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仓储成本管理研究

2020-02-25 22:08:33陈燕琴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仓储业绩效考核互联网+

陈燕琴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仓储活动是物流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仓储成本也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方面,仓储成本是易于管理与控制的环节。因此,分析企业仓储成本管理现状,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仓储成本管理的新途径,为仓储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仓储成本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促进共享经济模式的迅猛发展,共享共建成为了仓储业务运作的新模式。在共享模式下,仓储资源得以更好的优化配置,仓储业开展多功能服务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呈现出自动化、智能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仓储业成本控制仍然是物流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还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仓储资源缺乏统筹规划。共享经济模式为仓储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促进仓储供给者和需求者信息共享与共用。但是由于早期仓储资源规划缺乏全局性和统筹性,仓储资源布局比较分散,资源共享共用过程中存在调用不合理、成本偏高的问题。

(二)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有待整合。目前,仓储业内部作业广泛应用自动化设备,实现仓储入库、在库、出库作业的自动化和高密度化。但是,仓储作业与上下游作业之间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比较分散,衔接度不够,仓储作业信息系统功能有限,信息系统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不充分,无法提供信息的实时准确性,对仓储资源的配置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三)仓储作业标准化亟需完善。作业标准化可以实现仓储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和有效对接,促进仓储作业效率和实现增值。目前,我国的仓储业标准还不够全面和普及,缺乏仓储作业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仓储作业标准无法及时跟进当下企业需求,仓储作业与上下游作业的协同度比较低,作业之间的衔接不够及时,经常出现滞后或者提前的情况,从而导致仓储成本的增加。

(四)仓储管理方法有待改进。仓储作业流程繁琐复杂,需要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由于仓储人员工作职责界限模糊,仓储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所以仓储作业流程不规范,员工配合度较差,作业效率偏低,仓储成本一致居高不下。同时,在仓储成本绩效考核方面,缺乏实时动态调整机制,仓储作业运作核心要求掌握不够,绩效考核指标缺乏全面性和相关性,绩效评价结果不能很好地体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绩效评价的正向激励效果不明显。

(五)仓储高技能型人才缺乏。“互联网+”与各行业相融合的背景下,对仓储人员的技术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仓储业的工作人员层次良莠不齐,仓储基层岗位的作业人员学历水平较低,仓储作业管理理念无法与时俱进,影响现代仓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降低了仓储作业效率,仓储成本一直偏高。同时,很多仓储企业仓储人才培养和善任意识淡薄,缺乏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善任方式,最终形成技术、管理和实践复合应用型人才匮乏的局面。

二、提高仓储成本管控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推进仓储标准化作业和制度化管理。标准化作业是经营活动规避作业风险、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企业升级优化的重要举措。仓储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仓储标准化。首先,完善仓储作业的标准化体系,推进仓储业的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提升仓储作业效率和作业标准。其次,构建与社会经济和现代产业相协调的动态仓储标准调整机制,促进仓储业的标准满足行业需求和适应时代潮流。最后,推进仓储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实现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提升仓储作业效率,进而提高仓储作业增值能力。

(二)完善仓储作业成本管理机制。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充分调研企业发展环境,遵循事前、事中、事后的原则建立科学的仓储作业成本管理机制。事前控制是整个成本管理活动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后续每个作业环节。事前成本控制首先要做好成本预算编制工作。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规划,是整个仓储作业的成本管理标准,对仓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序引导整个仓储作业流程。事中控制主要是通过整合资源、利用技术、优化方法对仓储作业过程进行管控。事后控制做好仓储成本绩效考核工作,注重绩效结果的反馈及改进建议。

(三)整合现代仓储信息系统平台。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的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整合仓储信息资源和建立信息平台。首先,整合现代仓储信息技术,结合企业需求,构建从物品识别跟踪、库位选择、路径优化、在库智能管理等全过程的仓储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仓储作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现代仓储管理水平,降低仓储风险成本;其次,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整合优化仓储信息功能平台,推进包括仓储信息在内的综合信息平台的建立,促进物流全过程信息共享与互联,实现客户需求分析、原材料供应能力分析,及时发现并规避经营风险,调整经营策略,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四)创新仓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仓储企业要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控制作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离不开专业的仓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首先,仓储企业要实时跟踪行业和产业的发展趋势,确定各岗位的技能标准,构建企业员工培训机制,定期提供作业专项培训和职业规划培训,引导员工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设置合理的岗位晋升制度和激励机制,促进个人成长与职业生涯相融合发展。其次,积极发挥人才培养中的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协同合作关系,共建学校与企业合作育人模式,优化仓储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法,实现以岗位需求培养仓储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为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五)优化仓储管理绩效考核。企业有效管理仓储成本,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作业绩效考核体系。在仓储作业内部绩效优化方面,以企业经营全局目标为根本出发点,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仓储作业绩效评价,发现仓储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绩效分析进行改进。在外部协作绩效考核方面,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以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作业实施基准,发现本企业仓储管理的不足和差距。结合各个岗位职责制订科学合理的仓储绩效制度,通过明确岗位职责、确定考核指标、规范考核制度等提升绩效管理效果,有效控制仓储成本,避免仓储管理各种风险,提高仓储管理效益。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仓储技术的日新月异,仓储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仓储企业要积极优化企业管理流程,转变员工管理理念,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有效控制仓储作业成本,创造企业经营利润,进而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最终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仓储业绩效考核互联网+
供应链管理视角下仓储业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物流联盟下的仓储协同模式研究
“营改增”后仓储业与不动产租赁业的增值税纳税比较与应对
中国仓储协会会长沈绍基认为:我国仓储业成绩与问题并存 发展潜力巨大
物流科技(2011年9期)2011-06-15 01:29:24
绩效考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