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怡妦 金雅萍
空间的生产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 1901—1991)的重要社会空间理论之一,他的空间三元论,包含了空间的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的表象(representation of space)以及表达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3个维度[1]31-39,对应着实体空间的生产、精神空间的建构、社会空间的体验。在他的理论当中,空间是被赋予意义的社会产物[2]154。也就是说,空间是由过去的社会历程以及相应的行动主体合力构成的。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是一个社会关系与日常生活重塑的过程,不只是实体空间的建构,也包括了意义的重新建构。同时,在空间三元论当中,持续性的交叉影响是存在的。
1 2000 2020年黄浦江两岸发展事件历程[6-7] Development history of Huangpu Riverbank (2000 2020)[6-7]
对于工业水岸的功能转型,一个类型是以不同的产业继续使用这些土地,另一个是本文作者主要探讨的对象:从去产业化的方向归还给自然或者公众使用,成为公共开放水岸。按照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一书中所提出的空间生产的2个类型[1]31-39——一为体现社会正当性及文化传统的象征空间的生产,二为体现特定生活方式所需的功能空间的生产。上海黄浦江工业水岸的转型,从时间进程来看,不能简单地归类为景观消费空间取代生产空间的类型,其过程包含了非正式规划手段的应用及正式规划机制,同时兼备了体现特定生活方式所需的功能空间的生产,以及体现社会正当性及文化传统的象征空间的生产,表达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交互影响。
在胡赛尔(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 1859—1938)的绝对时间观中,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是推动下一个时间段的起始节点[3]60,143。黄浦江两岸的城市更新也呈现了这样的特质,每一段的转型历程都是以上一时间段的建设作为新的底图,再进行滚动式规划。回顾过去几个关键性事件及历史节点,可以发现黄浦江的水岸转型主要建立在2002年所提出的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人民之江”的目标上。其由工业水岸往综合服务水岸转型[4],在前期通过大规模工业场址动迁释放土地及岸线,而后在2010年世博会、2013年城市空间艺术季、2016/17年城市空间艺术季(黄浦江两岸45 km公共空间贯通工程)、2019年城市空间艺术季(延伸段)等关键性事件中,则依据当时上海市产业发展策略变迁需求进行滚动式规划,并探索新的规划理念[5]1-6。这些关键性事件,混合了非正式规划手段的应用及正式规划机制的引入,共同推动了黄浦江水岸的城市更新及空间再生产。
针对水岸转型,上述4个主要的关键性事件(图1)分别有各自的发展侧重。1)2010年世博会:结合世博会的基础设施更新与点状建筑改造,提升局部环境。2)2015年城市空间艺术季:聚焦城市更新,开创黄浦江艺术水岸的发展方向,奠定今日西岸文化走廊之基础。3)2016/17年城市空间艺术季——黄浦江两岸45 km贯通工程:聚焦内环核心段滨水公共空间建设,透过骑行道、跑步道、漫步道3道的设置以打通断点,提升水岸活动机能及盘活有限空间资源,以期达到还江于民的目标。4)2019年城市空间艺术季——延伸段:聚焦在滨水空间质量的提升以及工业场址及文化遗产转型的可能性。
上述空间生产事件,主要发生在黄浦江沿江,即沿江第一条主干道到蓝线之间。水岸转型空间生产的主要力量来自政府及相关企业,前期对应不同开发模式,更多地考虑周边土地、空间收益及产业功能的转型,工业水岸成为体验型消费空间;其中包含了为体现社会正当性及文化传统的象征空间的生产,例如世博相关场馆;亦包含了为引导与体现特定生活方式所需的功能空间的生产,例如贯通道①等。
