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图书馆对接学校“双一流”建设刍议
——以铜仁学院图书馆为例

2020-02-26 15:41:19王业荣李本军
卷宗 2020年28期
关键词:铜仁双一流一流

王业荣 李本军

(1.铜仁学院图书馆,贵州 铜仁 554300;2.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贵州 铜仁 554300)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6年12月9日,贵州省委在贵州大学召开常委会议,会议研究部署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会议强调,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类高校要着眼特色优势建一流,要扎根贵州大地建一流,要深化开放融通建一流,要更加注重内涵建一流,要强化责任担当建一流,坚持从实际出发,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努力走出一条有贵州特色的“双一流”建设之路。”我校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制定“双一流”建设目标,通过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来实现“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要围绕学校应用型高校建设和“小而精”发展战略办出有特色的教育,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1 图书馆对接我校“双一流”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文献资源缺口较大

我校在往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馆藏结构中人文社科类图书占总藏数量的比例过大,自然科学类图书相对较少。“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学科建设是关键,我校现有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培育)学科教育学1个,教育学、民族学、林学、化学工程与技术4个省级重点学科,思想政治与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高校图书馆应当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来开展各项服务工作,图书馆特色的专业资源与学科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资源建设时既要考虑到馆藏资源要丰富性,又要注重学科特色和学科深度,注重特色,提高质量。同时要顺应我校转型发展,助力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

1.2 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随着我校双一流建设的正式启动,高校图书馆应以有利于提高本校优势学科的竞争力为服务主线来开展工作。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应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是关键,而我们现有的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建设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服务内容上过于简单,大部分是基础性服务和浅层次服务,服务针对性和专业性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效果。服务队伍专业水平普遍较低,这些很大程度上跟我们的服务队伍专业水平有关。图书馆服务人员整体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图书馆能否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在对接我校双一流建设中,缺少业务骨干人才,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所占比例极小,目前博士2人,硕士5人;大部分为本科学历,只能从事简单服务,不能进行深度的学科服务。服务队伍学科专业相对复杂,图书情报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人员极少,目前图书情报专业2人,计算机专业2人,严重影响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数字化建设发展。无论是在专业人才数量上,还是在职称人才比例或专业知识结构上,对接“双一流”建设都存在一定困难。

2 对接我校双一流建设具体措施

2.1 调整馆藏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制定文献资源建设方案。根据学校定位,制定文献资源建设方案,调整馆藏结构,加大资源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中心的作用,顺应“双一流”建设发展。尤其要加强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我校双一流建设思路是突出应用建一流、扎根铜仁建一流。要做一流的应用研究,尤其要做铜仁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研究,要扎根铜仁办大学。因此图书馆就要加大地方文献收集、开发、利用和研究。建立铜仁地区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为我校决策、人才培养和转型发展培养提供依据,为我校以及铜仁市社会经济服务提供思路和方向。

2.2 变革图书馆服务,对接“双一流”建设

首先,扩大服务范围,结合我校“依托山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大力推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工作,由服务校内读者扩大到服务本市市民,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对地方社会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更好地发挥现有图书馆资源效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其次,转变服务模式,聚焦协同创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要不断转变服务模式,升华服务理念,创新满足读者需求的新型服务模式,深刻理解“双一流”建设内涵,全面分析现阶段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推进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引进“晓图”APP,根据馆藏布、资源分布、借阅制度制定新生入馆培训内容,将规则学习和通关游戏融合起来,读者在三维实景体验中,通过闯关形式完成对馆藏布局、资源分布、借阅制度的掌握,实现服务先行,改变填鸭式集中培训,达到培训效果量化统计,扩大了培训范围。提升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水平,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再次,创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效率。图书馆与worldlib服务商合作,共建worldlib铜仁学院文献服务群,读者只需在文献群里留言,就可以及时准确获得所需文献,响应及时,查准率高,提高了文献传递效率和数字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对文献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跟读者建立起良性互动,从中寻找读者的隐形诉求,从而调整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加大数字资源使用的线上服务工作,做好数字资源24小时服务和数字资源远程访问服务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师生科研需求。强化阅读推广工作,打造特色活动品牌,营造书香校园,推动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郭瑛指出:“活动品牌的培育和管理方面可逐步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建立阅读推广活动品牌的标准体系,有效规范品牌定位、名称和标识、组织和管理、宣传与推广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等,进一步提升活动质量。”[1]我校图书馆2019年将阅读推广工作融入到学校“明德印记”思政体系建设工程中,在全校范围开展“明德印记·经典诵读”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

2.3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专业服务团队。

首先,加大馆员队伍建设力度。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图书情报专业的人才。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或急需的人才需要加大引进力度。同时还应注重对现有馆员的培养,多给馆员学习的机会,包括访学进修、跟班学习、短期培训等,提高官员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同时提供更对机会让馆员参与到课题研究、解决业务工作的难题、为业务工作开展出谋划策,在学习工作中得到提高,逐步成为专业馆员。

3 小结

图书馆要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为方向,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思路,紧紧围绕我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心任务,以科学发展观谋划图书馆发展,以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利用为重点,建立与教学、科研、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相补充的文献保障体系,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从而才能更好对接“双一流”建设。

猜你喜欢
铜仁双一流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56
寻味贵州——铜仁
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10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3:38
看雪——铜仁梵净山
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 02:53:52
轮杨树达义近旁任作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财经(2016年22期)2016-08-30 10:51:34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南方周末(2016-07-07)2016-07-07 07:59:31
My Favourite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