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盈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101)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提出,在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要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建构全媒体传播格局。高校易班网络是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是融合了论坛、微博、微信、短视频等主流的Web2.0应用,支持WEB、手机客户端等多种访问形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高校易班网络是开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新兴载体。为了加强易班网络的校园本土化与独特性,易班校本化应运而生,如何在易班校本化过程中克服其存在的平台热不起来、特不起来等问题,需要在遵循媒体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将“融媒体”理念运用到易班网络校本化建设中,构建“全程”“全员”“全息”“全效”的“四全易班”新格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从狭义上说融媒体是一种将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优势互补、有效整合的平台。但是从广义上来说,融媒体是指在互联网思维下整合不同资源、具有融合性体制机制,以开放共享的技术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为技术支持,重构与用户关系的融媒体生态系统。[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栾轶玫在2009年发表的《台网联动台网互动台网融通——中国广电媒体台网一体“三段论”》是国内最早提出关于融媒体概念的文章。文章认为,媒体历经从初级阶段的各种形态媒介只是简单地汇聚在一起,表现为你是你、我是我的“溶媒体”时期到各种形态媒体融合汇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媒体”中级阶段,未来还会发展为各种媒介熔解渗透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熔媒体”高级阶段。它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媒体运作模式,一种具体的方法与行为。融媒体作为一种整合式全媒体宣传平台,具有传统媒体信息发布权威性、正规性等特点以及新型媒体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趣味性、广泛性、主体性等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广、内容多、技术强和功效好等特点。
校本(school-based)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2]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指的是针对问题所开展的研究与方案是要在学校中进行有效实施的;基于学校则是指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现状与问题,提出对策与方案。总的来说,应该可以理解为“为了提升办学质量或者解决存在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本地研究和提出解决方案,并且通过学校教职工有效地开展与实施的一种行为”。易班“校本化”指的是基于易班网络平台的功能与特点,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提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切合学科专业特点的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的机制与模式。
易班校本化作为易班推广建设的高级阶段,全国第一批试点高校以及部分第二批试点高校都已经开展校本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用户黏性不高、资源整合不够以及校本化特色不足等问题。
易班作为教育部主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从2007年开始,陆续在上海、北京、福建、广西等城市高校推广开来。截止到2019年10月全国已有1139所共建高校、41万个班级、1790万名师生加入易班。[3]但这1790万用户基本都是高校辅导员要求下加入的,并且其中充斥着大量的“僵尸”用户。在我校易班校本化建设调研中,询问“您平常使用易班的频率是多少”,36%的学生回答一周1-2次,25%的学生几乎不用,甚至有许多学生在下载安装了易班客户端后又卸载。针对学生使用易班频率不高的问题,调研中发现36.75%的同学认为易班平台的内容吸引力不够是他们不经常使用易班的主要原因,而25.89%的同学则认为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易班,所以不经常使用。而当问及“您觉得学校易班平台内容更新频率怎么样?”40.22%的同学认为更新效率一般。在学校“命令式”的要求下注册使用的易班用户黏度不高,主要还是推广宣传的方式简单,平台框架繁杂,内容华而不实、功能更新速率不快等原因引起。
易班平台的推广和校本化建设,目前在各大高校主要是由学工部和团委等部门主抓。但是,易班平台作为集教育、生活和娱乐于一体的大学生网络综合平台,是需要在党工部的统一领导下,集学工处、团委、教务处、后勤管理处、图书馆等多个部门整合资源,协同推进。但是,目前各大高校基本都是各部门“各自为政”,资源难以整合的同时,重复建设和相互扯皮现象也是时有发生,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同时多头领导和重复搭建还给学生使用易班网络带来一定困扰。出现这种分散式管理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对于易班校本化建设的定位以及建设理念的不科学等,为此需要做好校园的顶层设计和建设理念转变。
目前各大高校的易班校本化建设大体可以分为自建型、合作共建型以及服务外包型这几大类。其中的自建型主要是依托学校自身的团队资源自行开发设计,这一类的校本化建设是最具有本土气息的。但是,往往由于技术瓶颈而造成在各大高校的深入推广存在困难。合作共建型则主要是结合学校自身的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开发校本化“软件”内容方面,而“硬件”应用开发则和某些高校、公司合作开发或者接入共享版本等方式。这一类是目前高校运用的最多的推广模式,但是由于外接的硬件模块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等问题而造成推广效果欠佳。服务外包型则是根据高校提出的校本化需求,由第三方公司来做具体的软硬件开发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耗资大、资源集合效果佳等特点,但是往往由于高校对校本化认识的不够以及公司应用设计理念等问题,造成“宏大”的校本化平台难以落地以及后续运营矛盾重重等问题。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合作共建型和服务外包型的模式,造成了各大高校在易班校本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平台内容“复制”、活动“复制”、应用“复制”甚至是整个校本化APP“复制”的“复制式”建设形式,造成特色出不来,校本化反而不校本的畸形发展怪像。
易班作为新型网络传播媒体的一种,它在本质上具备了传播媒介所赋予的基本特征。融媒体作为新时代信息化社会的宣传媒体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与易班校本化建设具有许多的共同性和契合点。
