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存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档案馆,山东 菏泽 274000)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们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论点之一,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党和政府也开始重视乡村档案管理工作。乡村档案真实的记录了“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上的变化过程。完整且管理清晰的乡村档案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决心。2013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建设“美丽乡村”政策,从那时到今天,我国的乡村档案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档案,展示出我国发展乡村档案工作的优秀成果。
我国乡村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大环境下乡村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落后、档案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乡村档案管理缺少专门的档案库房和档案管理人员,也就是说档案的工作地点和管理人员是随机的,档案管理人员往往是兼职人员,譬如村镇的宣传工作者,他们主要负责宣传工作,在这些人的手里有着关于各村的宣传资料,宣传档案往往不存放在综合档案库房、也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分类保管利用。这样就导致了乡村档案管理无序的问题,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档案资料的丢失。除此之外,由于没有专门的档案库房,档案资料分散在各个部门,加之乡村部门的工作人员缺少专业的档案管理常识,很容易在管理过程中对档案造成二次损坏。比如档案不放在档案柜中而是随意的放在手边,不仅会使档案不易保管,还容易出现泄密的可能性。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乡村,电子档案的普及和维护更是少之又少。
2)档案管理制度仍然不健全。乡村档案管理制度落后主要体现在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上,建设“美丽乡村”计划实施以来,我国乡村变化日新月异,以前的乡村档案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档案需求了。落后的档案管理方式意味着村委会已经不能通过档案掌握全村的情况,换句话说村委会根据村民档案制定的脱贫计划、贫困资质认定等工作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大可小,但都会影响“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乡村档案管理制度落后还体现在工作人员的使用上,乡村档案管理人员很少有档案管理专业出身的,他们大多数是乡镇、村委会中身兼数职的基层干部,所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这些管理人员往往有心无力,不能做好也没有精力做好乡村档案工作。
3)电子档案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信息档案在乡村档案管理中尚未全面普及,在一个市级区域往往只有镇以上的区域才会有信息档案系统,在各个镇村社区等城镇以下区域几乎找不到信息档案的身影。由于缺乏信息档案,村干部在解决村民事务时就没有全面的资料依据,处理的结果往往不得民心,而且也容易造成沟通不便的问题,譬如村民要解决土地所有权、婚姻等问题时,都需要前往拥有信息档案的乡镇区域办理。
根据我国乡村档案管理现状,笔者认为乡村档案管理路径应该从统筹、合作和协调等方面入手,建设档案管理统筹路径、档案管理合作路径以及档案管理协调路径。
1)统筹路径。乡村档案管理需要统筹路径,统筹即统一,统筹路径可以解决乡村档案制度落后、缺少规划的问题。2013年国家档案局制定了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其中针对乡村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提出了建设乡村档案资源中心,强调了乡村档案统筹管理的重要性,也为乡村档案统筹发展奠定了基础。统筹管理路径的核心内容就是给乡村档案管理工作,做一个长期的制度改革规划,通过这个规划乡村档案管理工作会逐渐完善,乡村档案的管理水平也会更上一层楼,向先进的城市档案管理水平靠近。
2)合作路径。合作路径倒不如说是联动路径,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档案合作路径,笔者将其理解为“上施下行”。“美丽乡村”计划实施以来,已经有不少村庄获得了“美丽乡村”的头衔,实现了经济、文化、生态、政治等方面的高速发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强调人民民主,并因此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支持。乡村档案建设同样少不了村民的支持,乡村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认清这一点,积极争取人们的支持,实现村委会和村民之间联动合作,那么档案管理工作就可以建设的又快又好。除了乡村内部的合作路径,村与村之间也可以相互分享,借鉴档案管理心得,档案部门也可以组织档案管理工作交流会,让在档案管理方面工作做得好的村子分享自己的管理心得,组织其他村子进行学习和借鉴。最后国家制定档案方面的政策时,也可以与乡村档案管理工作形成联动,指导乡村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向。
3)协调路径。协调管理路径是希望乡村档案管理可以协调好合作路径和统筹路径之间的关系,三种不同的合作方式都共用一个统一的统筹方针,所以在美丽乡村档案建设过程中,村干部要协调好各层级之间的档案建设策略,制定一个阶段性的档案管理战略方针,协调好统筹、合作的平衡关系,构建出和谐、统一、严谨的乡村档案管理新模式。
1)统一档案管理制度,吸收并培养档案管理人才。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政府应强调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制定统一的乡村档案管理制度,如要求每一个乡村都建立自己的综合档案室;要求每一个乡村都配备专门的档案工作人员;将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和人员需求确定下来等,让各乡村都重视起来。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比如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判断准则、档案资料泄露的惩罚制度等,通过这种方式整改乡村分散、随意的档案管理模式。其次乡村档案管理之所以一直没有起色,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不仅仅是乡村,我国目前的档案管理专业人员仍处在不饱和的状态,档案管理事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十分庞大,所以国家应该大力培养并吸收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鼓励有识之士积极主动的前往农村,让他们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拓宽档案管理经费来源。制约乡村档案管理的主观因素是经济,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实际上是为了帮助农村脱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村人员素质。农村经济的落后导致了乡村档案发展停滞不前。一个乡村要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有保管档案的库房,有确保档案安全的设备设施,这些都需要花钱。所以乡村需要拓宽档案经费的来源渠道。村委会可以通过拉赞助商、发起社会捐赠、向村民征收部分费用等方式筹措档案工作费用。
3)积极学习优秀乡村的经验。村与村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乡村档案管理也是如此。笔者认为乡村档案管理工作想要发展就必须积极借鉴成功村子的经验,根据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档案建设的问题做出合适的管理计划,这样乡村档案建设才能更上一层楼。
总而言之,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应该重视乡村档案的管理工作,积极协调、鼓励乡村发展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让每一个村子都做到有档可管,有案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