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凤
(四川外国语大学留学生部 重庆 400030)
BOPPPS模式是加拿大教师技能培训工作坊(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ISW)根据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对教师资格的认证于1976年创建的,最初主要用于教师的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主要采用以教学实践为主的方式,通过集中强化训练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的有效性。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关于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
四川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中也包含此类实践课程——“汉语教学业务指导课”,这一课程正是对准教师们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借鉴和应用BOPPPS模式自然再适当不过。那么基于BOPPPS模式的教学设计如何展开?实际应用呈现哪些特点和规律?本文试以此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例,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发现和总结其规律和特点,探讨BOPPPS模式在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希望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类课程有所参考。
BOPPPS教学模式即六个教学模块的首字母,它将课堂划分为下列六个模块:导入B(Bridge-in),学习目标O(Learning Objective),前测 P1(Pre-test),参与式学习 P2(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 P3(Post-assessment),总结 S(Summary)。
导入 B(Bridge-in):通过一定的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兴趣。学习目标O(LearningObjective):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应达到的要求,明确重难点,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意识方面的目标。前测P1(Pre-test):该阶段旨在了解学生掌握的先备知识,便于教师根据学情,合理调整课程内容的深度与进度。参与式学习 P2(Participatory Learning):该阶段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使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达到课程学习的要求,体现出主动性和互动性。后测P3(Post-assessment):是对上一阶段参与式学习的检测,测评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总结S(Summary):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巩固、反思知识要点,并引出下次课程的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预习。
BOPPPS模式将课堂教学内容划分为15分钟左右的教学单元,并按照六个模块进行教学设计和授课。这是一种条理性、操作性强的课程设计模式,为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流程,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基本遵循BOPPPS教学模式顺序的情况下,依据课程教学的内容和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四川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教学业务指导课”运用BOPPPS教学模式,根据教学需要重组或合并后形成了时长不等的教学环节。笔者通过收集和分析授课教师的五份教学设计(教案和教学PPT),结合对授课教师的访谈,收集该课程教学设计的相关数据,了解其教学设计尤其是各教学环节安排的特点,发现其中的规律。
笔者将五份教学PPT的文字内容提取出来,依次进行归类,通过类属化和范畴化的处理,将全部内容归入BOPPPS模式的六个模块中。具体而言,首先按照教师在教学PPT中的标题、内容和关键词,对每一条内容进行标注或描述,然后对应六个模块归入六个类别。统计五份教学设计中对应 BOPPPS模式的各个环节的情况,以及应用形式和特点。对于PPT未直接呈现的或笔者不确定的地方,通过教案和访谈对数据进行补充。
基于BOPPPS模式的教学中,参与式学习是核心部分,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是通过案例分析、合作探究、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课堂实训、游戏等实践形式实现的,学生的实际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占重要地位。导入、目标、总结三个模块,教师可以通过直接讲解的方式或提问互动的方式进行。在前测、后测两个模块都是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一般是通过测试、调查、提问等形式展开。
在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学环节涉及到了BOPPPS教学模式所有模块(即该模式的六大模块),也是以参与式学习为主,但各模块具体应用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各个环节的时长、顺序等具有灵活性,某些教学环节在功能上可能同时涉及到两个及以上的模块。
在对该课程教师的访谈中,首先,教师们提出可以增加更多形式,比如导入可以更丰富,利用视频资料、游戏等。其次,在前测和后测模块,其他学科会使用到测试这种形式,该课程似乎不需要,通过学生的实践基本就可以完成测试任务。最后,也有受访者表示,教学反思对教学技能的提高作用明显,今后希望增加让学生进行教学反思的环节。
具体应用形式详见图1。具体应用形式的名称按教师教学设计中明显的标题或者笔者根据内容进行归类而确定。例如,在教学PPT首页,标题为“思考”、“困惑”,下面列出问题,作为课程的导入部分,笔者就以此标题作为该教师导入模块的具体应用形式。又如,导入环节之后教师在教学PPT中列出课程的目标,虽未以“目标”等字眼做标题,但可以明显判断出其内容属于目标模块,笔者将其归入“目标”,并注明PPT中的具体目标为课程目标、章节目标、案例目标或实践目标。
图1
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关于BOPPPS模式在该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笔者发现的规律大致如下:
2.2.1 各环节操作方式多样
通过对五份教学设计的分析可以看出,每一环节,教师设计的方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
例如:应用形式最多的是“导入”环节,其应用方式基本可以分为直接型和互动型。直接型可以是开门见山直接说明教学体系和结构,或展示课程目录,或说明教学目标等;互动型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导入,又可以分为让学生当场回答和学生不同当场回答两种,可以展示问题或困惑,让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兴趣,也可以是抛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甚至进行小组讨论,投票表决等。
又如:应用形式种类数量排在第二的“总结”环节,包含教师讲述、推荐参考书目、布置任务、点评、价值观激励等。
2.2.2 教学环节安排灵活
教学环节的安排基本上是按BOPPPS模式6个模块的顺序进行,但是教学中安排得更加灵活,出现过大小环节嵌套、交错叠加的现象。
例如“导入”环节采取的形式有直接说明目标,通过提问互动等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这就与“目标”、“前测”环节存在交错叠加效应。“后测”和“总结”环节也存在相互关联的现象,例如教师对学生说课环节的点评,既是对学校效果的评价和反馈,也可以通过点评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
另外,五份教学设计的教学环节均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从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到每一章节,再到其中每一环节都可以表现出BOPPPS模式的各个模块。例如,教学中出现较多的“案例分析”,它本身是参与式学习P2,但同时每一个案例中又分为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6个环节。
2.2.3 目标明确、逐级细化
该课程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教师在各个环节不断明确目标,逐级讲解的过程中会依次展示各级目标。
例如:口语技能课首先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对外汉语口语课的性质、教学目标,掌握口语课的几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及口语课的基本教学环节和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之后每个部分教师都分别列出教学目标,甚至具体到每一个案例,也提出该案例的教学目标。
2.2.4 主线清晰
五份教学设计均以“案例分析——说课——点评”为主线。这与BOPPPS模式以参与式学习和实践为主是一致的,也是符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在教案中可以看出课时分配情况,实践课比重占绝大部分。总课时3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8学时,实践课22学时。五份教学设计中教师都是以案例分析为主要的课堂讲授内容,以布置说课任务,学生说课为主要的实践环节,最后教师组织讨论,进行点评。之后再重复“案例分析——说课——点评”环节,学生也可以把前面的经验教训运用到下一次实践中。
2.2.5 注重典型性和延伸性
在案例分析和布置任务环节,教师非常重视案例和任务的典型性,同时又强调不局限于所学知识,注重知识的延伸性,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例如,语言技能教学讲授中,教师展示教学法,同时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其他方法;另外,在“总结”环节有三份教学设计全部为或包含推荐书目的介绍。在“总结”部分也有教师运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进行总结,激励学生更多地自主学习和探索。
总体而言,该课程的教学设计首先是问题导入或说明学习目标,通过提问进行前测调查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第三步是通过案例分析和说课,真正实现参与式教学,来进行重点知识和教学方法的讲解与后测,最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并布置任务。整个课程教学目标明确,逐级细化,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走上讲台模拟课堂教学即是这门课程教学成果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