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

2020-02-25 03:5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差距产业结构劳动力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重庆 400074)

一、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

国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进行理论研究,相关理论成果非常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有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推拉理论[1]。

刘易斯于1954年首次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存在城市工业部门与农村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生活水平的差距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拉尼斯和费景汉(Ranis&Fei,1961)认为“二元经济模型”忽视了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此提出了“拉尼斯—费模型”,主张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协调发展,认为当工业部门的收入大于农业部门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并提出农业技术进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城乡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的。

托达罗(Todaro,1969)提出了期望收入最大化假说,并解释了城市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存现象,他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就业决定性因素不是因为城乡实际工资水平差距,而是基于城市预期收益和农村实际收益差距的影响,城市的就业率决定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率,并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

1969年,Bagne系统阐述了推拉理论,认为劳动力的转移来自于拉力和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拉力来自于城市中较高的工资水平,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福利保障的等因素,而推力则来自于资源的匮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因素,人口在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选择性转移。

二、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

我国的户籍属性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这一制度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助于国家对人口的统计和管理,但改革开放前一系列控制农村人口的流动的政策影响了户籍制度原有的作用,逐渐建立起了城乡之间的隔墙,与公民利益相关的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与户籍挂钩。蔡昉(2005)[2]认为户籍制度带来的社会歧视、福利机制、就业限制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遏制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部门获得就业和稳定收入的机会。

经济因素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程名望等(2006)[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来自于城镇的拉力,且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城镇工业技术的进步;并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为了追求物质需求;范晓菲等(2013)[4]基于托达罗模型,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状况(CHNS)调査微观数据分析得出预期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劳动力转移决策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我国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关海玲(2015)[5]通过对山西11个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协调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率提高,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区域合理;夏怡然等(2015)[6]通过人口普查数据发现:中国2000年投资和第二产业值占比较高的城市吸纳流动人口具有显著优势;在2010年第三产业值占比较高的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纳能力更强,流动人口的城市分布格局发生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驱动农村劳动转移,并且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长期有效的影响,发展第三产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需求层次的变化,纯粹的“经济理性”已无法全面的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非经济因素逐渐成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动因。有学者认为城市公共服务及相对收入水平是人口流动的首要因素,农村劳动力选择流入城市,不仅为了获得城市较高的收入和就业机会,而且还为了享受城市里较好的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等公共服务,李国正(2018)[7]指出城市的环境质量、公共服务水平会对劳动力在迁移决策有影响;刘燕等(2018)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经济因素逐渐成为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农民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得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逐渐成为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

住房作为劳动力在城市生活的必备资料,其价格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存在着重要影响。高波等(2012)[8]并通过2000—2009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城市间房价的差异促使劳动力流动,房价升高会导致劳动力流出,城市相对就业人数减少;他认为城市房价上涨是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因素;李勇刚(2016)利用中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以及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收入差距、房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房价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会更加强化这一作用,而产业结构的服务化能够弱化房价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抑制作用,城市高房价增加了劳动力的迁移成本,进而抑制劳动力的流入。

三、文献评述

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中国外学者主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有着一定的启发作用,但国外的理论研究多基于假设条件下成立,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中国实际国情不相符合,不能完全照搬,需从实际出发,根据国情在参考借鉴国外理论基础的情况下调整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方法。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较国外晚,国内相关研究大多借鉴国外理论研究成果,但我国学者基于国情,结合理论与实证方法研究从制度因素、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房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政策建议。

猜你喜欢
差距产业结构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基于“两基准”理论新解释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