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颖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对于我国大遗址的保护,我国政府给予高度关注,同时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当前,我国大遗址保护已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保护体系,并且取得了大量丰硕的成果。在我国的文物遗址保护领域,考古遗址公园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遗址保护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要想真正建设高质量的考古遗址公园、对遗址进行有效保护,需要各领域以及部门的合力协作。
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基础就是大遗址,而具备高水平的学术价值、文化内涵、历史因素的大规模遗址,就是大遗址的概念。大遗址能够为我国相关研究领域提供诸多资料,帮助人们对我国历史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大遗址的“大”不仅体现在规模方面,更体现在大遗址自身所体现出的、当时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农业、交通、水利等诸多方面。
我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经过长时间的遗址保护实践之中,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保护模式,就是考古遗址公园。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刚刚提出的时候,出现了反对的声音,其原因是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可能会对大遗址本身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大遗址的历史面貌不复存在。因此,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必须从两个条件入手,其一是省政府公布的文物单位保护规划,其二是将保护遗址的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同时出台保护遗址的相关规划。
考古遗址公园在建设之前,必须进行准确定位,否则遗址本身以及遗址内部所蕴含的价值会被人为破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遗址本身所呈现出的历史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保护建设工作,从而充分展现出遗址特有的魅力以及艺术风格。必须实事求是地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将“因地制宜”的规则进行充分利用,保证考古遗址公园的完整性[1]。
历史必须得到真实还原,没有被真实还原的历史,将不存在任何意义。因此在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时候,必须保证考古遗址所具备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不能破坏遗址本身的风貌,然后再对公园的环境进行规划建设。规划环节必须放在建设环节之前,其论证也必须是客 观的。
在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时候,必须充分地收集和听取考古专家、文物保护专家以及环境保护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不仅如此,还要积极地听取遗址所在地的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公开、透明地建设考古遗址公园,保证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到考古遗址公园的整体建设之中,同时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相关批准。
分清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过程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遗址保护工作的相关规律,不仅要展示出当前考古工作所获得的成果,更要考虑考古遗址本身所具备的历史文化内涵,杜绝破坏性的建设过程出现,让更加真实的考古遗址得到还原。
绿化是考古公园遗址进行建设的一个主要方法,其原因是绿化可以起到辅助的遗址保护作用,同时又不会对遗址本身造成破坏。但是人们必须要注意到,在对考古遗址公园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遗址保护和展示才是开展建设的核心,盲目地进行绿化无疑是“舍本逐末”,会破坏考古遗址原本的风貌。
因此在进行绿化工作的时候,首先应当对遗址的实地情况进行考察,优先选择设置绿化保护带的方式,绿化保护带需要与遗址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保护遗址 本身。
在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外部环境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考古遗址公园的风格,借鉴已经获得的、相关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杜绝随意性、盲目性的外部环境建设,保证考古遗址公园的内外环境和谐 统一。
大遗址的占地面积可观,而且规模也较大,并且已经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因此,在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民生因素,让当地人民群众感受到遗址的历史文化的熏陶。考古遗址公园完工后,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使当地人民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2]。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载体,大遗址存在的意义是巨大的,而且大遗址自身有着不可再生的特性,所以人们必须要重视对大遗址的保护。以大遗址为基础,建设考古遗址公园,不仅可以有效做到对遗址的保护,还可以在多方面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得到传承以及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