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姿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001)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日益为学者们关注。许多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研究给出了许多的真知灼见,通过中国知网跨库检索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类文章共有65篇。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价值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途径研究、原则和对策研究等。这些研究成经验型成果居多,而对经验的抽象、提升不够,理论化程度不够,因而使成果的普适性受到影响。现有的相关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导向和借鉴作用,但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具有一定学术支撑和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尚不多,有必要从纵深方向做进一步的研究,提出更加切合实际的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其完整的教育机构和系统的教育体系,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
党和国家根据历史发展经验和社会实践,深刻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重大影响,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对于其民族凝聚力、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提升和强化也大为有益。教育部于2014年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这一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明确提出:“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必须充分实现其内在的价值。尽最大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者之间的融合性,必须要毫不动摇地立足于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根本核心,在最大程度上提取和利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加充实和生动这两大课堂的教学内容,增强其生命力,使其对于学生更具吸引力,同时要不断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1]三年后又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这一重要文件,在构建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中态度鲜明地表明必须一直“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放在重要位置,要科学并且集中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优秀文化的辐射范围的扩大,并且要以开拓性思维去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力迸发……”[2]这一系列文件的相继出台,是充分考察和结合实践的状况和发展的,从各个层面来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具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已经得到相对充分的发展,具备较强的价值辨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而且在知识视域和知识层面上也已经具备一定的积淀,有足够的能力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独立探索和研究,而且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也表现出一定水平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再者,大学生经过多年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也更加能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具有更为强烈坚定的民族认同感,也更愿意肩负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义务,会更加主动自觉地培育和树立自身的传统文化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军中的中坚力量和领航者,基于此,我们可以从某种意义上判定,目前大学生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拥有相当程度的主观能动性和使命感。
教育部为进一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作用,出台的文件中对其做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中宣部2008年出台了一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里面就详细规定: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必须以专任为主、专兼结合为基本原则,专任教师编制必须要参照学生人数来设置,而且配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必须要有一定的保证,严格规定本专科该类专任教师数量要不低于师生1:350的比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配比的统一部署和强制推行,使基于高校思想政治平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拥有稳定的教育对象和师资力量的保障,这种保障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范围普及,而且有效巩固和提升其传承的稳定性。而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成熟规范的管理系统,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规范化、科学化、常规化都提供了现成的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管是其内在特点还是外在力量的辅助,都较为明显地表现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和价值,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众多方式和手段中,是成效最为显著的一种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指导地位,让传承拥有明晰的前进方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地位和关系是十分明确的,二者之间是主导意识和支援意识的关系。”[3]所以,无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何种困难和挑战,都坚决不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动摇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性,而是需要借助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觉主动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相互作用中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带领和扶持能够更好地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相贴切,发挥其育人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代人民群众从社会实践中总结融合了各个时期的优秀文化,并且经过时代检验流传至今的宝贵精神财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也是我国人民立足于历史经验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形成的重要价值文化,体现了当代人们发展的精神诉求和理想追求,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是一脉相承但又具创新意义的,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根植于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中,积极促进了二者的融合创新,而且还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精神水平的提高,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
“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儒家文化讲究的是‘入世’哲学,强调的是每一个学人的社会责任。孔子曾表明‘学而优则仕’,‘学’所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落在‘治世’的崇高理想上。”[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们要与社会相联系,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去,这样才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长久的贡献。长期以来的传统应试教育在较大程度上束缚和限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发展,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且与社会的发展的分离度较为明显。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时,一方面要在最大程度上促进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与传播的结合度的提高,另一方面要适时地组织丰富多彩且有深度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亲身实践参与中获得切实的体验,真正内化到自己的心中,这样才能使传承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采取引领价值导向、树立文化自信、积极变革创新、隐性环境渗透、有效传媒推进等路径实现二者融合嬗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开学典礼上明确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人三观的培育和树立都离不开对其中优质思想精华的继承和把握,都必须要扎根于此,方能茁壮成长。