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生态批评述略①

2020-02-25 06:08张兆龙
关键词:诗学法国文学

张兆龙

内容提要 法国生态批评发端于本土学者对美国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现象的研究。21世纪初期,在法国生态哲学等人文学科的滋养和美国生态批评思想的影响下,法国生态批评起步。发展初期,法国生态批评受自身学术传统的影响,侧重分析美国环境文本的叙事策略和诗学结构。近十年间,法国生态批评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研究重点从最初的跨文化背景转为本土生态文学的研究,并力求突破美英占主导的学界形势,从政治、诗学、文化等多重维度拓展研究视域,构建突显自身特质的生态批评理论。

生态批评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批评家威廉·鲁克尔特(Walliam Rueckert)首次使用了“ecocriticism”(生态批评)这一术语,提出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1992年,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ASLE)成立,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分支机构,次年,其官方期刊《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问世,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和文化理论得以广泛发展。1996年,格洛特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和费罗姆(Harold Fromm)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出版,格洛特费尔蒂在其导言中阐明:“简而言之,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学问,……在文学研究中引入了一种以地球为中心的研究视角,……作为一种批评立场,它一足立于文学之上,一足立于大地之上;作为一种理论话语,它协调人类与非人类间的交流。”②Glotfelty C., Fromm H.(eds.) 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Athens :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 p.xviii-xix.之后,生态批评的学者和研究大量涌现,但他们对于生态批评的定义仍然莫衷一是。2005年,布尔(Lawrence Buell)使用“浪潮”一词比喻生态批评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③Buell L.The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Criticism: 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London : Blackwell, 2005, p.7-8.时至今日,生态批评已步入第四次浪潮时期:第一次浪潮集中于荒野描写,第二次浪潮关注城市问题,探讨环境福祉与平等,第三次浪潮强调生态批评的全球化语境,第四次浪潮则借鉴新物质主义,推动生态批评的物质转向。④唐建南.《物质生态批评——生态批评的物质转向》.当代外国文学,2016(2):114-121.

孕育于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中,诞生于人文社会学科绿色化的时代里,走过近半个世纪的生态批评如今生机勃勃。作为发源地的美国,一直占据着生态批评研究的主阵地,并影响了其他英语与非英语国家,尤其是在第二波浪潮中,英美文学一度成为生态批评的主要研究对象。与此同时,法国生态批评的发展却相形见绌。英语生态批评发展之初的二三十年间,拥有五百年文学批评历史的法国几近失声,其学界鲜少论及生态批评。直至新千年之后,美国生态批评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步传至法国,美国生态文学成为当时一些法国学者的研究对象,才逐渐孕育了法国生态批评。近十年间,法国的生态批评实践朝气蓬勃,部分学者尝试建立适用于文学和文化文本分析的普遍生态学原理和概念,打破英语单语主导的研究局面,推动生态批评理论的本土化进程。

一、法国生态批评的历史源流:跨文化语境下的内外合力

法国生态批评的萌芽与发展首先建立于自身的客观现实和思想基础之上。1857年,法国律师兼评论作家欧仁·于扎(Eugène Huzar)在《科学之树》(L’arbre de la science)中曾写道:“由于伐木毁林,旧大陆的众多地区已不适合居住……美洲新大陆的树木也日益减少,工业化程度增高,煤炭用量增加,那么,碳酸和一氧化氮的比重会增加;可以预言再经历一二百年,世界将布满铁路、蒸汽船、工厂……”⑤Fressoz J-B.«Introduction à L’arbre de la science d’Eugène Huzar (1857)».Socio-anthropologie, 2013, nº 28, p.83-95.19世纪初期,法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科技进步促进了工业发展,但与此同时,工厂兴建和工业生产不断地给人类居住环境和自然生态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进入20世纪之后,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自然资源与能源消耗过度,大气与水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危机进一步深化并全球化。挽救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不再仅仅是局部地区的政治层面所背负的责任,也是全世界有识之士所心系之忧思。

