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的多元审视与思考

2020-02-25 17:44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上门残疾课程

梁 好

(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安徽宿州 234000)

2017年2月1日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明确指出:“适龄儿童、少年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通过提供送教上门或者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1]“送教上门”是与“零拒绝”和“全纳教育”这两个理念密切相关的一种教育安置方式。[2](P28)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形式,送教上门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对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充分发展,融入、参与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等教育法规政策的全面落实。各地充分结合教育实际,深入推进送教上门实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提高了特殊教育普及率,保障了不能到学校就读残疾学生的入学权利。但是,由于我国送教上门工作起步较晚,送教上门对象又体现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点,诸多地区在实施送教上门工作中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困境与问题。如教育理念不明晰,课程资源不足,师资队伍不强,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空间封闭,评价管理欠缺,支持保障不力等问题,亟待基层特殊教育工作者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空间、教育管理四个层面利用多元视角重新审视,厘清送教上门的合理路径与发展走向,全面提高送教上门质量,努力实现更加公平更具质量的特殊教育。

一、教育观念:由救助走向育人

相关实验区在送教上门的实验过程中,紧紧围绕“谁来送”“送什么”“怎么送”等关键问题,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送教上门工作模式。[2](P29)对关系送教上门质量的三个核心问题提出了区域方案,贡献了地方智慧。然而,提高送教上门工作质量,仅仅解决这三个问题还不够,更应该深入思考“为什么送”的本原性题。“为什么送”事关教育理念,是对具体送教上门教育行为方向性的引领与指导,这个问题不明确,极有可能在实践操作中走弯路,步入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的误区。

在区域推进送教上门过程中,决策者是教育行政部门,送教教师是执行者。与普通学校教育或是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不同的是,这样的送教行为,过多的被赋予行政色彩,多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是残疾学生入学率,是教育公平的全覆盖,过于重视送教上门的数量与人次、教育政策与教育决策的贯彻落实。而送教教师在行政任务驱动、严格行为监控中,难免出现送教工作重形式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

在行政思维之下,送教上门与教育扶贫相链接,更多体现的是对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的保障,彰显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救助。这种教育观念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但从教育角度而言,却忽视了残疾学生作为“人”的本身。应然的送教上门工作,应当充分关注“人”的存在,提高社会对残疾学生的接纳度。使更多的残疾人从纯粹的受助者变为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创造者。从关注缺陷到关注潜能。[3](P57)提高送教上门质量,要转变观念,从行政救助思维转向专业育人思维,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着力推进残疾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充分、多元个性发展。

(一)关注差异,尊重个性化。送教上门是为中重度残疾儿童设置的教育安置方式,其教育的对象因为各类残疾,不能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也不具备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条件。其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认知能力相对落后,社会化程度较低。服务对象显著而多样的差异性决定了送教上门的多样性、系统性与复杂性。[3](P57)教育过程的诸多不确定性,给送教教师一定的压力与挑战。普通学校班级授课制教学方式,或是特教学校纯粹的听障、视障、培智教育专业技能,在复杂多样的送教对象面前变得捉襟见肘。教师如若套用常规学校教育方式,无法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满足学生对差异化教学的需求。因而,送教上门工作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差异,研究学生的差异,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估诊断,准确把握送教上门教育教学行为的起点,科学制定针对残疾学生差异特点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尊重差异,全面接纳,理解认同,让每一位残疾学生都能享受到应有的尊严,获得最为适切的教育。

(二)关注需求,突出主体性。送教上门的形式满足了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强烈需求,彰显了教育的公平,但是,这种需求更多来源于外部,是基于政策导向的外援式救助。送教的课程是特教学校提供,送教的方式是送教老师选择,送教的时间是行政部门安排。甚至在送教过程中,诸多残疾学生始终排斥在教学之外,沦为配角,成为档案资料留存的道具。行政推动、教师主导下的送教上门,冲淡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无视学生的教育需求,成了教师的单边行为。提高送教上门质量,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教育需求。寻找残疾学生最想了解、迫切需要、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让残疾学生真正成为送教上门的主角,不仅学习到文化知识,获得生活技能,更能满足其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得到生动活泼的主体发展。

