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2)
“自组织”本是物理学中的概念,用于研究复杂系统的运行与发展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在混沌游离中随机结合形成稳定的耗散结构的这一过程。聚落是人类定居生活的空间场所,是一个长期以来在自然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时间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诸多不可见的“场”、“力”、“流”因素影响并且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复杂系统。传统聚落的空间既是脱离人为规划,在上述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在,漫长的时空体系中自行组织,自行发展,如有机生物般自行更新创生出新功能新型态,从而形成了充满活力且不拘一格的自然形态空间结构。
在建筑学视角下,在面对新聚落设计和传统聚落更新中保持延续并且发展传统聚落的空间肌理与空间活力问题时,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聚落空间新型态。其中多数在建筑形态与聚落空间秩序以及聚落空间的影响因素角度对传统聚落空间进行了分析,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以聚落中的自组织现象为出发点,分析传统聚落空间的生成动因与当代社会环境中新“流”对聚落的影响。提出新的聚落空间分析方法,为新聚落形态设计研究提供新思路。
在新聚落设计中,以往的案例出现了许多兵营式排布的民宅以及居中的公共空间形成的聚落。这种设计模式趋向标准化,具有改善人居环境见效快,投资回报率高等优点。但是带来了诸如聚落空间僵死失去生机活力,不合理占用大量土地和耕地导致现有的资源被浪费,对自然气候鲜有回应导致建筑与聚落空间在使用中出现不适等问题。这类案例形成的原因试分析为在聚落规划中“缺失主体”或是“主体参与度不足”。
在聚落空间设计中,设计的主体应为在聚落中生活的居民。在上述的案例中,设计的主体多为政府与设计师,自上而下的进行规划设计。千篇一律的空间并不能细致的满足不同家庭结构,不同职业,不同偏好的居民各种对空间的需求。在忽视了“居民”这一设计主体的具体细致需求时,同时也缺少了不同主体结构对于自身分析,提出需求,并对自身进行更新,从而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这一有机动态过程。进而带来了单一呆板的建筑形态与聚落公共空间与街道。
聚落在漫长的时空体系发展过程中,能应对处理自身以及外界各种变化的条件,最终形成了以居民个体为单位的耗散结构,保持聚落的相对稳定。毫无疑问是存在其自我发展,修复,更新的自组织行为。这一系列自组织行为涉及多种学科,是一个多变量复杂交叉,互相影响的共生以及关联的生命发展过程。本文仅从建筑学角度分析聚落中存在的自组织变量。
传统聚落中的建筑形式多为统一中存在对比与微差。整体性统一性强的同时,又各具特色。进而满足每一户居民的使用需求。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在传统聚落的生成更新中,建筑使用者是设计的主体,其根据自身的需求,如家庭人口数量,家庭人口构成,风水堪舆,家庭经济条件,甚至于施工技术等条件进行建筑的设计与建设。其结果必然是生产出的建筑是符合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的。与此同时,每一户居民家庭作为聚落中的分子元素,其自身在适应外界条件,进行改变与更新的同时,也为聚落的空间生成带来了影响与变化。从而使聚落空间更加动态和具有活力。
这一现象在自组织视角下可以将每一户家庭理解为一个小型的耗散结构,而这个耗散结构的外在承载体便是家庭居住生活以及生产劳动的场所-“建筑”。这个“承载体”正如耗散结构一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时空系统中,耗散结构的运行模式不断自我完善,在与外界交换信息与能量的同时逐渐提高对外界条件的适应能力。如外界条件发生改变,例如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等,结构也会做出调整,从而形成新的耗散结构,也即新的建筑形式。生成的新的建筑形式是充满活力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有机体。
在聚落中,每一户家庭都有着自身的“耗散结构”,而它们由于拥有相同的地理位置,近似的文化影响等。共同处在相似影响网络结构中,它们形成了一个更大更复杂的耗散结构—“聚落”。聚落的承载体与外在表现是由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的—“聚落空间”聚落这一庞大的“耗散结构”也在不断同外界交换信息,自我完善,自我进化,从单一到复杂,不断产生新的功能与形态。
但是,这种耗散结构对外界变化的适应与自身进化有着自身的承载能力,当外界的变化过于剧烈和彻底时,超过了结构本身的承载能力,耗散结构内部的动态平衡会被打破,导致原本积累生成发展的系统死亡。如改革开放以来,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流失以及其带来其他问题的影响下,许多聚落消失衰败。在太原市阳曲县西凌井乡,9年间2700人几乎全部流失,33个村庄消亡。又如在“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些聚落由人为自上而下设计,打破了原有耗散结构的动态平衡。所以新的结构系统显得僵死失去活力,进而导致聚落空间这一载体同样变得僵死而单一。
在新聚落的设计和传统聚落的改造更新过程中,延续与形成“耗散结构”,并使其承载体具有自我更新与完善且能从外界获取交换信息,保持活力,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有机体,成为适宜居住,便于使用的生产生活空间。或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明确设计主体