20世纪,法国本土出现了大量从不同角度将生态思想运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逐步打破人类中心主义在思想界的主导地位。1915年,法国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提出尊重一切生物体的生命。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丝·德·埃奥博尼(Françoise d'Eaubonne)提出“生态女性主义”概念,促进了社会范围内对自然与女性地位的重新审视。人文社会学科纷纷以绿色视角探寻本学科的理论出路,哲学领域的众多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推动了生态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法国政治生态学的先驱塞尔日·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vici)先后写作了《论自然的人类历史》(Essai sur l’histoire humaine de la nature)、《反自然的社会》(La société contre nature)、《驯化人类和野生人类》(Hommes domestiques et hommes sauvages)等专著,他认为自然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人类也是自然历史的一部分,人类只有从自身经验出发,“建立顺应自然的社会,树立为了自然改造社会的观念,创立有助于将社会融入自然的新科学”⑥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庄晨燕、邱寅晨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2-24.,才能妥善解决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人类不应当对自然漠不关心,在人类栖居、劳作的地球上,生态学家扮演着人类意识唤醒者的角色,⑦Moscovici S.De la nature: pour penser l’écologie.Paris : Métailié, 2001, p.27.他还认为自然的政治和诗意维度具备引发社会变革的可能性,应该试图以技术和自然环境的表征为基础,重塑社会—自然的新型交流关系和实践方式⑧Houdayer H.«La réception écologique de la nature chez Serge Moscovici».Sociétés, 2015, nº 130, p.63-71.。20世纪70年代,法国哲学家加塔利(Félix Guattari)因忧心于人类实践和为争取政治层面的关怀,开始介入生态活动。他在《三重生态学》(Les Trois Écologies)中,突破了将生态实践局限为环境实践的传统观点,将生态学的概念扩展为环境生态学、社会生态学和精神生态学的三维模式,指出环境实践、社会实践和精神实践互为关联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实践,他的生态智慧(l'écosophie)是一种囊括虚拟和实体生态系统(生命体和社会 的生态系统)在内的全面生态学。⑨Guattari F.«Félix Guattari…».Inter, 1992, p.10-13.1990年,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塞尔(Michel Serres)的《自然契约》(Le contrat naturel)问世,进而批判性补充了卢梭的“社会契约”。塞尔认为,回归自然意味着必须在纯粹的社会契约中并入共生和互惠的自然契约,人类应当摒弃控制和占有自然的贪念,培养欣赏与尊重自然的情怀,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与互惠。1997年,法国学者让-马克·贝斯(Jean-Marc Besse)在《哲学文论中自然的意义》阐明了自然意义演化的三段历史:首先是诞生于古希腊时期的形而上学意义,这一意义贯穿整个西方思想史,将自然视为生命的源头与资源,以及生命情感和行为形成的主要基础,是延续生命的基本元素,也是终归走向完结的一种运动;其次是17世纪初期科学革命催生的科技意义,世界和自然知识的发展使人类视自然为一种纯粹的客体,渴望逐步控制自然;最后是当代出现的视自然为法律主体的伦理意义,将自然引入伦理和法律领域进行研究。面对工业发展导致的环境灾难,人类将自然纳入伦理关怀的对象。⑩Besse J-M.«Les sens de la nature dans les discours philosophiques».in Jean-Marc Besse, Isabelle Roussel.(ed.) Environnement :représentations et concepts de la nature.Paris : L'Harmattan, 1997, p.35-50.由此可见,在生态学的影响下,法国哲学家开始重新审视自然与人的关系,质疑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二分法等概念和思维方式,并进一步从社会、政治、伦理等维度发展生态理论,奠定了生态批评的社会批评、政治批评和思想批评的多元化内涵。

尽管生态批评并非纯粹的文学批评,但是文学作家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关注,无疑为生态批评实践提供了最为直接且丰富的文本分析资源。早在科学的生态知识和清晰的生态意识尚未形成的法国,部分文学作品就已充斥大量的自然描写,如16世纪龙萨(Ronsard)描绘迷人自然风光的诗歌、17世纪《阿斯特蕾》(Astrée)引领的田园文风、18世纪作家塑造的高贵野蛮人形象等。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的生态文学的突出特点体现于“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⑪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因此,上述文学作品或现象中的自然描写仅限于交代故事背景或辅助人物描写,它们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文学。直至18世纪卢梭(Rousseau)作品的诞生才真正开拓了法国生态文学。⑫冯寿农.《卢梭的自然观开拓了法国生态文学——再读<论科学与艺术>》.法国研究,2014(92):65.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再次标榜“回归自然”,自然主义作家鞭笞工业文明的消极影响,他们均有力推动了法国生态文学进入勃兴时期。20世纪的法国生态文本更是璨若星河,让·吉奥诺(Jean Giono)认为“应该给予人以恰当的地位,而不应将之作为宇宙万物的中心”⑬吉奥诺.《人世之歌》.罗国林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14.。克洛岱尔(Paul Claudel)控诉道:“我们的周围只有践踏于脚下的垃圾、瓦砾、骸骨和榨干的材料!所有的大自然都被我们的海报、工厂和燃油泵弄得肮脏不堪。”⑭Claudel P.Au milieu des vitraux de l’Apocalypse.Paris : Gallimard, 1966, p.125-126.勒克莱齐奥(J.M.G.Le Clézio)感慨道:“人们多么迫切希望地球在城市底下消失,人们永不再能谈论树木、草和灌木丛”!“森林、河流、草地、岩洞、峡谷;城市,如今全是城市”!⑮勒克莱齐奥.《战争》.李焰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48-49.……众多法国当代文学作品批判现代文明,质疑城市文化,以高度的生态责任向读者发出生态预警的信号,这为生态批评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

