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喜春
(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州 51064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1]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以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知识结构等为参考,引导学生科学理性择业,稳步有序提升职业素养,成为了大学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推动力。但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实践主要以课堂讲授、理论学习为主。如此,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充分凸显,难以与未来职业环境实现无缝链接。体验式教学法以学生认知结构为教学前提,以精准化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为依据,以深度体验的情境为手段,成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思考向度。
体验式教学,即用“体验”的理念与手段统领教学全过程。体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既是主体认知学习的方式与手段,又是激发主体情绪与升华品格的机制;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体验是实践的重要形式,是主体获得认识与产生理论的来源。
认知结构是建构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核心概念,用以表达主体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已有的全部知识和观念的总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主体学习的效率与效果,并不取决于学习的内容与方式,而主要受制于学习内容与认知结构的关联度。当学习内容与认知结构形成有效链接,主体能够迅速将学习内容转化吸收。反之,学习内容于主体而言,只是毫无意义的符码。教育教学要重视了解和运用学生的认知结构,促使学生将前认知结构实现有效转化。
体验式教学实质上也是建构主义思想的实践,在教学中重点关注的不是当前的知识或者观念。恰恰相反,体验式教学尤其强调要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为基础,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和观念,设计与之相匹配、相承接的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体验式教学认为,教学效果的实现并不取决于教学者,也不取决于教学内容本身,而最终取决于学习者是否有兴趣参与到教学之中,是否能充分调动学习者主观积极性并将教学内容自觉吸收并转化为认知结构。
如前所述,体验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思想的具体化实践,都认为教学效果是由学习者的主动性所决定,但这是否意味着教学过程可以信马由缰呢?答案是否定的。体验式教学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为基础,隐含的教学意蕴是教学过程要紧密围绕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说,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寻找到学习者认知结构与教学目标内容之间的水平差,并依据这个水平差组织适当的教学方式。学习者认知结构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水平差在教育学上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最早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专门用来阐释学习者认知结构与教学目标内容之间差距的术语。一言以蔽之,体验式教学要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为前提,考察学习者认知结构与教学目标内容之间的差距,寻找到两者间有效的联结点开展教学。
体验式教学所推崇的教学模式绝不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也不是简单的“我说你听”或者“我打你通”,而是创设学习者参与、思考和切身体验的情境。“教学情境是指课堂教学中以教材、教法为基础,通过师生之间的知识、情感及思想交流,营造出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特定理论知识的环境氛围。”[2]
体验式教学认为,教学情境是学习者实现认知学习和思想转变的中介手段。学习者在情境体验中所认可接受的知识或价值,更有可能转化为学习者深层次的态度体系。教学中,如果缺乏设置与之相适应的体验情境,那么教学内容就可能沦为教学过程中没有实质意义的语言符号,而没有转化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职业生涯规划课旨在全方位探索学生职业特质,并以此为参考,帮助学生改善能力结构和规划职业路线。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作用日益凸显。但职业生涯规划课有效性与否必须以是否能精准探究学生深层次的态度和价值体系为前提,这也就提出了学生深度参与体验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体验式教学法鼓励在课程教学中要运用好参与的机制来挖掘出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诉求高度契合。
何谓职业生涯规划?事实上就是根据自身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以及价值观选择与之匹配的职业,即运用生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确定职业方向。问题在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受制于是否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立场,是否基于这个立场贴切学生深层次的态度体系和价值体系。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以生为本”的价值立场与体验式教学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如前所述,体验式教学重视学习者认知结构,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观念为基础设计教学,也是以“以生为本”作为基本的价值立场。如此,体验式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在价值立场上具有高度吻合性,为体验式教学运用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提供了可能性。事实证明,为了适应新时代改革的变化,适应不同学生的新特点,进一步提升其有效性,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需要做到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以更好地发挥实质性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从本质上来讲是要关注学生深层次的态度体系并引导他们在心理层面进行自我觉察和自我接纳。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较,具有本质性的区别,就是该课程几乎不要求学生掌握具体化的理论或者知识点,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内在的心灵层面进行自我澄清和深度接纳。职业生涯规划课要以深度参与到学生心灵层面为要求,准确把握住学生内隐的精神实际。