但后期在规划与行政管理容许范围内,工业水岸更多地归还给自然或者公众使用,渐次纳入一定程度的公众参与(图2),通过在线公众问卷、线下社区访谈、青年设计师竞赛等,使公众参与水岸转型的公共交通连接、慢行系统、公共活动空间及服务设施等议题的设计[8]54-61,广大市民正在成为空间再生产的多股力量之一,并且由于微型点式的系列驿站(望江驿)的进驻,水岸更新趋向于更加关注邻里尺度,更贴近日常生活场所的建构——即社会空间的再生产。
2 2019年城市空间艺术季公众参与活动Public participation activities in 2019 SUSUS
3 2000 2020年黄浦江两岸相关论文关键词的关联词频分析Word frequency analysis in the research papers related to Huangpu Riverbank (2000 2020)
在景观专业的探讨中,专业工作者在此过程中更加着力于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中空间的实践,以实体水岸空间为基础,吸引社会参与及个人体验,最终成为由专业者与广大市民共同协力达成的场所,它是空间的、社会的、个人生活的动态平衡的综合呈现。景观会顺应社会变化来组织城市活动,其空间再生产的过程,也就意味着空间被重新陈述,而陈述的方式,则对应着当时迫切的空间消费议题。例如从中国知网检索2000—2020年的黄浦江两岸相关论文关键词的关联词频分析(图3)中可观察到:工业遗产、生态、(开放)绿地、公园、交通,是贯穿20年的课题,而历史、文化、公共空间、艺术、休闲、居民生活在近5年来越来越受到注目。
20年来,黄浦江的工业遗存转型在标的物、改造方式及功能目标等方面都呈现了不同的特质与内涵。
根据张松的研究,2010年世博会首先尝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大型事件相结合,但保留对象主要针对大跨度的具有一定巨型尺度特性的仓库、厂房等建筑(包括浦西的江南造船厂、浦东的上海钢铁厂等),以及一些具有历史价值与特色的船坞等构筑物,并将其归类为保护建筑、保留历史建筑及改造利用建筑3种类型进行规划控制。其中,比重最大的是改造利用建筑,而且对于生活型、办公类型的建筑保留较少,对工业构筑物结构类型及植被等景观遗留也较少着墨,对整体工业遗产地区(industrial site)没有形成一套关联景观系统,改造中对于历史特征要素的保留也较为欠缺[9]。
但2010世博会在大片拆除的棕地中,提出了另一套价值体系,切合世博会循环经济课题“Reduce,Reuse,Recycle”(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原则,呈现了当时各种新型可持续材料的实践,并且为新的、国际样式融合的水岸景观实践奠定了基础。在景观空间中,提出了基于城市设计视野的公园设计方向,并且在实践中结合林相、滩地等设计创造水体与绿化并存的人工生态体系,以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10]。这种价值体系延续贯彻在2016/17年黄浦江两岸45 km贯通的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相关项目中。
黄浦江东岸岸线由于前期工业遗产的选择性保留(主要针对重点建筑点状保留),在土地流转清场后相对缺乏历史遗留痕迹,因此给景观设计带来的场地课题更多是与未来周边城市功能的结合、高桩平台再利用、与防汛体系结合的近自然水岸营造等。例如荷兰West 8、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及中交水运联合设计的2.7 km新华滨江段(图4)。在设计团队初期介入现场考察阶段,现场已经大面积清场;只遗留了2座历史建筑、32 m进深的高桩码头、2道铁轨以及一座塔吊。因此,虽然是工业水岸改造,设计团队所提出的概念,并不只着重在后工业景观的意义再生。West 8提出“简单美丽”的概念及疏林草地等植栽策略,更侧重在日常绿色开放水岸的轻松愉悦。其将工业运输轨道机能转化为景观体验机能的移动舞台设计,虽综合了高桩码头、轨道再利用、工业主题休闲化于一体,尝试接续过去与现代,却因技术问题徒留舞台成为河岸除塔吊外的另类风景线。而历史遗存的轨道及部分高桩平台则改以原貌原样保留成为国际水岸新景观中沉默的纪念物。