(三)关注未来,彰显发展性。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送教上门的教育对象虽然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但是并不等于不具备发展的潜力与可能。送教上门工作要指向残疾学生的未来,面向残疾学生长远的发展。努力补偿残疾学生的身体缺陷,最大限度地发挥残疾学生发展的可能。将提高残疾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教育的目标,为残疾学生融入主流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送教上门的“教”,不应该局限于单纯的“教学”,而应扩展到“教育”“教化”,也就是社会学中所指的“社会化”。[4](P125)送教上门教师活动,不能陷入知识本位窠臼,而应确立发展性思维,从残疾学生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共享社会的视角,着力培养残疾学生未来生活所必备的核心素养。从课程的设计、教学的实施、交往的活动、发展的评价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残疾学生社会化适应能力,真正把握送教上门的本质属性,为残疾学生未来发展服务。

二、教育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

送教上门工作,最难能可贵的是一个“送”字,重点却是一个“教”字。[5]提高送教上门质量,需要宏观层面的政府重视,行政推动,更需要微观层面的教学实践,行动落实。由于送教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在国家顶层规划设计中,很难出台统一的课程标准,更难统编全国性教材。送教上门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从课程的开发,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媒介的运用,都具有充分的自主权,为送教教师创造性地开展送教上门提供了可能。提高送教上门质量,应充分发挥送教上门工作的开放性优势,用多元视角审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教育媒介,尽可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残疾学生发展服务。

(一)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与依据。研究发现,送教课程设置无章可循导致课程内容安排没有系统性、逻辑性,教学内容不具层次性、科学性。[6]送教内容较为单一,课程内容丰富不足,缺乏家庭干预。[7]单一的课程内容影响了送教活动质量,限制了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层面,教师应积极承担送教上门课程开发者与实践者的职责。参与送教课程资源建设,努力构建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的原则上,充分尊重和遵循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结合每位残疾学生残疾类别和程度的实际情况,提高送教活动适宜性和有效性。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摒弃传统的学科教学思维,从学生学习与家庭干预两个方面,构建多元化的送教课程体系。涵盖学科知识、思想道德教育、康复训练、生活自理、语言交流、安全教育、社会交往、心理辅导以及家长亲子教育与家庭教育培训等方面,不断拓展深化送教课程内涵,发挥送教课程综合效益。在课程安排上,要注重课程实施的阶段性、连续性、梯度性。基于学生差异特点量身打造的个性化课程,要做到目标明确,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形成系列。在课程资源呈现上,可以发挥集群智慧,加强成功案例推广,推进课程资源共享,让优秀的课程资源惠及更多的残疾学生。

(二)改进教学方式。送教上门活动是送教老师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教学的差异性较大。个性化教学方案只是为教师送教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具体付诸实施,必须靠教师的专业技能、人格魅力、教学手段,在送教师生点对点的互动中去体现与完成。送教教师应基于送教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改进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采用多样的教学强化手段,通过情境创设、功能训练、深入互动、有效激励,努力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残疾学生参与热情。

(三)强化技术运用。在送教对象群体中,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生理与身体缺陷,但视觉学习与听觉学习仍然占据优势。教师应为残疾学生创设更为开放,更加丰富,更加鲜活,更加多彩的课程资源。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互联网+送教上门”的教育教学新模式。通过网络课程资源模拟的真实情境为残疾学生带来立体的视觉感受、听觉刺激、触觉体验、统整训练,弥补残疾学生封闭生活环境带来的认知缺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如:智能化云平台训练资源,涵盖情绪行为、认知、听觉、言语、语言、运动等方面的训练,训练任务趣味生动,结束后即时生成训练报告,呈现详细的训练记录。[8]等等。教育信息技术引入与使用,将全面改进传统送教模式,也显著提高送教工作的实效与质量。

三、教育空间:由封闭走向开放

邓猛教授认为,送教上门在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里是属于限制程度较多的安置与服务方式,不是我国特殊教育的补充方式,而是一个过渡的模式。送是为了不送,送是为了他来(让残障孩子进入学校)。[3](P56-60)送教上门的开展往往局限于残疾学生的家庭之中,教育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无论是物理空间,还是社会空间,相对较为封闭。残疾学生没有同伴的学习交往,缺失社会化的生长环境,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提高送教上门质量,要立足残疾学生未来发展,尽可能帮助残疾学生走向学校、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教师的系统教育获得独立入学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与可能性。教师在送教过程中,应着力打破囹圄残疾学生发展的封闭教育空间,提供相对开放的教育环境与发展环境,积极促进残疾学生社会化发展。

