高。而淘汰和发展并存的主要策略就是竞争机制,其中淘汰指的是淘汰一些不求上进的馆员,发展指的是建设一支符合高校发展的图书馆馆员队伍,从而有效调动馆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5]。比如:可以通过设置不合格、合格与优秀三个级别,针对不合格的馆员进行淘汰,针对合格的馆员进行表扬,针对优秀的馆员,委以重任并提高工资,以此来促进图书馆馆员队伍实现科学化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图书馆馆员能力的提升和素质提升,作为保障高校图书馆管理质量的关键。尤其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工作更是迎来了全新的改革,如何保障图书馆职能充分发挥,是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所以,将基于高校图书馆馆员基本现状,通过加大重视程度,促进馆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培训,提高馆员业务能力;引入竞争机制,调动馆员工作热情;培养创新意识,促进馆员能力提升等有效途径,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促使高校图书馆能够为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图书馆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8年1期)2018-07-09 05:50:56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班里有个图书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青海政报(2017年7期)2017-07-24 14:14:41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53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图书馆界(2013年6期)2013-03-11 18: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