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斌 朱 燕
( 山东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250358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结合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态势,围绕国际投资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新观点、新举措,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理论的创新发展。在习近平同志的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指导下,我国在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重要主体。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1)《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images.mofcom.gov.cn/hzs/201510/20151009164930288.pdf。;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高达1231.2亿美元,首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2)《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tongjiziliao/dgzz/201510/20151001130306.shtml。,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首次超过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中国开始进入大规模对外投资阶段。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我国“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1页。。其中,2018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高达1350亿美元,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也达到了1205亿美元。(4)《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无论是投资存量还是投资流量,我国已呈现出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基本平衡的新格局,这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已进入由单轮驱动向双轮驱动转变的新阶段。在习近平同志的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引领下,我国大规模引进外资并不断加强对外投资,实现了国际双向投资的高质量增长,这不仅对国内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世界各国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成为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新格局的重要推动力。
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重要论述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完整逻辑结构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思想在新时代条件下发展的最新成果。
1.马克思国际投资思想
马克思的国际投资思想主要体现在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等理论体系中。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基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实现了国际分工大发展,世界市场也因此形成。伴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对外投资。马克思认为,科技进步为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投资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此技术水平较高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国际投资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马克思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对外投资的根本原因和基础条件,而且深刻剖析了其最终目的——追求利润。“如果资本输往国外,那么,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并不是因为它在国内已经绝对不能使用。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在国外能够按更高的利润率来使用。”(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5页。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对外输出,利用国际分工的优势,在世界市场上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以资本为中心的国际投资加大了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巩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马克思的国际投资理论全方位剖析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输出的基础、目的以及结果,得出资本主义对外投资的本质特征——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列宁国际投资思想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国际投资思想,全面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的基本特征。他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资本输出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只要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过剩的资本就不会用来提高本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因为这样会降低资本家的利润),而会输出国外,输出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提高利润。”由于落后国家“地价比较贱,工资低,原料也便宜”(6)《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1页。,先进国家输出的资本比在本国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列宁不仅分析了垄断资本对外输出的动因,而且指出了资本输出对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的影响。他指出:“如果说资本输出会在某种程度上引起输出国发展上的一些停滞,那也一定会有扩大和加深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进一步发展作为补偿的。”(7)《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3-154页。随着资本主义垄断同盟的发展,资本输出国达成瓜分世界的协议,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原料基地的斗争越来越激烈,然而资本输入国却被迫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结合国情及国内外经济形势,辩证分析了国际投资的利弊,在不同阶段与时俱进地推出国际投资理论指南和具体方针政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思想的创新发展。
第一,认识并阐述了引进外资的重要性。早在1944年,毛泽东就已经对利用外资的问题进行论述,明确提出了利用外资的思想,他在会见美国记者时说:“我们欢迎外国人及外国资本来中国做些事。中国是落后的国家,所以,我们非常需要外国的投资。”(8)黎青平:《毛泽东邓小平与对外开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第17 页。尽管毛泽东很早就已经认识到利用外资的重要性,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政策,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大规模引进外资,因此在一段时期内主要利用苏联的资金。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施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政策。邓小平认为我国应该坚持利用外资的政策,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他指出:“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0页。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完善过程中,江泽民同志提出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进入21世纪,胡锦涛同志提出:“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10)《胡锦涛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34页。
第二,提出国际投资对双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毛泽东曾经指出,美国在中国投资,可以“取长补短”,促进双方经济发展。在坚持和发展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资,自由外汇和设备贷款等形式都要充分利用,以此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他认为外资进入中国是因为中国具备偿付能力,强调引进每一个项目都必须做到具有偿付能力。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以开放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胡锦涛同志提出不仅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而且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积极开展互利合作。
第三,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保持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既充分认识到我国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同时也看到了引进外资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我国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政策,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自主发展的关系,注重我国经济自身的积累,提高自主发展能力,降低对外资的依赖,从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1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6 页。
1.国际背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浪潮兴起。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国际分工合作受到一定影响,全球价值链受到一定冲击。为了推动国际分工合作的发展、引导经济全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习近平同志在精心谋划、深入调研、反复研判、深思熟虑后,提出国际投资互利共赢新思路。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一直是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它们通过对外投资,利用世界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实现资本的增殖。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不断增殖的资本加快了资本输出国的积累,而资本输入国积累能力却未得到较大提高。为了促进世界各国的协调、公平发展,引导全球化的共享发展,习近平同志提出国际投资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
2.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大力引进外资、合理利用国际资本,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但是,我国企业因为资本积累能力受限,在全球价值链中没有较多的自主权。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同志提出在坚持引进外资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对外投资,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实现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双轮驱动。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产品竞争优势明显,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际品牌优势突出,具备对外投资的良好基础,从而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新主体。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习近平同志在国际投资重要论述中形成的互利共赢理念是在中国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方位上提出的科学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绕国际投资进行了一系列经典论述,在理论上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思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贸易投资大国,处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这赋予了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理念的全新视野,即站在全球视野和全人类命运的高度来观察和部署中国的国际投资、制定和完善国际投资体制和规则。