4 新华滨江绿地高桩码头High-piled wharf in the Xinhua Waterfront
借力于2015年城市空间艺术季,浦江西岸徐汇滨江地区以及东岸老白渡地区的工业水岸更新策略更贴近于采取整体片区(industrial site)改建与适应性再利用(adaptive use)。除了保留巨型尺度及具备保护建筑、保留历史建筑身份的建构以外,滨江地区的水岸更新策略从点向面,覆盖了工业生产体系的整体空间。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线重新被认识,包含曾经默默无闻的塔吊、轨道、运煤廊(艺仓美术馆)、煤漏斗(龙美术馆西岸馆)等,都成为建构工业历史与现代生活关系的新桥梁。这些建构的原形态与结构作为水岸场地历史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其接续空间功能经过再组织,形成新旧结构并置——按柳亦春的自我辨析,新结构为正在走向废墟的物体提供了新的精确性,通过理解场地历史,因借体宜,形成了面对工业水岸更积极的更新方式[11]27-36。
龙美术馆西岸馆以及老白渡的艺仓美术馆,为浦江工业水岸更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范式:生产工艺流线的价值重现,景观与建筑的边界融合。而在2016/17年城市空间艺术季中,通过民生粮仓与八万吨筒仓改造中望江外挂扶梯所呈现的内在结构与外在风景联系,及以建构景观基础设施为目标的上海民生码头水岸改造与贯通(图5)[12],可以观察到以工业遗存为代表的后工业景观作为历史对象看待的3种特质及设计关联机制——工业工艺系统之大机器与现代功能的新旧并置、工业遗存巨型结构的崇高感(sublime)的再述说、工艺流线从技术到人文视野维度的转变[13]。但同时,2个项目除了后工业特色,又都更加强调了从城市日常活动维度及历史联系向度的一致性与连续性。
5 八万吨筒仓望江外挂扶梯与民生码头贯通道Hanging escalator of 80,000-tonne silos, the jogging track and cycling trail of Minsheng Wharf
同时,从2010年世博会到2019年城市空间艺术季,虽然水岸作为城市人工生态体系重要一环的规划概念贯彻始终,但在具体实施策略上,整体概念从工业场址的复绿,逐渐多元化,并且开始重视将植物与水文作为工业遗存的标的物(工业遗存保护与保留策略指向的对象)之一,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尝试在生态技术与人文视野中取得平衡。这过程中包含了:1)2010年世博会将乔、灌木与水体并置,并纳入了海绵城市实践;2)2016/17年城市空间艺术季——黄浦江两岸45 km贯通工程以疏林草地为植栽策略,并尝试高桩平台与防汛墙体系绿化,贯通道设计以透水铺装为主;3)2019年城市空间艺术季(杨浦滨江段5.5 km)以工业场地植被遗存为设计概念,提出了观赏草及混合草甸结合的野趣理念作为植栽设计的主要策略,同时将海绵城市实践、工业遗址印记再现与工业场址生态修复等理念结合,设计了黄浦江地下水系联通的生态水体。
由点向面,从巨型架构到工艺流线,黄浦江的工业遗产转型在标的物上逐渐非等级化,更加着重考虑了工业社会系统性、历史性连续的维度。与此同时,改造方式也从保护、保留,更趋向多元融合,因地制宜。工业遗存巨型结构的超级属性,成为城市新文化功能的景观体验底色,趋近于公共艺术,与日常休闲活动功能并行。工业水岸由此变身为公共空间或景观基础设施,使全球化工业社会大机器遗存与上海日益新增的城市生活需求迭代融合,将观览空间乃至观演空间与生活空间并置,成为另一浦江国际水岸新景观。
6 共生构架Pavilion of symbiosis