作为一门深度介入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内隐性,要求调动学生的人格力量。体验式教学法以体验和情境为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设置的情境中进行充分情感体验。体验式教学特有的能进入学生深层次精神世界的优势,能为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提供精神参与的路径,成为创新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重要选择。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要引领学生们进行有效地自我认知和自我规划,更重要的是做到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接轨。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是存在落差的,而职业生涯规划课正是很好地填补落差的方式。但是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也存在与社会沟通少,专注于课堂理论的通病,对此,体验式教学就能发挥作用了。
体验式教学有很重要的一层含义,就是要求引导学习者主体实现深度体验,尤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现场性”,“运用体验教学法符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规律。”[3]将体验式教学法运用于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还可以促进课程教学实现重大突破,实现课程教学从课堂向企业的延伸。一直以来,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在空间上只是局限于课堂,与企业的对接相对较少。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较少与企业有效对接就容易催生出这样的问题,即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可能并不全面,理想的职业生态与真实的职业生态存在较大偏离,背离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初衷。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改进教学与企业之间脱节的问题,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从学校向企业的延伸和拓展。
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为大学生形成准确深度的自我认知以及确立科学有序的职业成长路线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中有效的助力器。要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实效性,就要着力探索体验式教学法与课程教学有机交融的方法。切实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有效性、创新性、接轨性。
职业生涯规划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真实的自我”,并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生涯成长路线。“职业生涯规划将关注点由择业期扩展至终身发展,引导个体将知识学习与未来工作、生存方式相结合。”[4]换言之,职业生涯规划课虽然是统一的课堂教学,但是立足点却是要求实现全体学生的个体性、终身性的发展。要实现全体学生的个性化、终身性规划和发展,就要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结合。不同学生认知结构存在差异性,但群体内部又同时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要在课前就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知识水平、专业认同度等问题。唯有如此,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时,才能更好地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等认知结构设计案例、情境或者教学目标内容,才能更好地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个性化发展目标。
无论是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或者体验式教学法,都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即坚持“以生为本”,都要求学生有充分的情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善于发挥情境设置的优势,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教学情境。以职业价值观教学内容为例,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可以将不同职业价值观具象化,为学生设置冲突的情境。学生在冲突的职业价值观情境中体验感悟和选择取舍,进而了解自己最真实、最重要、最深层次的职业价值观。“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接受了相关正能量的影响,从而激发出对知识真正的、稳固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究。”[3]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深度思考和比较权衡,调动内心的情感态度参与其中,更容易促进学生自觉思考,形成与自我相适合的职业发展道路,也达成了课程的教学目标。
体验式教学以体验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授主体还是学习主体,参与和卷入程度越高,主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改善就越明显,知识和技能也更容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运用体验式教学以提升教学实效性,不仅仅只是简单停留在课堂层面,而且还可以延伸到学生课后的实践之中。大学生尚未真正意义上走进职场,对未来职业的了解更多来源于书籍、网络或者周围亲人朋友的介绍,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实效性。要破解这个问题,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就要将体验教学法贯彻到底,积极为学生创造深度体验机会与平台。主要路径可具体分为三条。其一,搭建学生与企业对话的平台。教师可以邀请企业员工到课堂中与学生对话,通过对话让学生了解职业的真实生态和更具体的职业能力要求,及时调整职业成长路线。其二,创建学生到职业现场体验的机会。教师可以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协同合作,选送部分学生在寒暑假到对应的职业岗位实习体验。学生在对应的职业岗位实习体验可以更全面、更细致把握职业的核心素养,反哺职业生涯规划。其三,搭建学生与优秀校友的对话平台,通过校友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分享的职业感悟,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以及选择。
将体验式教学的理念与方法融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是新形势下调动和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必然选择。但体验式教学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多措并举,要善于整合学生、学校、社区等不同资源,构建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