20世纪的人文社科领域,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政治生态学等研究纷纷涌现并不断深化,生态文学发展强劲,正是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中,文学批评界掀起一股绿色之风。美国率先迈出以文学介入手段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步伐,一些英语文学研究的法国专家将利奥波德(Aldo Leopold)、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等美国生态作家纳入研究视野,介绍并分析美国环境书写方式的演变。在这一学术背景下,2000年前后,法国文学批评中的生态批评初露端倪。由此可见,法国生态哲学和生态文学等的发展诱因,加之美国生态批评的传入与影响,来自于国内外学界的双重作用刺激了法国生态批评研究的起步。

二、法国生态批评勃兴的两个阶段:突破英美范式下的本土化探寻

较之美国生态批评,法国生态批评的兴起滞后二十年有余,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法国批评传统与学界风气的影响。20世纪,法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如火如荼,批评理论主要借鉴精神分析学、语言学、符号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批评重点是文本语言或符号,因此,固守批评传统限制了新兴批评理论的传入和接受。此外,法国学界存有对生态理论的质疑之声,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国哲学家吕克·费里(Luc Ferry)的思想。1992年,吕克·费里在专著《新生态秩序:树木、动物与人》(Le Nouvel Ordre écologique, L’arbre, l’animal et l’homme)中批判了一些生态哲学思潮,他指出深层生态主义是反对现代文明的,具有明显的反人文主义倾向。费里的观点直接造成生态批评在法国发展的滞后性,他的“观点曾一度成为20世纪90年代具有‘审查效果’的标准,这导致环境主义成为法国哲学界的禁忌话题”⑯Posthumus S.«Penser l'imagination environnementale française sous le signe de la différence».Raison publique, 2012, nº 17, p.15-31.。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众多期刊、学术研讨会、出版社以开放、积极的态度推动朝气蓬勃的生态批评继续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而持有抵制或谨慎态度的法国学者则对此避而不谈。

然而,当法国多数学者漠视新兴的生态批评之时,文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法语电子杂志《复数词》(Mots pluriels)于1999年推出特刊“生态学、生态批评与文学”,收录一些法国和非洲重要思想家、作家和官员的涉及生态或环境领域的文论和访谈记录,但该刊在当时并未引起学界关注。

步入新千年之后,法国生态批评的发展迎来春天,至今,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是起步阶段,约为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对美英自然文学的分析、美国重要生态批评学者的诸理论介绍、术语译文厘定为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助理教授斯特凡妮·波斯特穆(Stephanie Posthumus)认为法国生态批评构建于2000年左右,且初期以美国文学为主要批评对象,但其研究侧重于叙述策略和诗学结构的分析,因此不同于力求缩短世界与“自然书写文论”距离的美国生态批评。⑰Posthumus S.«L'état des lieux de la pensée écocritique française».Ecozon@, 2010, nº 1, p.148-154.当时,研究美国生态批评的法语专家主要有法国奥尔良大学教授托马·皮热(Tom Pughe)、米歇尔·格朗热(Michel Granger)、阿兰·苏贝施克(Alain Suberchicot)等。2002年,阿兰·苏贝施克出版专著《美国文学与生态学》(Littérature américaine et écologie),介绍和分析了从爱默生的先验主义思想到利奥波德、梭罗等人的当代作品,以此向读者介绍美国环境思想和写作的演变轨迹和影响。2005年,研究英美文学的法国期刊《美国研究的法语杂志》(Revue Française d’études américaines)第106 期以“书写自然”(écrire la nature)为主题,专注于自然的审美研究,虽不排斥环境关注,但更强调认识论层面而非政治或技术层面的研究视角。⑱Pughe T., Granger M.«Introduction».Revue Française d’études américaines, 2005, nº 106, p.3.在这样的跨文化背景之下,法国生态批评研究拔锚起航。