在2019年城市空间艺术季中,针对致正、大舍、刘宇扬等联合团队设计的杨浦滨江六厂②水岸既存空间提升,张斌对上海公共空间再创造提出了一个新愿景,认为上海的工业水岸更新应进一步立足于未来使用的可能性与大众的关系③。此愿景具体在设计策略落实上包括:1)各厂区分隔的界墙,成为新的城市设计结构,并不拘泥于保留或再造,依照界墙的结构特性以及周边场地的空间使用功能、视线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2)煤码头混凝土墙、煤码头与亼屮囗④织补(bricolage)[11]27-36,形成边园的墙里墙外工业历史、城市景观、日常活动看与被看的关系; 3)共生构架的改造中(图6),保留了因城市道路通过而拆除剩下的三面墙体、设计加入人性尺度的景观造坡、草甸与观赏草结合的野趣植栽策略,及由市民共同创作的SUSAS乐高墙,使城市基础设施、邻里活动、工业水岸以及场地复兴共生成别致的城市栖所。解构了工业遗存巨型结构的超级属性与大机器,提取工业生产的社会意义并重新进行诠释,优秀历史建筑、历史印记、历史事件都可成为设计源泉。工业遗存取舍再诠释的价值取向,不再只是依循时空量化的标准,而是趋于非等级化设计取向,同时考虑时间的延续性、工业社会集体价值,以及现在与未来生活的多样可能综合决策。
7 新华滨江双层水岸Alcove at Xinhua Waterfront
8 电厂辅机厂东厂漫步道Waterfront Walk of the Shanghai Power Station Auxiliary Equipment Works - East Campus
9 电厂辅机厂东厂骑行道、跑步道、漫步道剖面Section of the Jogging Track, Cycling Trail and Waterfront Walk of the Shanghai Power Station Auxiliary Equipment Works - East Campus
工业遗存之外,工业水岸场地的封闭感及不连续性,是浦江工业水岸空间再生产与上海人的公共日常空间的另一课题,涉及原有厂区以及工业交通设施的围墙开放、与城市肌理(界面)的重塑、场地与场地之间的联通、城市以人为本交通的重新组织、水与绿与城市生活的织补,等等。在挖掘闲置空间,以多方式打通断点,从而提供更多的日常亲水活动空间及慢行活动空间的过程中[5]1-6,城市、绿地、防汛功能体系、河流物理空间如何从平面化向立体化过渡至关重要——换言之,需要引入对剖面设计策略的思考。
在面对此课题时,有别于整体性的水岸边界与防汛结构处理方式,各阶段参与黄浦江改造的相关设计团队提出了各种创造性思考:徐汇滨江段采取了路堤合一的策略,龙腾大道设计标高达到防洪标准,在道路与河流之间设置多级亲水平台[14],标高由道路向水岸逐次降低;West 8的新华滨江段采用双层水岸(图7)及柔性滨江段2种方式,利用超级堤防的技术抬高整个地块,使防汛结构成为第二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将城市生活空间与基础设施结合,城市道路、骑行道、跑步道、漫步道与防汛体系及地形堆坡综合成为一个立体系统,分别位于标高5.4 m、10 m、7 m以及4.8 m的高桩平台上,同时确保真正成为防灾安全以及滨水城市;刘宇扬建筑事务所的民生码头改造[15],则因场地主要位于高桩平台之上,缺乏可堆坡腹地,因此设计策略上将防汛墙局部设计为堆坡,结合高桩平台的局部抬高与遗存的原有混凝土构架形成标高11 m、7 m、2 m的3条道,3条道逐步合并,最终在民生码头西侧的轮渡站的2层空间上与west 8新华绿地的3条道接续,通过建筑师、风景园林师及各专业人员的协作跨越了传统项目红线的边界,形成整体公共开放的景观基础设施。
在杨浦滨江六厂的辅机厂东厂滨江公共空间更新中,考虑了日常使用的市民中以中老年及幼童居多,接受了防汛墙作为水、陆域分界的工程与规划区划上的意义与功能,采取不隐藏功能性结构存在的设计策略,以高桩平台间的架空步道联系水岸各段,7 m标高的防汛墙边上设置标高5.8 m的漫步道,使防汛墙从水岸架空步道看去是一堵墙,而在陆域这一侧则是1.2 m的景观扶手,同时结合场地纵深,与4.8 m的城市道路、骑行道和跑步道形成一完整的无障碍空间(图8~9)。
为了连接起城市、绿地、河流在物理空间上的断点,2016/17年黄浦江两岸45 km贯通工程通过采取设置人行及骑行桥的策略,以达到骑行道、跑步道、漫步道3道的贯通效果。这些桥在贯通工程中被称为贯通桥,包括跨越水道的川杨河桥、倪家浜桥等,亦有结合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如轮渡站等)的其昌栈桥、泰同栈桥等,强调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体验。