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重要论述,不仅是基于国际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更重要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念为价值引领。他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理念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符合新时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要求的科学思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实现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的目标,通过双向投资联动,促进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他进一步指出,国际投资要以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创造超越单个国家利益的世界整体利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投资是以资本增殖、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的,而中国倡导的国际投资是以共享、共赢为根本宗旨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投资过程中始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国际合作利益的共享和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协同发展。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区域遍布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对外投资不附加任何其他条件,不只顾及自身利益,而是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受到沿线国家普遍欢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企业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重点区域,也成为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实施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重要论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思想在新时代条件下实现创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要结合当时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现状研究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落后国家的资本输出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客观研究了国际投资的利弊,他们站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角度对引进外资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习近平同志在新时代条件下对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双向发展都进行了科学论述,提出了“双向投资并重”的理念。
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步入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资本储备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资本对外输出能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90页。。他认为,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经济国际化应实现双轮驱动,即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注重将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有机结合。习近平同志结合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双向投资并重”理念,即高水平引进外资和大规模对外投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理念的重大创新。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坚持开放型经济发展体制,利用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合理利用外资并坚持自主创新,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快速增大的经济体量、快速增长的人力资本、快速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快速成长的市场容量、快速发展的产业集聚正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显著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逐步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同志强调既要大力支持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又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国际前沿积极走出去。一方面,引进优质外资,大力支持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发展高质量对外投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国际前沿,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跨国投资并购,实现品牌、技术、市场和营销网络的全球整合,不断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国内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巨大的市场为大规模引进外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一方面,我国在高速铁路装备、超级计算机、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另一方面,基于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发展,中国中车、华为等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为我国对外投资活动积累了新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而“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6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1页。习近平同志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市场活力、调动各类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正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正是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大背景下,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习近平同志指出:“民营企业还要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1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681页。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活动的新主体,成为国有企业的重要补充。在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的引领下,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投资活动的双重主体。
自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正通过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优势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成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积极推动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体制的构建和完善。习近平同志强调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要以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经济的联动发展。首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在投资便利化方面加强沟通,加强规则和标准体系的相互兼容,不断改善营商环境,降低投资成本;其次,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再次,通过机制性安排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设计符合各地国情的投资模式,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国际投资活动。习近平同志指出,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内各个国家政策的协调,实现协同联动发展和共赢共享。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向前发展,并不断创新国际投资方式、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和利润分享方式。
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理念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协同推进国内投资环境和涉外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国际投资双向发展提供新的保障。一方面,“我们将加大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推进国内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完善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16)《习近平谈“一带一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47页。;另一方面,“完善对外投资体制和政策,激发企业对外投资潜力,勇于并善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17)《习近平谈“一带一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60页。。在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理念的指导下,我国重视营造宽松有序的国内投资环境,加强产权保护,通过法律体系建设为引进来的资本提供保障,吸引国际优质资本的进入;同时,我国注重加强对外投资体制建设,通过积极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更多优质资本参与国际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法治环境大幅度改善,政府管理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升,不仅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信心大增,而且政府也有能力为企业在海外投资提供保护,有效防范投资风险。
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中国国际投资特别是对外投资不附加任何其他条件,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前提即“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的重要论述,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发展实际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念。习近平同志在投资理念、机制、模式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理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思想基本原则,又提出新视角和新机制,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国际投资理念是以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的,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价值引领的,这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马克思辩证分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问题,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输出的本质和目的,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的不平等资本输出模式。形成于新时代的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分析方法,提出以促进合作共赢、维护公平正义为目的的国际投资新模式。
