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博,曲洪波,郑晓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136)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当中,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更是直接关系到民族以及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因此,深入贯彻党的国家治理思想,提升人民特别是高校大学生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同感,是深化党的国家治理思想的内在需要,也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需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如果想要在一个人口近14亿的大国实现国家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高校思政课作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系统认识“中国之治”的主要途径,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系统学习理解我国制度优势,进而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正确看待我国社会各领域的治理成效的重要途径。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将党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在教学中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及其实践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深刻讲解制度优势,能使学生在国际比较、纵横对比中深化对党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认同感,进而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和立场,为投身社会实践,推动“中国之治”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建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实践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体现,是培育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历史渊源与实践基础。70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获得了国家发展的巨大成就,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这一制度是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保持长治久安的保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2]。要在我国持续推进“中国之治”进程,必须要在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制度优势及其转化的治理成绩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依据和素材。党的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推动青年一代至诚报国,实现人生价值,也必将成为未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动力。因此,将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的理论认识,提升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认同感,满足培养合格的、为“中国之治”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过程,能够使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和全球化治理的纵横比较中,准确把握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进而为青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党带领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时期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在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构成的一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制度体系。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大问题是如何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因此,教师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形成的历史基础和国家治理思想的发展历程,讲清楚其对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涉及此方面的阐述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以下简称“原理”课)。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依据。国家治理是以政治上层建筑为中心,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安排和处理。首先,要从基本原理出发讲清楚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是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的重要体现。我国的国家治理根源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并为这一基础服务。这就要求学生深刻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治理思想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以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又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次,在中外对比中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优势。例如在“原理”课的第五章,教师讲到关于资本主义国家职能与治理的内容时,要通过对比分析社会主义国家职能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进而分析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在“原理”课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要结合讲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党如何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制度的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了具有显著优势和良好治理效能的“中国之治”之路。除此之外,在“原理”课中更要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强调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要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规律,从历史角度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进而培养学生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绝对领导,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并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积极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3]要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艰辛探索历程中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形成的历史逻辑。这一部分的相关教学主要集中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以下简称“纲要”课)。首先,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进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提。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无论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无法找到一个真正可以改变中国命运的救国之路,他们的救国方案既不能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社会制度,也无法带来科学有效的国家治理。只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之下形成的科学革命理论才真正为建立先进科学的国家制度和走出一条治理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勇于实践,初步建立政权并开展制度建设和区域治理的探索,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工农武装割据的根据地建设、抗日战争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政权建设等,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治理积累了重要的实践经验。通过授课可以使大学生全面认识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区域治理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发展历程。
国家治理的建设实践在“纲要”课第八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和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有所体现。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深入认识1949年新中国成立及建立的一系列国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制度前提。从国家治理层面来看,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在法制建设和土地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基础性的制度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政权巩固;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指导下的文化教育建设提升了人民文化水平;“三反”“五反”运动加强了党的自身建设,这些都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从1953年到1956年,三年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得中国大地发生了根本性的制度变革,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过程也是社会治理的伟大实践过程,在新中国国家治理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纲要”课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正确认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历史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造为我国国家治理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应用在石油生产运输中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焚烧法、土壤置换法、固化稳定技术、气相抽提技术、电动力学修复技术、热脱附技术等。其中气相抽提技术及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无需运输污染土壤、效果好等优点。
1956年后的20年左右时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关于这一时间段的国家治理历程主要见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第四章和“纲要”课第九章。在20年的探索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严重失误,可以在教学中使学生深刻领会党的国家治理理论的探索和建设道路是一个艰辛的过程,理解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找到国家治理的正确道路,同时也必须使学生辩证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20年的历史。近年来出现的种种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将这段时期党的国家治理遭遇的挫折和失误夸大为整个改革开放前的错误,对错误和领导人进行放大和诋毁,因此,必须在教学中正确地以科学理论研究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历史的角度正确科学地认识党的国家治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从开创走向不断完善,国家治理水平也不断发展和提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随着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之初开创的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回答这一历史之问的过程中也是“中国之治”实践的过程。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认清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带给当代中国的深刻变化,以及这一变化过程中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面对党情世情国情的变化,我们党在世纪之交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回答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关键在党的正确领导,如何以加强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也是“三个代表”思想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视角确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则体现出国家治理过程中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重要关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坚持了国家治理中人民主体性原则。关于科学发展观,教学中要结合“概论”课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要围绕科学发展对于推动国家治理科学化水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在治理中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贯彻治理中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来讲授。而在新时代,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以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2]。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层面,要突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要坚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形成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而奋斗的格局;要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上强调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努力的方向,坚定道路自信;让青年学生明确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定制度和理论自信;让学生把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及内涵、思路。要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行动力,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感。