(一)依托资源教室,创设同伴交往环境。融合环境是最少限制的环境,但最少的环境需要最大限度的支持,支持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是残疾人社会融合成功与否以及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3](P57)送教上门要为残疾学生创造开放的教育环境,减少残疾学生发展的限制,对此,送教上门的“门”,并非一定是残疾学生的“家门”,而应拓展延伸到学校的“校门”。普通学校、资源教室、特教学校,都应当成为送教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送教上门更要与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巡回指导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拥有系统的康复训练教育教学设备,专业的特殊教育师资,浓厚的学校学习生活氛围,以及普特融合发展的同伴交往环境。且距离送教学生家庭的地理距离相对较近,易于残疾学生家长接受。教师在普通学校设置的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送教过程中,可以让送教学生与随班就读学生有效互动,适度让普通学生参与,满足送教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二)借助社区资源,融入真实社会环境。送教工作的教育目标是促进残疾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提高残疾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尽可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送教工作应引导残疾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实施充分的社会交往与生活技能训练。从封闭局限的残疾学生家庭空间中走出来,把送教的空间拓展到广阔的社会中去,诸如超市、医院、公园、菜市场、社区等,让残疾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认识社会、参与生活,提高自身社会参与能力与适应能力,帮助残疾学生与学生家庭冲破心障碍,正确面对残疾与缺陷,自然融入社会生活。

(三)指导家庭教育,营造持续发展环境。特殊儿童的出现打破了家庭成员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平衡,这也就意味着家长同样需要社会支持。[4](P126)家庭环境是送教学生成长的主体环境,送教上门的次数有限,如若没有家长的全力支持,难以持久与深化。只有强化家校共育,充分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才能共同完成送教学生的教育。送教上门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干预,同时指向残疾学生与其家长。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理性的特殊教育观,掌握有效的特殊教育技能,督促残疾学生家长认真履行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营造支持残疾学生持续发展的家庭教育环境。

四、教育管理:由粗放走向科学

送教上门工作涉及政府、教育部门、卫生部门、残联等部门,参与的主体不仅有教师,更有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人员复杂多样,加上点状分散式教学方式给教育的组织、管理、评价带来一定难度。这些需要通过完善的制度,协调推进,整体联动,才能全面提高送教上门质量,为残疾儿童提供优质的特殊教育服务。在送教上门教育管理中,人力资源、评价体系、保障体系应是关注的三个重点。

(一)组建送教集群。教师是最大的教育资源,送教人员的匮乏与特殊教育专业技能不足是制约送教上门质量的关键性要素。送教上门的师资力量由特校教师、普校教师、康复人员、医疗专业人员等构成,主体多元,专业交叉,不可能由教师个体独立完成。在区域推进过程中,必须强化集群意识,紧紧依托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组建送教集群,涵盖送教所需专业人才,实施片区管理,流动送教。相关部门应按区域内送教生源总量核定送教教师编制,及时招聘补充具有特殊教育背景与医疗康复背景的送教专业人员,稳定优化送教师资队伍。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探索引入社工、康复师等机制,承担送教上门残疾学生照护以及康复训练、辅助教学等工作。

(二)完善评价体系。评价是指挥棒,送教上门工作是项系统复杂的教育工作,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应当贯穿教育始终,成为送教上门教育质量的坚强保障。一是送教对象的诊断性评价。在实施送教上门之前,由教育、残联、卫生部门组成专业委员会,通过科学权威的专业测量,对残疾学生的身体状况、发展程度、教育需求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诊断,形成评估报告,对符合送教上门教育的残疾儿童基于评估结论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为有效开展送教上门活动明确方向。二是送教上门工作的过程性评价。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督导部门应加强对区域送教上门工作的跟踪督导,对教师开展送教上门活动的绩效予以考核,督促组织部门强化管理、关注质量。三是送教上门结果的发展性评价。制定符合送教上门实际的残疾学生发展评价办法,在一个教育循环或阶段对送教学生的发展程度予以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送教计划,改进个性化教学方案。

(三)强化保障体系。政府层面应建立健全支持送教上门的长效工作机制,制定具有极强操作性的政策文本,并严格付诸实施,切实加强送教上门的人力保障、财力保障、设备保障等。要加快推进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扩大覆盖面,缩小服务半径,为送教学生就近学习提供方便。努力提高送教教师的福利待遇,落实岗位津贴政策,强化专业培训,完善激励机制,解决送教上门教师的后顾之忧。

实现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是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教育公平的内在体现。送教上门工作是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新时代特殊教育的重要课题与难题,需要特殊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全面探索,认真总结,不断改进。

猜你喜欢
上门残疾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上门可行 诊疗不可
生意上门
美上门:“爱美丽”是个刚需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送祸上门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