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理论的最新成果,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创新。马克思结合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分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问题,而没有进一步研究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外资、促进资本积累并最终实现资本输出。而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重要论述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研究高质量引进外资、合理利用外资,并最终实现资本对外输出,从而达到资本输出国和资本引进国互利共赢的目的。习近平同志结合新时代条件,倡导国际投资新模式、新机制,实现了国际投资理念的创新发展。同时,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及其指导下的“一带一路”发展实践传承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充分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重要论述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发展实践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不断发展的国际投资理念进一步指导着新时代我国的双向投资实践,并推动形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投资新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引进外资的规模逐步扩大,高质量的外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进入我国市场,利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和禀赋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本增殖,最终却将更多的利润和附加值转移回本国,这种投资模式下的利润分配是不均等的。认识到传统国际投资模式的局限性,习近平同志从发展中国家视角出发,提出互利共赢的国际投资理念,倡导建立一种公正合理、公平正义的投资方式,从理论层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理念向前发展。
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指导着新的国际投资实践,并推动形成了国际投资新模式。当前,“一带一路”成为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理念走向实践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坚持发展开放型经济关系,沿线各国既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引进外资,又积极发展对外投资,从而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全球价值链。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重要论述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理论,又指导了我国双向投资实践,呈现出理论性与实践性辩证统一的逻辑特征。
在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的指导下,“一带一路”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以合作共赢为目标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在“一带一路”发展实践过程中,中国不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向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支持和帮助,但是中国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不附加任何其他条件,而是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加强对资本引进国技术支持,最大限度提高东道国的自主发展能力。
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不仅考虑自身产业的发展和利润水平的提高,而且积极考虑资本引进国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最终实现高水平的产能合作和互利共赢为根本目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积极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从而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奠定物质基础。我国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举,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我国在对外援助过程中,积极分享中国高质量利用外资的经验以及共享发展理念。同时,我国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本输出的过程中,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从而保障资本引进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从“一带一路”的发展实践可以看出,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重要论述既提倡资本输出国对落后国家提供援助,又坚决维护资本引进国经济发展自主性,充分体现了外援性与平等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重要论述中形成的互利共赢理念是在深入总结我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直接指导着当前我国大规模的国际投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部分过剩的国内资本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出路;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外资引进的增加,我国涌现出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世界级跨国公司,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新主体。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投资驱动,符合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维护我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投资理论,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理念是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研究双向投资驱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探索公平合理的国际投资新模式。这种新思想、新模式既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又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理论指引,对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投资具有借鉴意义,充分体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重要论述不仅具有完整的理论逻辑结构,在理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思想的创新发展,而且对其实现路径也进行了科学阐述,在实践上探索出了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的新模式。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不仅为我国双向投资的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引,而且为世界经济协同联动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实行全方位开放的重要平台,也成为习近平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落地实施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于“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实施国际投资双向驱动,促进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不断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体制。同时,我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筑自由贸易网络并逐渐向全球扩展。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发挥自由贸易区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92页。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不仅吸引了更多的优质资本、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也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基于“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建设,我国主要从两个方面推动国际投资双向发展。在国内市场,不断完善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为引进高质量外资提供基础性保障;在国际市场,积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国际产能平等合作,积极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投资合作。(19)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8页。
首先,在国内市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政策引导,积极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吸引高水平的外商投资,不断提升引进外资的质量水平。在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理念的指导下,我国不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制定并完善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的各项举措,进一步精简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简化管理流程,从而逐步减少投资限制,促进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同时,我国不断扩大金融业以及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外商企业投资入股。
为了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率,国家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涉外法律体系,以法治手段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合法权益,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将加快出台外商投资法规,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20)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7页。我国政府特别注重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努力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营造平等公正的政策法律环境、行政环境和市场环境。随着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国际投资软环境不断优化,逐步推动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国际营商环境。
其次,在国际市场,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推动开展平等公正的国际投资合作。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5页。我国正以“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投资合作模式,实现我国和沿线国家的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积极引导优质资本尤其是优质国有资本投入到沿线国家,全方位开展国际投资合作。我国的优质资本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丰富资源相结合,共同推进了一批批重大项目的建设,不仅实现了产业发展,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的过程中,我国不断完善对外投资体制和政策,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对外投资主体,促进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发挥各自优势,激发企业对外投资潜力,实现投资的精准性、高效性。在优质资本“走出去”的过程中,我国不断强化风险管理、加大风险评估,提高国际投资与合作的科学性、安全性。
