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仁,周和平,陆美凝,程 瀛
(1.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江苏 淮安 223100; 2.江苏省水利信息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9)
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主要以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首先探索实践[1],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亦富有成效。江苏省水利厅深入调研,大力推广,2016年6月印发了《江苏省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2017年5月修订印发的《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增加了精细化管理考核项,2019年1月印发了《江苏省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评价办法》及其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准”),并组织编写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系列丛书。近年来,基础较好的水管单位已展开精细化管理工作实践[2-3]。但是,水管单位对精细化管理依然存在一些困惑,鉴于此,基于以往研究成果,结合多年工作实践进行探索。
定义: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标准化、程序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等手段,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的管理模式[4]。
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占用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4-5]。
特征:有较为系统的管理体系,有维护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保障措施,注重系统管理,追求优质高效。
精细化管理有系统的管理体系,不仅提出任务和标准,还注重制度、过程、考核与成效等方面的管理,是全面的、全程的管理模式。
标准化一般侧重在技术方面做出规定或推荐,对制度、过程、考核等只提出宏观要求,不强调系统管理,注重“标准”,忽略过程与措施。
其他还有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等管理模式。规范化类似于标准化,但范围更宽泛,法律、法规、标准、制度、方法等都是其标准,无系统的管理体系,要求多,措施少。制度化侧重建立制度,实施检查、考核、奖惩,侧重对人的行为约束,对技术、过程、成效管辖较少。法制化强调依法管理,系工程管理的要求之一。
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可概括为两大任务:一是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体系。
精细化管理体系组成包括:完整的管理任务,完备的管理标准,细致的管理过程,严密的管理制度,严格的管理考核[6]。
精细化管理实施要点包括: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高度重视,人财物有保障,全方位引导、培训,过程监管,严格考核,严明奖惩[7]。
3.1.1 任务清单
(1)应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有关要求,并切合工程实际,因地制宜编制任务清单。
(2)一般按工作性质结合工作对象梳理任务清单,清单设置一般不超过三级。一级清单包括控制运用、检查、观测、养护维修、安全生产、标识标牌、档案管理、培训、水政管理、应急管理、配套设施管理等;二级清单是对一级清单中项目的再分类,如检查可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对二级清单中性质不同或内容较多的项目可再细分至三级清单,如日常检查可分为日常巡视和经常检查。
(3)任务清单宜用表格表现,明确任务内容、时间、目标等要求。
(4)任务清单按年编排,多年一次的工作任务亦须列出并加以说明。
3.1.2 任务落实
(1)任务落实到班组,责任到人。
(2)人员数量和能力满足工作要求。
3.2.1 标准内容
(1)就某一工程来讲,最适用的工程管理标准即其《工程管理细则》,不需要另外编制其他标准。
(2)《工程管理细则》应按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有关规范性文件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编修[8-10]。
(3)应符合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
(4)应内容全面、准确、细致,操作性强。
(5)一般来讲,一个工程编制一则《工程管理细则》。若同一个基层管理单位工程较多,可归类编制管理细则,如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可以归类,联合控制的同类工程可以归类。
(6)“评价标准”增列了“资料图表”和“标识标牌”两项,这两项在既往标准中要求不够具体,管理单位可以在管理细则中增加“资料图表”“标识标牌”两章,与“控制运用”“检查观测”等平级,也可以视情况增加诸如“水政管理”“防汛物资管理”等章节。
3.2.2 标准执行
(1)强化宣贯、培训。
(2)有选择地在适当位置明示技术性强、安全要求高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等。