2004年,吸纳了部分法语学者加入的欧洲文学、文化与环境研究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Culture and Environment)成立,作为创建于美国的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的分支机构之一,其任务是通过促进文学、文化和环境研究领域的科研和教育,以期更深入的理解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创可持续的未来。该学会每年刊行两期通讯,介绍学会信息、研讨会动态、会员出版物等,每两年举办一届学术研讨会。

2005年,托马·皮热发表《再造自然:走向生态诗学》(Réinventer la nature : vers une éco-poétique)一文,主要分析了埃文登(Neil Evernden)、贝特(Jonathan Bate)和菲利普(Dana Phillips)等美国学者的生态批评思想,以及加塔利、塞尔等法国学者的生态观点。2008年,《生态学与政治学》(Ecologie& politique)杂志总第36 期以“文学与生态学:走向生态诗学”为题,收录了研究环境意识与文学审美之间关系的文章,旨在思考文学审美如何是生态的。由此可见,这一阶段的后期学术研究逐步超越文学文本解析,转向介绍与分析美英生态批评理论和法国哲学家的生态思想,探寻未来生态批评理论发展的可能趋势,从美英到法国研究的视野转向逐渐显现。

第二是发展阶段。2010年前后,法国生态批评学者将研究重点转向本土生态文学和生态理论,力求构建富含法国特质的生态批评理论。法国生态批评肇始于对美国文学或社会历史背景中生态批评现象的关注,因此起步阶段的研究焦点与法国文学和社会关联甚微。随着第三波生态批评浪潮掀起,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发出自己的声音,⑲唐建南.《物质生态批评——生态批评的物质转向》.当代外国文学,2016(2):114-121.法国生态批评也逐步将研究视野转向国内,并开始寻求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这一时期,介绍法国和法语生态批评的期刊和论文大量出现。2010年,欧洲文学、文化与环境研究学会与西班牙生态批评研究小组(Grupo de investigación en ecocrítica)联合倡议创办《欧洲文学、文化与环境学刊》(ECOZON@: European Journal of Literature, Culture and Environment),主要刊登非英语世界学者的生态批评研究成果。波斯特穆在第一期学刊上发表《法语生态批评思想述略》(L’é tat des lieux de la pensée écocritique française)一文,概括了法国生态批评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提出了其跨学科发展的特点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势。2011年,波斯特穆又发表论文《走向法国生态批评:米歇尔·塞尔的自然契约》(Vers une écocritique française: le contrat naturel de Michel Serres),提出以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塞尔的“自然契约”理论作为法国生态批评的基础,以期法国文化能拥有自己的自然概念、自己的生态话语和自己的环境关系。⑳Posthumus S.«Vers une écocritique française: le contrat naturel de Michel Serres».Mosaic: An Interdisciplinary Critical Journal,2011, vol 44, nº 2, p.85-100.2017年,致力于研究法国与法语文学、电影和文化的美国季刊《创造精神》(Esprit Créateur)发行第57 期,该期以“法语生态批评”为主题,辑录了研究法国和法语文学与哲学中生态思想的论文,以此探索并强调法国和法语地理环境、文化和哲学传统下的环境思维方式。

介绍法国和法语生态批评的英法文专著纷纷问世。阿兰·苏贝施克于2012年出版《文学与环境:走向比较生态批评》(Littérature et environnement : pour une écocritique comparée),以比较视野分析法国的生态文学。2017年,斯特凡妮·波斯特穆出版英文专著《法语生态批评:当代法国理论和虚构作品的生态阅读》(French écocritique : Reading contemporary French theory and fiction ecologically),并与达尼埃尔·芬施-拉斯(Daniel Finch-Race)共同主编英语论文集《法语生态批评:从现代早期到21世纪》(French Ecocriticism: From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希冀为法国生态批评量身打造一套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推动生态批评从环境文本延伸至虚构作品。《生态批评与文化生态学手册》(Handbook of Ecocriticism and Cultural Ecology)、《法国文学系列》(FLS)等英语论文集或杂志也专辟章节介绍法语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发展历史与特点。

