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莲
(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6)
盈利质量的高低受到资产质量和现金流量的直接影响,如果资产质量低下,计价基础没有夯实,报告再多的盈利都是毫无意义。比如应计提应收帐款坏账准备或存货跌价准备未计提,会虚增应收帐款和存货,造成利润虚增;应费用化的研发支出却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应费用化的借款费用却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也会虚增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造成利润虚增。
资产质量是检验盈利质量的“试金石”。如果企业资产质量低劣,说明企业的盈利存在虚增的可能性。高估收入和低估费用是利润操纵的常见手法,高估收入或低估费用的一个结果是高估资产,如应收帐款、存货;如果企业的资产中含有大量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或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项目,通常意味着企业在高估其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企业产品的利润率高就一定能赚钱吗?当然不一定,资产的周转率才更重要。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资产。从该公式可知,资产的赚钱能力与两个因素有关,即资产的周转率与盈利能力,比如:小王有本金1000元,购进了100支钢笔,如果1支笔利润1元,3天将钢笔全部售出,即3天周转1次,1次盈利100元,1个月盈利1000元。而小李,其他条件相同,但10天才周转1次,1个月盈利仅300元。投入的初始成本相同,钢笔的利润相同,为什么利润差异如此大?因为小王的周转率更高。沃尔玛作为全球500强之首的企业,产品仅约2%的毛利,利润并不高,但一元钱资产一年周转24次。则一元钱的资本一年就挣四毛八分钱,这是沃尔玛赚钱的原因。
(一)利润占比的指标。利润占比即考察企业的收入中有多大比例可以最终转化为利润,这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增值能力的直接体现。相应的指标有净利润、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包括了非经营性因素及投资收益和融资成本的影响,与销售收入比较没有太大意义。营业利润率中的利润和收入都同为经营性所得,比销售净利率更能突出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主营业务利润率是对营业利润率的进一步细分,衡量主营业务的利润水平。销售毛利率是被众多行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使用的关键财务分析指标,衡量产品的盈利水平。从以上分析可知,营业利润率与销售毛利率应是重点分析指标。
(二)收益率指标。企业盈利是对投资活动的经济回报,因此将获得的盈利与投入的资本进行比较,了解企业对这些资源投入的产出效应。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投入资本回报率、每股盈余等。
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ROA)都是较为综合的指标,但ROE从所有者的角度衡量企业盈利水平,更全面的展示企业收益来源,因此从股东角度出发的净资产收益率显然比总资产报酬率更有意义。
(三)更具分析意义的盈利能力指标。1.营业利润-剔除非经营因素。净利润虽然可以体现企业的总体盈利水平,但并不是最具有意义的盈利,因为其中掺杂了很多非经营因素,如意外事故导致的营业外支出,以及债务重组、变卖资产与实体企业产生的净损益。这些项目都是非常规的一次性事项,如果净利润中这些非经营性损益的贡献较大,则证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2.息税前利润(EBIT)。通用性强,因为它剔除了资本结构(债权成本)与所得税政策差异的影响,能更准确地比较不同期间盈利能力的大小。3.EBITDA—修正会计处理对利润的扭曲。剔除折旧、利息、所得税、摊销,该指标更能体现真实的利润状况,没有通过会计处理的主观判断与选择导致盈利管理和利润操纵的可能。4.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比率。可选取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的指标代替EBITDA,更能彻底调整非现金活动对利润的影响和反映利润的质量。
(四)揭示驱动盈利的因素。驱动盈利的因素是指导致利润水平高低变化的因素,包括分析成本的构成和盈亏平衡点、按业务项目分析毛利率、按流程活动分析支出比例、按资产项目分析周转效率等分析利润升降的原因。相应的财务指标有盈亏平衡点产量/销售额、安全边际率、经营杠杆系数等。
营业收入的现金含量是指营业收入中已收到现金的所占比例,可以用销售收现率来衡量此指标。销售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
该比率反映了企业的收入质量,该比率越高收入中现金含量越高,收入质量越高。当比值小于1.13时,说明本期的收入有一部分没有收到现金;当比值大于1.13时,说明本期的收入不仅全部收到了现金,而且还收回了以前期间的应收款项或预收款项。
营业收入与销售收现率两个指标联袂走高通常意味着企业的销售环境和内部管理都处于非常良好的状况。如果这两个指标同时走低,则企业的经营管理肯定存在问题。
如果销售收入和利润长期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说明该企业具有持续稳定的竞争能力。若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而利润却没有相应增长,说明该企业可能处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可能为了抢夺市场份额,通过打折或亏本方式销售,销售收入虽然增长了,但利润却没有相应增长。
统计2000年初到2009年底A股市场涨幅最高的十大白酒股,十年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税前利润及净利润增长率,股价涨幅最大的前4家公司盈利增长率都远远高于收入增长率。
(一)高毛利率的原因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具有核心竞争力或拥有经济特权的公司,能够通过主动提价的方式实现毛利率的提升。由于成本和行业平均水平差不多,所以能够保持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毛利率。而不具有议价能力的公司,企业提价的结果可能会造成销量的下滑。
(二)毛利率的大小及其走向。如果该企业的毛利率保持在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上,且不断上升。说明该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或垄断地位,处于行业中的龙头地位。
如果企业的毛利率下降,则意味着企业所生产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面临激烈的竞争,销售环境恶化。
从行业分布来看,A股2008年-2017年十年间毛利率和净利率排名前15的公司中,医药生物行业、信息服务行业和食品饮料行业的毛利率较高。其中医药生物行业有7家,占比接近一半;这是因为医药生物行业准入门槛较高,销售渠道封闭,许多药物只有特定的几家企业生产,企业议价能力强。
根据2019年中报分析,毛利率高的公司中,大量来自科技股居多的TMT(电信、媒体、科技)行业、医药生物以及白酒为首的大消费行业。
利润的质量衡量标准主要应分析利润的构成及发展变化、利润的现金含量。高质量的利润应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且应具有可持续性,并且能带来真实现金流的利润。利润质量还应结合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分析,关注利润质量与资产质量和现金流质量之间的关系。另外,还应关注企业是否有舞弊动机,是否通过“创造”性的会计处理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操纵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