融媒体作为一种媒体运营理念,是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充分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从为“我”所用到为“我”服务的转变。并且它还是一种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互相整合,互相利用,使得他们的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易班校本化建设理念与融媒体具有共同之处,首先是由于易班网络自身的性质决定的。易班网络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为广大学生群体打造集教育、学习、生活和娱乐于一体的网络互动平台。要完成这四大项目的集合,本质上就需要整合校内外诸多资源。其次,是由易班网络在校本化过程中的独特性决定的。易班平台的自由设计性、开放对接性、包容性和PC、客户端两端性,为解决校本化的校外资源融合性这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校内将学工处、图书馆、教务处、后勤处、财务处、团委等部门对接入易班,建设成为校园APP,形成学生一站式查询和操作平台。校外通过校校、校企合作,将有人气的高校与有开发实力的高校结对捆绑,进行平台开放和校校、校企对接,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人气高学校易班的进一步建设问题,也能解决开发高校的平台人气不够问题。这也就实现了将易班网络作为区别于其他社交网络平台的融合式、集约型、特色化、可持续性的发展要求。
从外部来考察融媒体,它呈现的是一个单位、一个声音或者是一个价格等项目化的形式,但是服务于这个项目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是多样而融合统一的。发展“融媒体”的最终目的,要能有效地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两个方面。
这种通过一种核心需求将分散的资源、平台等集中为一个平台、一项服务等形式的项目化运营是易班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易班立项的推出能有效的挖掘出优秀的互联网产品,通过宏观的指导和经费支持,可以培育出许多专业的网络文化工作室。将宽泛的网络格局进行精细化和专业化分区和管理,形成良好的“互联网+”的育人网格化。而易班平台对传统项目的创新又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创建学院易班跳蚤市场,将线上二手物品展示、交易与线下创意超市实体创业项目相结合,不仅解决了学生外出实习和毕业后的二手物品安置问题,同时也将学生的创业平台进行了多角度的宣传和信息化融合,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双赢,产生了社会和经济效益。
易班校本化建设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挖掘新型网络平台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建设规律的过程。我们要让易班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成为主流媒体平台,需要充分借鉴融媒体模式下的融合创新与效益兼顾,真正实现易班平台校本化建设过程中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和服务师生的网络媒介制高点。
“全程易班”从易班建设的时空维度出发,依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年限以及每年的重大节点等,创建易班系列活动,培育网络文化品牌。例如,针对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几年大学生活,在一年里设置“迎新ing”“易班网络文化节”“易路成长”“非易般的告别”等四大主题模块,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大学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在这里有一个能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青春在奋斗中彰显新的色彩,离别之际,是收获,到“在成长路上感恩有你的陪伴”的大学全程体验。除此以外,全程易班在空间视角下,将关注事件发生的始末、事件的立体全面式展示。通过运用直播、微视频、音频等多种载体,加强互动体验式信息传输,突破以往单一的图文形式报道,有利于同学们全面地了解事件,批判性的接收事件信息,不盲从、不参合、不信谣与不传谣。引导学生树立一种全方位、多视角、具有思辨性的接收信息习惯。
“全息易班”从易班建设的技术纬度出发,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要求。[4]易班作为网络传播媒介的一种,要实现易班飞入学生宿舍中,就必须创新传播内容形式和方式。这就要将传播内容通俗易懂化、校本特色化和形象立体化等。首先,打造全息易班就是要实现平台内容格式的多样融合。从传统的文字加图片,转变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格式相结合,实现易班平台内容展示的立体丰富性。其次,打造全息易班就要实现平台传播途径的融合。通过将微信、QQ、论坛、贴吧、唱吧、直播、抖音、喜马拉雅等多种传播平台与易班建设相结合,通过平台的互补与融合,提升易班传播内容格式的多元性。最后,打造全息易班就是要实现轻应用开发与易班平台建设的融合。轻应用作为易班特有的开放性DIY构建区,每位用户都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搭建活动版块,它自身就是一种技术的集成,通过轻应用快搭的逐层培训,鼓励同学们成为平台的设计者、建造者、运营者,实现易班传播方式的创新性和贴切性,不断助力易班平台走进大学生群体中。
“全员易班”从易班建设的主体维度出发,基于信息找人和“众筹”的建设理念,实现人人参与、校校共建的良性建设态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8.29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59.6%,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达到8.17亿。[5]如何将这占比98.3%的移动自媒体覆盖到,并且邀请他们参与到易班平台建设中,是我们应该要去攻克的时代难题。易班平台建设就如建造一间房子一样,校本化平台搭建只是房子的毛胚状态,如何让这间房子装修风格符合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且认为易班这间精装房是一间温暖舒适的港湾,需要我们将众筹理念植入平台建设,集合校园师生和共建高校共同开发。校外通过校校、校企合作,进行平台开放和校校对接,校企对接,将平台建设走向社会。校内则可以通过设立学校易班发展中心、学校易班学生工作站、院系二级易班学生工作分站、班级易班委员站“一心三站”的四级学校易班组织框架将易班建设逐层下放。通过项目化运行和多元刺激,形成组建团队、师生共同参与的全员共建共享模式。
“全效易班”从易班建设的功能实效性维度出发,通过围绕学生的校园活动、日常生活,专业学习等多个方面在易班平台内容创建和功能开发上做足功夫,力争让学生感知到实用易班,从会用易班发展为爱用易班。首先,注重通过大数据加强对使用平台的调研和开发。依据“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的原则,做到同学们需要,是我们开发建设平台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注重对平台资源的集成和差异性发展。在轻应用开发和项目运行上,注重对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几个方面的资源的整合和平衡。例如,通过推进优课学习平台建设的同时,引进超星学习通、智慧树、中国大学生慕课、蓝墨云等在线学习平台实现易班网络教学的整合性和多样化。协助教师完成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将课程的学习有效地延伸到了实习生和校企合作班学生,弥补了以往教学的难点和空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