在国际投资合作中,我国通过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投资政策协调合作、积极分享高端技术成果等途径,实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平等互利的投资合作模式,既化解了我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过剩产能,又协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得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在国际投资过程中,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投资体制和规则的制定,推动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国际投资和发展环境,从而不断释放国际投资合作的潜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指导了我国当前国际投资实践,既提高了中国引进外资的质量,又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大规模对外投资。共享共赢的国际投资理念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投资指明了方向,推动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实现双赢。
首先,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技术产业双向投资能力持续增强。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正积极指导着中国当前大规模国际投资实践,促进我国从国际投资大国加快迈向国际投资强国。我国大力引进并合理利用外资,注重将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有机结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我国加快对外投资,更多优质资本在国际市场整合资源,从而加快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双向投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其中,我国高技术产业双向投资能力持续增强,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98亿元,增长35.1%;201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2660亿元,增长25.6%。因此,高技术产业引进并使用高质量外资的能力正在逐步增强。2019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同比增长最快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为999亿元,同比增长29.4%;而制造业实际使用金额尽管高达2416亿元,但是却呈现负增长状态,同比增长率为-11%。(22)《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2018年,中国对外投资行业分布中,信息传输、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增长较快。(23)《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tjsj/tjgb/201910/20191002907954.shtml。由此可见,我国高技术行业逐渐成为利用外资以及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高技术行业的双向投资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了较大程度的优化升级。
我国民营企业逐步成为招商引资和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成为公有资本的重要补充。2013年,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存量在我国对外投资总量中占比55.2%,国有企业是投资的主体。(24)《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images.mofcom.gov.cn/hzs/201510/20151009164930288.pdf。到了2018年,非公经济控股境内主体对外投资755.7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过半,高达62.3%。(25)《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tjsj/tjgb/201910/20191002907954.shtml。在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的引领下,我国各种经济成分不断活跃,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协同联动性增强。当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实施共享共赢的国际双向投资,促进国际分工合作,为世界经济的开放发展、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既推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又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向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在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过程中,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向投资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协同联动性逐步增强。
习近平同志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渐成为中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重要区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外部经济环境的新亮点。近年来,在全球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向投资均呈现出较大的增长态势。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沿线国家对我国的投资不断增长。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4479家,增长16.1%;对我国直接投资金额424亿元,增长13.2%。(26)《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5591家,增长24.8%;对我国直接投资额增长到576亿元,增长了36%。(27)《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另一方面,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也呈现递增态势。2013—2019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1100亿美元。2013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为720.16亿美元,到2019年投资存量增长到1588亿美元。截止到2018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设立境外企业超过1万家,2018年当年直接投资流量178.9亿美元。(28)《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tjsj/tjgb/201910/20191002907954.shtml。2019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额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3.6%。
在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等项目中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向投资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再次,资本输入国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投资双方在合作中实现共享共赢。长期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和利用发达国家资本的过程中,对外国资本和跨国企业形成了较大程度的依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外依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实施国际投资双向驱动,在推动本国优质资本走出去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投资模式。在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的引领下,我国通过发展双向投资不仅实现了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攀升。近年来,我国之所以能在大规模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保持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关键是因为我国注重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指导。共享共赢的投资理念,促进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在投资合作中实现共享共赢。
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重要论述提出要坚持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这有利于促进国际产业合作,也有利于引领经济全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最终推动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合作共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参与国际分工的各个国家的企业逐渐成为全球价值链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指出:“国际贸易和投资等经贸往来,植根于各国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需要。”(29)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页。在传统的国际投资过程中,对外输出资本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而发展中的资本输入国自主选择产业的能力较弱,只能参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而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理念却坚持建立平等公正的全球价值链,扩大各个参与国产业选择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全球价值链的各个参与国不能只是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被动参与国际分工,而是要积极主动加强技术创新,打破在全球价值链中被低端锁定的限制,提高产业发展自主性。
在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新理念和新方式的引领下,我国众多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积极开展社会责任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为东道国的就业和税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东道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境外企业向投资所在国缴纳的各种税金总额达594亿美元,雇用外方员工187.7万人,占境外企业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30)《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tjsj/tjgb/201910/20191002907954.shtml。我国的发展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努力把经济发展的成果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共享发展。我国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将伴随着共享发展理念的向外转移,推动实现国际投资的互利共赢。
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各国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代表着生产关系演变的前进方向。在这一进程中,各国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走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老路,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加剧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当前,在美国不断推行“逆全球化”的背景下,习近平同志围绕国际投资作了一系列经典论述,形成了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重要论述不仅具有系统的逻辑结构,而且对其实现路径也进行了科学阐述。在逻辑结构上,习近平同志系统阐述了国际投资的新理念、新机制、新优势、新主体、新区位和新保障。在实践选择上,“一带一路”是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际投资重要论述由理论付诸实践的重要载体。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要通过国际双向投资实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促进世界各国协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的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实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习近平同志国际投资互利共赢理念不仅指导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且对世界经济健康良好运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理论指导、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