当前党的国家治理的进程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和理论上的创新逐步改善和内生演变的产物,这意味着党的国家治理思想有着复杂的实现方式,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目标,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不断将党的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创新快速高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工作中。
成就彰显优势,更坚定自信[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2019年又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总结国家治理走过的70年征程,谋划新时期的实践方向,对高校思政课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欧美发达国家是原初现代化的提出者,不仅通过国家治理建立了工业文明,也让其国家治理走在了世界前列,但面对当今世界日趋复杂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西方发达国家却开始盛行贸易保护主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贸易投资低迷。而我国则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除此之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还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布局的基础上,强调党的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包括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等,这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基本依据。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用党带领人民进行国家治理的伟大实践引领学生,在青年学生的思想中树牢制度和治理根基,在中西制度对比中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之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和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伟大复兴的制度体系。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认识国家治理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国家治理的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的著作系统奠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科学地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并对法律的实质等涉及国家治理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列宁在领导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对“如何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党的国家治理思想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层面的若干重大问题,既有从历史观层面的论述,也有从辩证法层面的分析,还有从方法论层面的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要讲究辩证法,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5]高校思政课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政治立场,同时从课程的不同性质出发,厘清党的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制度来源。在“原理”课教学中要熟练运用唯物辩证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党领导人民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建立在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正相反,是要使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们强调的“四个自信”中的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孤芳自赏、固步自封,而是要在制度建设中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要使学生全面认识当下党的国家治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并通过讲授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动力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当中的作用等原理,要使学生全面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认识到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察。”[3]社会发展和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但是这种发展和更替的规律并不否定人们在历史活动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是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的结论。
2.贯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观
开设“概论”课是为了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育者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党的国家治理思想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实践的光辉历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历届党的领导集体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的国家治理理论的另一重要来源,这是引领学生总结国家治理思想的关键。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系统回答的是如何在工业化现代化水平非常低下的中国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系统回答了如何在全球化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将从制度层面入手,继续回答如何实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国家之治”对于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概论”课和“原理”课也需要让青年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必然性和科学内涵及理论体系,特别是在历史发展不同阶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明确强调从现实维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的制度体系,我国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从而增强高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
党的国家治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将其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核心就是推进“中国之治”进程的总体两步走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体系。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应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提升课程理论的时效性和水平,增强思政课中国家治理理论的亲和力及吸引力,进一步做好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工作,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制度自信,保障国家建设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巩固、成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日益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优势,给世界不同制度的国家呈现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之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越来越强。面向未来,迎接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接续奋斗,需要广大青年接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力棒,发扬青年一代的奋斗和拼搏精神,把我国的制度优势继承好、发挥好、巩固好,使之更加成熟稳定,确保“中国之治”进程持续推进。促进党的国家治理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推进这一战略工程的关键所在,思政课教学在讲好国家治理优势中任重道远,使命重大。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载体和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将党的国家治理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树立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设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6]。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得到最广泛表达和反映,最大限度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全过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要紧紧围绕学生,与时俱进地按照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深化党的国家治理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的研究中,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国家治理的丰富实践感召学生,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保障。
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生动性,增强思政课吸引力。将透彻的案例分析和比较教学与理论相结合,将国家各项改革的实践案例融入思政课课程当中,用深入浅出的教学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方面面的伟大实践。具体来说,党的国家治理思想研究指导着我国建设的各个领域的伟大实践,也基本囊括了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将来择业取向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适合的媒体形式进行选择,将国家治理案例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做好所学与所用的深度融合。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比较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对国家治理的相关经验和其他方面内容进行讲授,使学生在比较和案例中进行研讨、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进行加强,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形成印象[7]。
高校思政课包含的五门课程在教学的目标和侧重点上各有不同,因此将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融入各门课程教学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必须根据学科特点科学设计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方面的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具体来说,“原理”课主要侧重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到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的历史逻辑,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国家治理理论的思维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国家治理问题的能力。“基础”课要帮助学生强化国家治理中的法治思维和社会改革中个人价值与理想追求方面的认识;“纲要”课要帮助学生理解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区域治理、国家治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深化学生对于革命时期区域治理变化以及70年国家治理的历程;“概论”课要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和未来目标,强化学生对国家层面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认识[8]。而“形策”课则主要从我国目前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形势角度出发,向学生讲授党领导国家面对国内外发展状况,在国家层面上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方针,为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证我们的祖国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擘画了党的制度建设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宏伟蓝图。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必将为中国国家治理创造更多奇迹。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党的国家治理思想的问题,不仅是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目前高校教学的核心要求与发展方向,对于学生全面了解党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和当前发展方向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弘扬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大胆探索、大胆实践,牢牢把握党中央指示精神,通过理论学习和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坚持学习和教育,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前进的问题,不断提升思政教学水平,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蓬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