生态批评的研究队伍以大学学者为主力,他们组建研究团队,召集国际会议,以此加强交流和扩大影响。2014年1月,在卢瓦尔大区的财政资助下,昂热大学、南特大学和勒芒大学的三所实验室联合创办了生态文学实验室“EcoLitt”,集结了来自不同语言和文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借以推动法国生态批评领域、文学与环境关系领域中新问题的研究。每年,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创办的生态诗学研究工作室均组织全国或国际范围的研讨会和交流日,以推动文学、艺术和社会领域中人类与非人类关系的研究。

法国生态批评学者从最初以介绍和评论美英生态文学、引介美英生态批评理论为主,发展为研究本土生态文学和生态理论,进而超越英语权威理论的桎梏,逐步推动法国生态批评理论的本土化。

三、法国生态批评的前景展望:走向法兰西特质的建构

法国生态批评渐兴之后,众多法语学者希冀探寻法语语境下生态批评的理论出路,他们反观生态批评历史发展中的特质流变,总结出不同的发展规律并思考法语语境下生态批评的未来路径。同不少英语学者一致,法国学者曾一度认为生态批评应当沿着政治介入的方向发展,这也是生态批评与生俱来的跨学科性所决定的;然而,过于开放的生态批评或许会丧失文学性,因此一些法国学者强调生态批评朝诗学倾向发展;以波斯特穆等为代表的学者则更强调跨文化视野下法国生态批评对本土文化特质的体现,尝试以本土理论为基础构建法式生态批评。然而,殊途同归,这些学者与研究均致力于在生态批评理论发展的大潮中构建具有法兰西特质的法国生态批评,推动全球生态批评更为广泛地发展。

法国学者纳塔莉·勃朗(Nathalie Blanc)等人注重生态批评发展中政治特性与诗学特性的梳理与发掘,在《文学与生态学:走向生态诗学》一文中,他们指出生态批评呈现沿两个不同轴线(但轴线内部通常互为联系或交叉)发展的倾向:首先是政治轴线,在这一研究视角下,文学文本的美学特性退居次要,批评家以此来突出文本的“生态”内容,将文学文本视为一种文化、历史或政治文本。因而,生态批评最不具有文学性,却又最为开放,比如美国自然书写中对荒野的讨论。㉑Blanc N.et al.«Littérature & écologie : vers une écopoétique».Ecologie & politique, 2008, nº 36, p.15-28.其实,早在1999年,法文期刊《复数词》的主编埃莱娜·雅科玛尔(Hélène Jaccomard)在其中撰文指出:不能仅停留于景观、自然和环境表征分析的审美构建,必须关注生态学的伦理问题,生态批评或绿色批评还是一种政治、科学和言语构建,它必然超越二元论,走向一种生态伦理。因而,树立政治意识形态和揭示环境危机也是法国生态批评学者的一个关注重点。当前,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成为政治和社会层面严重关切的问题,政府动员、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运动日益高涨,而文学等人文学科的绿色化是对生态危机现实的回应,生态批评对人与自然之不平等关系、现代文明的批判与反思推进着生态环境等政治运动的发展,如此背景之下,与生俱来跨学科特质的生态批评在与政治等其他学科的交叉或融合中必然为文学批评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感,但诚如勃朗等人所忧虑的,“这种开放性也可能会导致我们忽视文本的文学品质”㉒Ibid., p.20.。

勃朗等人所指出的生态批评的第二个发展倾向是诗学轴线。为防止生态批评陷入文学性缺失之中,生态批评的诗学轴线发展将大受裨益。文学也可以反作用于生态学的发展,诗学轴线侧重于建构人类与环境互动模式的写作方式。勃朗等人援引埃文登认为文学是一种生态行为模式的观点,强调用神话和叙事来重现自然,诗人与科学家的视角同样值得尊重。她还借用贝特认为文学语言的“生态工作”(ecological work)将补足(甚至挑战)科学或政治的研究方式的观点,指出文学文本所呈现的是语言的生态系统。因此,在文学文本中建立一种更为正式的“生态工作”方法,以敬畏的方式革新甚至颠覆非人类自然,而不是简单模仿之,其目标是通过语言和审美形式进行感知,使读者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并认识其环境的规范和价值观。㉓Ibid., p.15-28.早在2005年,托马·皮热在《再造自然:走向一种生态诗学》中就指出,生态批评确实对绿色政治贡献良多,但其重要性远非体现在政治层面,因此皮热赞成贝特指出的生态诗学这一术语更优于生态批评的观点,他认为生态诗学将自然界与文学界的自然均纳入研究对象,是通往人类与自然互动关系中审美再造和情感革新的路径,而生态诗学的关键概念则是再造自然,它体现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是反思文学与生态学可能之关系的出发点。㉔Pughe T.«Réinventer la nature : vers une éco-poétique».Études anglaises, 2005, vol 58, nº 1, p.68-81.其实,早在诞生之初,法语生态批评便强调对美国文学文本的诗学结构的分析,因而其偏好诗学的独特特质早已注定。