(3)作业指导书中细化,工作中严格执行。
3.3.1 作业指导书
编写作业指导书,就是针对工作项目,明确地告知他人如何开展工作。
(1)针对每个具体的、独立的工作项目编写作业指导书。工作项目要细化,譬如“汛前检查”,可以编写一个总的“汛前检查总体布局作业指导书”,其它细化到工作项目,编写“启闭机检查作业指导书”“高压柜检查作业指导书”等。针对具体项目编写,直观明了,指导性较强。若以工程为单位编写,成果将类同于《工程管理细则》。
(2)作业指导书应完整、细致、准确、简明、规范,可设置以下几个层次:①适用范围,说明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什么工程开展什么工作;②引用标准,列出编写作业指导书所执行的标准及有关规范性文件;③基本情况,描述与本工作紧密关联的有关工程、设施、设备基本情况;④任务及职责,明确工作任务,提出工作人员数量、分工、技术和身体素质要求以及所需仪器设备要求等;⑤技术标准,开展这项工作的各项技术要求,这里的“标准”应与《工程管理细则》中相关内容一致,并更加具体;⑥流程是指开展这项工作的步骤;⑦注意事项,交代“技术标准”中不适合描述但又必须说明的重要内容,如安全要点、特殊要求等。
(3)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编写。
3.3.2 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是作业指导书的重要内容,流程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特征。此前有关技术标准对流程管理要求较少,《评价标准》突出流程管理,很有必要。
(1)工作流程用流程图表现,可文字辅助。
(2)流程图应准确反映工作的关键节点、先后顺序以及处置要点,应简明扼要、逻辑通顺。
(3)流程图制作应符合有关标准,力求规范、美观。
3.3.3 按章操作
(1)开展作业指导书培训、演练。
(2)有选择的在适当位置明示重要的操作规程、流程图等。
(3)加强过程督促、检查、指导。
(4)做好工作记录,完善工作台账。
(5)结合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过程监控并在应用系统中固化流程等功能。
3.4.1 制度建立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检查观测、控制运用、调度管理、运行操作、值班管理、维修养护、设备管理、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水政管理、环境管理、岗位管理、教育培训、考核管理、资金管理等。
(2)制度应公平公正、合理合规、严密规范、导向积极、群众公认、可操作性强。
(3)制度以正式文件印发,汇编成册。
3.4.2 制度执行
(1)组织学习。
(2)主要制度在合适场所明示。
(3)开展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监督、评估和总结。
(4)按制度实施奖惩,制度执行有台账。
此处考核管理,指工程管理方面年度目标任务的考核,不是水利行业工程管理考核,也不是精细化管理评价,适用于工程管理单位之间的横向比较。
3.5.1 考核办法
(1)围绕工程管理,建立单项工作考核办法、日常工作考核办法、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个人绩效考核办法等,将单项工作考核、日常工作考核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将个人绩效考核与工程管理工作考核挂钩。
单项工作考核办法包括汛前检查工作考核办法、维修养护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工程观测工作考核办法等,日常工作考核办法包括材料报送考核办法、值班情况考核办法、制度执行考核办法等。个人绩效考核要将个人工作与评奖评优、收入分配及岗位聘用、职务晋升挂钩。
(2)考核办法应合理合规、完整严密,激励性、操作性强。
(3)广泛征求意见,以文件印发。
3.5.2 开展考核
(1)切实开展各项考核工作,以业绩成果为依据,公开透明,公正公平。
(2)严明奖惩,严格兑现。
(3)各项考核的支撑材料完整、真实,整理归档。
精细化管理的任务、标准、作业指导书(含流程图)、制度、考核办法等应汇编成册,可称作《**工程精细化管理指导手册》或《**工程精细化管理》,设6章,章内分节,节内内容按照GB/T1.1要求编排,与管理细则和作业指导书格式统一。
一般来讲,与管理细则对应,一个工程编写一册精细化管理手册。单位工程较多,可归类汇编,譬如,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合编一册,联合控制的同类工程可以合编一册,若水闸、泵站、水库等同为大中型工程,不宜混编。
3.6.1 大纲编排
章节设置方案推荐如下: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工程基本情况
第二节 单位基本情况
第二章 管理任务
第一节 总则
第二节 控制运用任务
⋮
第三章 管理标准
第一节 相关标准的关系
第二节 管理细则
第四章 作业指导书
第一节 控制运用类
第二节 检查观测类
⋮
第五章 管理制度
第一节 控制运用制度
第二节 检查观测制度
⋮
第六章 管理考核
第一节 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第二节 单项工作考核办法
第三节 日常工作考核办法
第四节 个人绩效考核办法
3.6.2 内容编排
第一章《基本情况》,分为工程基本情况和管理单位基本情况。编写工程基本情况时,对新建工程应从工程竣工验收文件中提炼,加固改造后的工程应从最新的加固改造文件中提炼,在此基础上增加工程运行总体情况、历次加固改造情况、设备更新和大修情况等。可辅以2张表,一是工程基本情况表,二是工程大修(含设备更新)情况表。管理单位基本情况,重点描述单位人员数量、部门设置、人员配置、文化层次、技术结构、年龄结构、荣誉与奖惩等情况。工程管理细则中的“工程基本情况”部分不重复编写,注明参见本章即可。