[5]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应遵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将其中与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相背离的部分剔除,若是未能很好地实现扬弃,这会给大学生正在塑造的价值观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偏离和阻碍。再者,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途径多样灵活,造成大学生面临和接受的外来信息良莠不齐,这也很容易影响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判断和分析。因此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强有力的导向作用,要求教育者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进行疏导,帮助学生逐渐消解其中的分歧和隔阂,始终坚持科学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并且能够做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批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
新时期我们要更加看清西方势力未断绝过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这一险恶用心,学者高占祥就曾明确表明,“思想文化领域可谓是国际敌对势力一直以来对我国实施渗透的重点领域,西方强势文化的不断侵入进一步侵蚀了中国民族文化认同力,保有民族文化特质信心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这一切都严重威胁着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安全。”[6]文化自信可以积极地解决文化渗透和文化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平等的交流和对话,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大学生正确认知和自觉继承民族文化,唤起其对个人身份、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通过文化借鉴与扬弃,理解、认识世界其他文明成果,提高文化辨析和文化选择能力,取其之长补己之短;通过文化反思与重构,与时俱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革新与转换,实现文化“增殖”。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文化自信阐释为是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自觉主动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构建的活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借鉴和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帮助大学生不断促进和提升其传统文化的认知力和认同度,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从容不迫地面对各种文化的冲击。
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切实实现现代化的转型和创新才能更好地符合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首先,中华传统文化必须专注于现代化转型。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起生成和发展的历史性,无可避免地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存在一些需要调整适应的部分。它的弘扬与发展,最为关键的就是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平衡,必须始终把重点放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两个关键点。”[7]这两个方面是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而生成的,是其内在的组成部分。“创造性转化”是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在当今这个时代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然而因其一些表现形式相对落后一些,对这部分内容要进行创新改造,赋予其符合现代特征和学生接受心理的内涵和表现方式,在新时代语境下进行蜕变,实现转型。“创新性发展”则是侧重根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新要求和新趋势,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完善和拓展,使之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其次,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中,一定要始终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立足于中国主流政治话语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基本,同时要立足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借鉴和活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三观上切实实现科学的融合。这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本土化的迫切需要,使之更加贴合我国国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和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环境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文化环境始终基于所开展的各种各样大学生活动,充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首先,进一步提高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水平,包括教室的装饰,校舍、道路的整体布局,校园绿化等,创建一个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文化场”校园环境,在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思维等产生渗透性的作用。其次,加强精神环境建设,包括政治舆论、学术氛围、校风学风等,可以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开展各种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能够帮助他们深入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能够通过实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实现思想品德规范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品质中,深刻发挥隐性教育的价值和作用。第三,大力推进宿舍文化建设,要切实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的渗透,主动靠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真正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设置为价值建构的出发点,如此更能形成心理共振,同时更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迸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平台,必须自觉主动地去创新和发展传播与传承的媒介与载体,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穿透力,这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新诉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正被各种校园新媒体所覆盖,视频、图像、影像等电子媒介日益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大学生可以极为便捷的接触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而且大学生在主体意识、精神文化与思维模式等方面都体现出其独立性,他们“已经不是旧格局下信息接受的被动一方,摇身一变成为网络传播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信息选择主体、内容创造主体、传播发布主体。”[8]作为传统文化传播主体的大学生,他们传承传统文化时不断利用和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增加了传播内容的知识性与传播形式的娱乐性,从而碰撞出独特的创造力和传播力。
虽然新媒体打破了文化传承的时空界限,时空隔阂随着新媒体的渗透逐渐减弱甚至消除,这确实力推进了文化传承的广泛性和感染力的提升,但是这种传承更多的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和浅层认知,大学生缺少亲身经历和身体力行,很难达到知行合一的传承高度。另外,大学生作为传播主体,由于文化层次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性,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会产生偏差,无法深刻完整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有可能存在文化异化的危险。所以基于这种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因势利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走向世界的强大推动力,帮助大学生积极培育和树立正确的自我教育意识,学会自觉主动地进行文化辨析,吸收正确的观点,自觉躬行、践履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日常行为规范,这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传统文化时不得不首要思考和解决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