在法国生态批评理论的发展之中,除上述两种与英语学界交叉的研究倾向外,有法国学者指出不应当局限于英语生态批评的译介或盲目追随美英研究的脚步,而应挖掘法国文化特有的自然概念、生态话语和环境关系。相较于美国的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欧洲文学、文化与环境研究学会的名称突出“文化”一词,表明美国生态批评尤为重视生态的直接可及性,而欧洲生态批评则更加强调文化、文本与符号的中介作用。㉕Zapf H.(ed.) Handbook of Ecocriticism and Cultural Ecology.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GmbH, 2016, p.4.此外,波斯特穆便是基于法国本土文化构建法式生态批评的大力倡导者,她曾提出以法国哲学家塞尔的“自然契约”为基构建法式生态批评,形成具有法国本土文化特质的生态批评研究视角:塞尔认为需要认识到全球生态形势的紧迫性以及在全球范围内与地球建立新关系的重要性,但更应该意识到人们在理解、感知和塑造与地球关系的方式时存在文化差异,政治生态学应因社会政治环境的差异而体现不同形式,因此,欧洲生态主义有别于美国环境保护主义。塞尔的哲学观点承认现实世界的物质性,注重文化的特殊性,强调哲学表达应创新风格,法国的生态批评应当体现法式的文化和风格。全球化的进程中,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自然契约与法国的现实和历史贴合。基于上述分析,波斯特穆认为,塞尔的自然契约可以成为法国生态批评理论的基础,并进一步指出生态地阅读与分析法国文学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与观点,以环境想象的新方式审视法国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多样性,这些均无法脱离法国的文化与语言背景,因此必须超越英语生态批评权威理论的束缚。㉖Posthumus S.«Vers une écocritique française: le contrat naturel de Michel Serres».Mosaic: An Interdisciplinary Critical Journal,2011, vol 44, nº 2, p.85-100.波斯特穆强调法国生态批评必须建立一套生态学原理和概念,以更广泛地分析文学和文化文本,但是强调自身的文化特质,并非是建立不同文化间的疆界或固化法国的文化形象,而是促进跨文化交流。㉗Finch-Race D., Stephanie P.French Ecocriticism: From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Frankfurt : Peter Lang Edition, 2017, p.1-26.欧洲和法语世界囊括的国家和种族众多,在语言、历史、政治和社会文化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性,因而构建欧洲和法语生态批评时,特别强调其研究视角的多样性和跨文化性。诚如波斯特穆在谈及法国的法语生态批评发展趋势时所提出的,或许会出现范围更广的“法语世界与地区生态批评或欧洲生态批评”㉘Posthumus S.«L'état des lieux de la pensée écocritique française».Ecozon@, 2010, vol 1, nº 1, p.151.。因此,“美英生态批评存在过于关注某一种特定文学体裁、某一类自然环境或某一套环境主义政策的问题,而法文书写的生态批评则接受各种法语视角、文学传统”㉙Zapf H.(ed.) op.cit., p.389.。总而言之,突出文化性、强调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性并存,这已然成为且应该继续成为法国生态批评的重要特质。

结 语

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缓解生态危机迫在眉睫,面对如此的生态现实,世界范围内生态批评的研究声势愈加浩大。自世纪之交以来,法语学者逐步打破噤声局面,推动生态批评在法国的萌芽与勃兴。在经历了比较视野的影响之后,法国生态批评试图摆脱英语单语权威理论的束缚,主张构建一种跨学科、跨领域和跨文化的多样化发展的生态批评。如果将政治、诗学或文化等中的任何一个单独领域作为参考轴,以此寻求法国生态批评未来的理论发展空间,或许都不甚全面。生态批评必须既要介入全球伦理和政治,又要关注文学和审美诗学,不可在“空间转向”和“语言转向”之间二选一。㉚Blanc N., Breteau C.et al.«Pas de côté dans l'écocritique francophone».L’Esprit Créateur, 2017, vol 57, nº 1, p.122-138.

猜你喜欢
诗学法国文学
背诗学写话
我们需要文学
法国(三)
法国(一)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浪漫之旅(二)
我与文学三十年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