第二章《管理任务》,设置总则、控制运用、检查观测、养护维修、安全生产、标识标牌、档案管理、培训、水政管理、应急管理、配套设施管理等节。工程管理任务应齐全,任务落实情况可以在总则中说明。
第三章《管理标准》,第一节相关标准的关系,交待相关标准的名称、发布单位、相互关系,交待《工程管理细则》是按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有关规范性文件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修的,即是本工程的管理标准,简述编写方法和注意点。第二节直接写管理细则。
第四章《作业指导书》,分为若干节,节内多个作业指导书用罗马数字编排,这样便于保持作业指导书按GB/T1.1要求编排。
第五章《管理制度》、第六章《管理考核》都设置若干节,节内制度用罗马数字编排。
推行精细化管理,关键要领导重视。需要各级水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管理单位的积极响应,要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加大人财物投入,强化管理,严格考核,将精细化管理评价与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挂钩,与个人评奖评优、收入分配、岗位聘用、职务晋升等挂钩。要形成争创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单位良好的氛围。
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有三方面本质要求:一是管理体系完整严密,科学高效;二是考核严格,执行精准;三是全域管理,成效显著。这就需要职工队伍满足管理需要,工程设施完整安全,管理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有保障。
梳理任务,制定标准,编写作业指导书,修订制度和考核办法,最后汇编成册,这是精细化管理的顶层设计,需要一支具有良好素养的编写团队才能完成。这个团队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写作能力,要善于学习、刻苦钻研,要有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每一板块的编写,都需要有撰写、有校对、有集体讨论,制度出台需要领导层决策。手册编写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的审查和修改,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还需要针对存在问题再行修改。
精细化管理要求高、难度大,做好工作的关键在于人。应强化职工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能力,要开展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章制度的宣贯,组织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学习和考核。
应有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员,正常开展各项工作过程的督促、检查、指导;做好工作记录,完善工作台账;结合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过程监控、在应用系统中固化流程等功能。
顶层设计重在执行,标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能否执行到位,关键在于考核真不真、严不严,看考核结果是否真正与单位及个人利益挂钩。
随着工程情况、管理要求的变化,精细化管理的任务、标准、作业指导书、制度、考核办法等都要及时修订,要修改错误,吸收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要总结管理体系执行过程中经验教训,好的要吸取,不足的要改进。管理单位之间应加强交流学习,促进共同提高。
按照省水利厅要求,认真组织,中肯评价,将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建议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和复核时,一并开展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评价。
(1)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可概括为两大任务:一是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就是编纂1本手册,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管理任务、管理标准、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管理考核共6章。实施精细化管理体系,就是对照要求开展工作,做好职工培训,强化过程管理,严格考核,严明奖惩,关键在于领导重视。
(2)水利工程管理标准众多,其中工程管理细则是水管单位依据法律、法规、上位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而成,是最适合所管工程的管理标准,需要随着工程情况、管理要求的变化及时修订,但无需制定其他标准。
(3)作业指导书宜针对每个具体的单项工作编制,显得简洁、直观,便于对照执行,若按工程编制,成果将类同于工程管理细则。作业指导书可设置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基本情况、任务及职责、技术标准、流程、注意事项等层次。流程宜采用流程图展示。
(4)建议精细化管理评价结合工程管理考核、复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