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增娟 刘韶清 陆艳艳 肖 义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543002)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让各农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重新焕发昔日荣光,使农村成为万众创新的大舞台,为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1]
如何让政策变成具体的实践,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重点。国家及各地政府秉承五大发展理念,相继出台了关于建设特色小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推动了全国特色小镇的兴起,“特色小镇”建设由此成为新时代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模式、新举措”。[2]
农业特色小镇是指通过整合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资源,以农业的生产、加工、贸易、休闲观光旅游及农业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建制镇或者产业创新创业平台。[3]都梅村通过建设特色小镇,深入挖掘本土特色,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最大化的本土价值,从而促进产业达到跨界融合,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农村经济收入,最终助推乡村振兴。
在建设特色小镇这条路上,都梅村特色小镇确定了不同于其他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切实从实地出发,勾画建设新农村蓝图,发展新型农村产业。当前乡村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各地区优势不同,所以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其他地区一些较为成功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也只能作为一种参考。都梅村特色小镇想要在众多特色小镇中脱颖而出,打造出满足自身发展且可供同类村复制运用的发展模式,需要都梅村结合自身特点,抓住优势资源,平衡劣势不足。
都梅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龙圩区南部,距龙圩区政府20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有21个村民小组,1287户,5685人。全村有土地共6900亩,总耕地面积2800亩,其中水田2054亩。近年来,都梅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村屯道路旁安装太阳能路灯,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了美化绿化,村内房屋统一的黄色琉璃瓦装点屋顶和屋檐,与房前屋后的红花绿叶相协调,既美观,又大方。此外,还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业,比如特色水果种植、中草药种植等,村民收入不断提高,2017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
都梅村具有先天的地理优势和独具一格的田园风光,还拥有其他特色小镇不可比拟的文化资源。虽然都梅村特色小镇还处于发展初期,与要求的特色小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其本身发展潜力大。目前小镇总体规划已明确,主要的发展规划是把农业与种植业、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提供优质的特色产业服务。
1.区位优势
都梅村位于广西梧州市西南部的龙圩区,龙圩区东毗广东省肇庆市和梧州市万秀区,南连岑溪市,西接藤县,北与梧州市长洲区和万秀区接壤。同时梧州市地处“三圈一带”(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西江经济带)交汇节点处。都梅村优越的区位可以为它带来可观的客流量,久居于城市里的人们可以通过自驾游、高铁或者公交等形式到都梅村特色小镇旅游,感受当地接地气的民宿以及独特的乡村风情。
2.建设资金有保障
都梅村通过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流转,将村里约107亩的闲置地调整为村集体土地,并在该地范围内建设特色住宅,吸引都梅村外的人员购置这些特色住宅,所得资金用于村里各个产业的发展,由此延长产业链。同时,发展都梅村特色小镇得到了政府的鼎力相助与拨款建设。这两方面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设的资金问题。
3.同地区竞争压力小
根据国家统计公布的特色小镇名单,自2016年10月以来,全国总共培育特色小镇403个,省级特色小镇979个。从特色小镇的分布区域来看,特色小镇多分布于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其中广西仅有45个镇(含14个全国特色小镇),数量相对较少。而都梅村作为特色小镇发展是梧州市目前首例新农村建设事例,梧州市该种特色小镇类型数量甚少,同行竞争压力小。
4.自然资源
都梅村周围没有大型化学工业工厂,保持着风景的优美与原生态,空气清新天空蔚蓝。都梅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较丰富,具有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夏长冬短的特点,适合许多热带水果生长,如荔枝、芒果、菠萝、火龙果等。且村周围有骑楼城、龙母庙、四恩寺、白云山等著名旅游景点,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1.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不完备
目前,都梅村存在公共基础设施不全或等级偏低的问题,缺乏教育、文体活动场所等公共基础设施,且商业配套设施也不足。例如,没有交通站点,没有公共厕所,没有可供垃圾分类的垃圾桶,没有可供选择的娱乐设备。人们娱乐的品类少、形式单一,日常主要以打牌聊天为主,没有连片的集市场所,人们需要到数公里外的新地镇采购。
2.缺乏专业人才,劳动力流失严重
建设特色小镇,不仅需要本身的优势,还需要各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农技专业人才、互联网人才、旅游管理人才等,但目前都梅村尚在发展中,福利待遇不算高,很难吸引到人才流入。与此同时,当地作为建设特色小镇主力军的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失,出现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
3.特色不突出
随着高铁、动车的普及,现如今的交通非常便捷,大大节约了人们的出行时间,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空间的距离,人们可以自由穿梭于各个不同的特色小镇,随时随地到不同的特色小镇旅游,体验各个特色小镇不一样的特色服务。相比于其他的特色小镇而言,都梅村自身特色并不突出,这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4.知名度不高,市场覆盖面不广
都梅村特色小镇目前尚未有自己的品牌或者突出特产,缺少品牌效应,知名度仅限在梧州当地。如果都梅村不能打造出自己的特色,提高知名度,后期发展很可能受阻。
1.政策支持
乡村振兴作为国家一项重要战略,拥有许多政策扶持,而这些政策对于推动特色小镇发展有巨大的潜力。2017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培育广西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里提及的内容很多都表明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特色小镇的发展,都梅村可以使这些相关政策成为该建设发展的政策红利。
2.人民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吃饱饭有衣穿,同时还需要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在闲暇之余,人们会进行观光旅游,释放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而都梅村优越的地理环境优势可以作为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需要警惕牧童经济效应的产生。牧童经济是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像牧童放羊一样,任羊随便在草原上肆意吃草,不管不顾,只要羊吃得饱。都梅村当前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在推进都梅村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由于村民环保意识仍有待提高,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同时,村里缺乏垃圾分类的场所,在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就会成为摆在都梅村面前的一大难题。并且,都梅村对于环境影响的清理工作,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资金方面,都还存在有一定难度。