平行黄浦江水岸的断点贯通以及垂直水岸的防汛墙立体体系的打造,对工业水岸转型为城市生活水岸至关重要。首先,城市—绿地—河流方向的步行体验渐次叠进,不再受到防汛墙或高桩码头等特定功能空间的阻隔;其次,平行水岸方向的步行体验可以延续,不再为行政边界而阻隔。德 赛托(Michel de Certeau, 1925—1986), 在他的《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艺术》(L'Inventiondu Quotidian: 1. Arts de Faire)中,关于步行者的陈述一节[16]提到步行之于城市体系,就如陈述行为之于语言或被陈述之物;其中包含了使用者对场地的适应、对某一空间的实现过程以及用户在不同位置之间的关系,每一个步行者使用场地的方式不同,所以陈述的地图皆是不同的。黄浦江两岸通过贯通工程实现了市民作为步行者在城市体系中创造“陈述”其个人日常活动经验的可能性。3条道贯通,所提供的步行体验的连续性及其中创造出来的多元可能,使得城市从全景式的由上而下的规划,转变为人与人能够参与及发掘的空间体验——即新的空间或空间再生产。
《伪造的自然》(“False Nature?”)一文中,苏姗 安(Susan Ahn)与雷吉娜 凯勒(Regine Keller)在走向新型城市自然一节当中,透过伊萨尔河的改造案例,对于当代风景园林师所被赋予的专业技术与社会责任提出问题:景观是否只是作为一种提供公众所需的城市自然的伪造物而存在呢?我们对风景园林设计的期望是否仅仅停留在了模仿自然且同时促进生态价值的层面上?他们指出我们应该以“带着自然外衣的生态系统服务”来理解新的城市自然[17]。类似的论述在2012年11月在慕尼黑工业大学举办的主题为“设计自然如同基础设施”(Designing Nature as Infrastructure)的研讨会[18]中也被提到,呼吁跨专业的认识与技术结合来协同创造整合的开放景观基础设施。
过去,景观被认为是一层一层的面的叠加,惟对于城市生活水岸来说,日常绿色开放水岸的技术性与“绿色”之外,还有另一层次:意义再生产。同雅各布斯(Jane Jacobs, 1916—2006)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中所述,人们使用城市的开放空间并不只是因为它在那,也不只是因为设计者及规划者希望人们去用它,日常活动上的多样性、使用者的多样性以及与城市周边连接都至关重要[19]。城市更新或者空间的再生产超越固化的时间段或者项目,是一个在时间长河中连绵的社会空间的三元体现[1]31-39。综合来说,黄浦江工业水岸转型可以被视为景观都市主义的实践操作,这其中浦江水岸景观是各种自然、人文与经济过程的综合体现;而各项基础设施,例如贯通道及防汛墙等则被视作景观的一部分,形成整体;同时,其对应工业遗产转型显示出的非等级化与创造性的混合价值的设计取向,真实跨越了景观、城市规划与建筑的专业分界,表达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交互影响,趋向差异化、多元化的日常空间营造。
注释(Notes):
① 贯通道:黄浦江两岸45 km贯通中的骑行道、跑步道、漫步道3道。
② 杨浦滨江六厂包含电站辅机厂西厂、国棉九厂、电站辅机厂东厂、上海制皂厂、杨树浦煤场、杨树浦煤气厂。
③ SUSAS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 Video)建筑师张斌专访:在杨浦滨江创造一种上海性的公共空间,2019-11-15。
④ 亼屮囗:说文解字,亼(屋顶)、屮(柱梁/支撑)、囗(基座/围墙)。
图片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图1、3由作者绘制;图2、7由郭怡妦摄影;图4由鲍伶俐摄影及提供;图5~6由田方方摄影,由刘宇扬建筑事务所提供;图8由陈颢摄影,由刘宇扬建筑事务所提供;图9由刘宇扬建筑事务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