在聚落规划设计应中明确设计主体为建筑与聚落空间的使用者,并以居民的生活和发展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这样的设计立足于使用者,从使用者角度出发的同时就具有了以使用者自身家庭形成的“耗散结构”并以此为基础,使得设计更加充满活力,同时激活聚落空间。并使得聚落乃至家庭得以长足发展,不断进化。
此类采取明确设计主体方法取得成功的案例如武汉小朱湾。小朱湾是童周岭村18个村湾中的一个,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南的江夏区五里界街道,梁子湖边,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有丰富的水资源,自然景观资源以及热能资源。人口为138 人。小朱湾在设计之初就通过调研明确了部分民居需要提升安全性或舒适度。以及提升建筑风貌,突显特色。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改善和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根据一部分家庭的需求,为农家乐经营提供餐饮和住宿功能的设计。几点基本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进一步设计。在具体设计中,首先深入每一户改造居民家中,了解其风俗习惯以及家庭结构,生活忌讳。之后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居民住宅一户一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吸取采纳居民住户意见。之后根据聚落周边以及内在整体条件,对落地性的公共建筑(如公厕,居委会等公共建筑)以及景观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积极培训当地工匠,在建造中指导其施工,直到建筑达到预想品质。并充分吸收利用传统工匠技艺中的精华部分。这样不仅会为聚落之后的更新流变提供技术基础,也会使得建筑以及聚落的空间感受上取其精华地延续传统,被居民接受。更进一步的打实聚落生长与发展的根基,为聚落之后的更新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小朱湾在上述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的案例是成功的。曾明清是小朱湾村民,是聚落空间的使用主体。在小朱湾改造工程完成后,他说:“以前老婆天天说不要住在农村,现在的新环境让我们愿意把心留在乡村。”小朱湾延续并发展了自己的“耗散结构”使得聚落重新具有活力,获得长足发展的动态可能性。并且振兴了乡村,建设了真正美丽的新农村。
(二)设计中留有发展可能性
在聚落的规划设计中应留有发展的可能性。预留适当的发展空间。在一些聚落规划案例之中,往往在忽略设计主体参与的同时忽视了设计方案的发展性。在方案中将空间紧凑排布,整体设计,这种设计在工程项目成功落地实施之后,很难进行在其基础上的二次发展和更新建设,如外界或内因产生变化,需要空间做出相应的改变时,往往需要推到重来,耗费大量的资源。并且很有可能切断主体耗散结构发展的时空延续性。从而使得聚落空间缺乏延续性的内在活力。
在这一方面,2016年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南美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在其设计项目中取得了成功。南美国家智力由于其政治经济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原因,其经济发展保持相对滞后。其国内城市中常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与治安环境军较为低下的贫民窟。为解决这一问题,智力政府曾多次实施设计改善贫民窟居住条件计划。包括在城郊建设新城等。但大多数都有始无终,一部分荒废,另一部分便为新的贫民窟。但在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的“半边宅”项目中,设计师只完成每栋建筑的一半,另一半交主体主自行处理。在这种设计中即保留了建筑对于没一个主体的特殊性,也减少了项目资本的投入。在居民的生活中如外部条件发生变更,便可根据条件进行空间上的自行更改,以求得发展与延续。这种建筑赋予了主体在未来主导其发展载体的可能性,可用性与适用性大大增加了,也赋予了聚落空间以及建筑空间新的活力,形成了家庭耗散结构为主的新结构。并充满了有机能动性。
科技革命是对科学以及生产生活技术进行的根本性变革。近代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在18世纪末期,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将人类带入了工业社会。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期,出现了电力能源,使得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新能源等科学领域将人类带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全人类社会的“流”变自然也对人类居住的聚落系统产生了冲击和影响,在聚落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的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在当今新时代背景下,聚落中也应流下这个时代的印记。采取新的设计方法,并尊重传统聚落的发展秩序,研究其内在规律才可在留下印记时延续聚落的发展,赋予其活力。
总结上述成功案例的设计方法,在新的聚落设计与规划中应充分尊重传统聚落设计的发展规律,尊重居民在设计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将聚落与居民一样视作会根据外界环境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而不是狭义的一张图纸和数字。正视聚落和居民在生活实践中存在的自组织行为。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研究,才会做出有深度的设计,适用的空间。有活力的环境。从而振兴乡村,建设美丽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