政府在特色小镇的推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要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要在政府正确引导下,以市场调节为导向,同时注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地方政府要明确自身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中的责任定位,主动承担应有的责任,积极整合相关社会组织参与建设,并加强引导小镇居民价值观念的转变,使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发展健康可持续的特色小镇。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特色小镇的政策以及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对特色小镇的规划发展等重要举措,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的可行性。社会发展是不断变化的,人们的需求也是日趋多样的,政府要指导农业生产,加快农业与旅游业的对接,将特色小镇的知名度延伸到外地。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加大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对农业生产的调节作用,在都梅村建设更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将市场反馈回来的最佳市场信息传达给农产品生产者,以当地最为特色的农业产品作为重点进行生产,促进特色小镇发展。
目前特色小镇的建设在梧州市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因此,在今后相当的长一段时间内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仅仅靠特色小镇自身资源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市、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财政部门以及税务部门等多个职能部门可以协同为特色小镇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其具体的措施如下:
1.整合社会企业力量,增加资金投入
地方政府对都梅村特色小镇建设进行科学可行的财政规划,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政府各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参与、加强引导,对都梅村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存在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对建设有难度的项目进行财政补贴。另外,在财政补贴的基础上,政府还可以通过为社会企业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延长产业链。
2.发挥政府职能,制定发展规划
有关部门在履行自身职责的时候,要先对都梅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因地制宜地规划都梅村特色小镇的发展前景,为其营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政府还应该构建网络信息平台,直接在线上对都梅村特色小镇农业生产进行引导,避免市场信息不对称给生产者带来的困扰。对于特色小镇在建设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要适当利用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方式,提高都梅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例如:使用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用当地特色的语言进行教育。
3.充分利用政策红利,以政策支持为立足点
特色小镇政策包含了总体指导性文件、用地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政府应当了解这些政策,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优惠政策。
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关注,更离不开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社会各界可以发挥其在地方特色小镇建设中相应的社会角色作用,采取多种方式把社会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企业支持地方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一步是积极合理引入资金,扩大小镇建设的规模和挖掘文化内涵。
1.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主体意识
小镇居民作为特色小镇建设最活跃的参与主体,其代表的就是都梅村的形象。小镇居民应当从意识上端正都梅村特色小镇的建设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影响主动性,这就要求都梅村居民从根源上提高主体意识。
在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观念。大自然最美的模样是尚未被破坏的原始自然风光,而绿色不仅是大自然最美丽的自然色,也是人们眼底最靓丽的风景色。在建设都梅村时要坚持以绿色为导向,树立爱护环境的观念。在特色小镇的推进过程中,原生态的环境会不可避免地被破坏,但是仍要最大程度保护它原有的风貌。守护住了山清水秀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将会增加特色小镇群众的收入,是当地乡村发展的无形财富。
2.立足岭南文化,提高文化的吸引力
岭南文化是梧州市固有的本土文化,它的形成得益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在都梅村特色小镇建设中要重视它的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地方很长一段时间沉淀下来的成果,是地方独具特色的优势。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在灵魂,文化是最具形象地表现当地特色小镇的外露形式。因此,在特色小镇的推进中要注重特色风貌的营造,在各类文化场所、建筑风格、民宿建设上反映出当地的文化习俗,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此外,都梅村特色小镇的建设还可将民间传统节日活动与当地特色美食相结合,例如:美食节、宝石节、“壮族三月三”等,这样既可以展示小镇的文化和风情,还可以推动旅游业、餐饮业的发展。[4]
3.利用互联网提高知名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增长,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每家每户,实现了足不出户便走遍世界的目标。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不仅快而且广,传播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是涉及各个年龄段。手机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输出缩短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如果都梅村特色小镇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那么它的知名度将大大提高,很快大家都知道在地图上的龙圩区有一个美丽的都梅村特色小镇。
4.完善设施建设
都梅村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打造出宜居、便捷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容易吸引人。一方面加大公共厕所、垃圾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建设医疗卫生机构、文化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鼓励企业投资建设餐馆、住宿、娱乐场所等。
首先,从地方特色来说,都梅村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应当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地结合本土优势,不断培育都梅村特色产业,使都梅村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次,从建设主体角度来说,都梅村特色小镇建设还要将政府、社会和小镇居民三者有机结合,让不同的主体承担不同的责任,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助力都梅村特色小镇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