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毕业演习相册分析

2020-02-24 07:09周怀东
档案与建设 2020年1期
关键词:黄埔军校

周怀东

摘要:南京博物院收藏民国时期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演习相册,对相册的来历、相册中照片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黄埔军校对中国近代的革命和军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黄埔军校;演习;相册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一所军事政治学校,它的创办源于1921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创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培养军事政治人才。[1]1924年国民党建校时的校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并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将军校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1946年末改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黄埔军校早期的教学样式和军事训练的资料一般多见于文字,留存的影像资料相对较少。2016年南京博物院在整理院藏文物过程中,发现了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演习相册,它真实直观地反映了黄埔军校早期的面貌,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一、黄埔军校毕业演习相册的来历

黄埔军校毕业演习相册一直存放于南京博物院的典藏库房中,2016年全国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相册进入工作人员的视野,引起各方人员的重视。相册分上下两册,有110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虽然历经90余年,从外观上可以看出相册装订相当精美,是专业用心之作。南京博物院的文物保管记录显示,黄埔军校毕业演习相册原来的主人是何遂将军。

何遂(1888—1968),字叙甫,福建闽侯人。[2]1904年16岁进入由闽浙总督许应骙创办的福建武备学堂学习,也开始参与反对清王朝腐朽统治的革命历程,1906年毕业。1907年考入保定的陆军随营军官学堂(后改为陆军大学)。在校期间他思想积极,参加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1909年从陆军大学第二期毕业,到广西督练公所,后成为广西同盟会的创建人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年轻的何遂充满了反对封建帝制的革命激情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何遂赴日考察军事,回国后,应黎元洪之邀,到陆军大学任战术教官。1920年经孙岳引荐进入直系,参与了1924年冯玉祥、孙岳等发动的“北京政變”,成为国民军第三军孙岳部参谋长兼第四师师长。同年11月,被北京政府任命为航空署署长。1928年春,应李济琛邀请,到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参议。同年5月,担任黄埔军官学校的代理校长,称“代校务”。1931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参议、国民政府立法委员。九一八事变后参与发起组建“辽吉黑抗日义勇军民众后援会”,任副会长兼主任干事。1937年后,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抗战之初与中国共产党经常接触,他的三子一女一媳均为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1949年后,何遂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司法部部长、政法委员会副主任,是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委员。

何遂不仅精通军事,还特别喜爱古董收藏,以捐赠等多种方式向国内的多家博物馆输送过多批次珍贵文物。

二、黄埔军校毕业演习相册的内容

在毕业演习相册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军校的领导人的照片,共两页。第一页的人物为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从1924年至1947年蒋介石一直出任黄埔军校校长一职。第二页的人物为国民党元老李济琛。1926年起李济琛出任黄埔军校副校长的职务,正是他当年极力邀请和推荐何遂担任黄埔军校“代校务”一职的。

相册的文字部分为两页,都是以照片的形式呈现文字内容。第一页说明了相册的具体名称,全文是“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学生与海陆空联合大演习摄影册”,落款时间“十八年二月”(即1929年2月)。第二页是相册的制作方广告,全文是“星洲兄弟美术映相馆,善映全体相、动作相、放大相、油色相”。广告页是照相馆商家的宣传页,表明黄埔军校对于毕业演习是相当重视的,特意邀请当时专业的照相馆对演习全部过程进行专业的拍摄,并且精心制作成精美的相册保存。大部分的照片底部都注有文字说明。

黄埔军校这次毕业演习是军校第六期毕业生与海陆空部队联合演习。在1929年的中国,这样的海陆空联合演习是不多见的,海陆空联合作战的军事思想在当时属于先进的军事思想。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军校的代校务何遂。何遂在1916年至1917年参加了中国一战欧洲观摩团,对一战的作战方式和装备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一战中出现的坦克和飞机的作战效能也特别关注,其回国后撰写了《欧洲观战记》一书。何遂担任代校务(即代校长)期间,在1929年黄埔军校毕业演习中,一些重要的先进军事装备得到了充分的使用和体现,即使当时没有装备坦克,也用木头模型。军校演习的主要大型装备有飞机、巨炮、军舰、坦克等。

军事演习分为东西两军阵营,由毕业学员担任演习主力,分别按照各自所拟定的作战计划行军和作战,军校的各级长官和教员随时监督和观摩指导,这在相册中有翔实的反映,并进行了说明。从照片上可以看出,黄埔军校的军事教学是严谨和规范的,军校的各级长官对毕业演习十分重视。

从相册中也可以了解黄埔军校的高级职位和部门的设置情况。黄埔军校早期的组织机构编制,设总理、校长和党代表,组成校本部最高领导。校本部之下设政治部、教授部、训练部、军需部、管理部和军医部。1924年11月增设教育长和参谋处、军法处,合称6部2处。1926年3月,为适应发展需要,集中统一培养军事政治人才,军校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属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除政治部、教授部和训练部仍旧外,军医部改军医处,管理部改管理处,设入伍生部、经理部、军械处、编译处、兵器研究处和高级班,合称5部5处1班。并设副校长,由李济琛升任。后来的南京、成都时期军校机构虽然有所变动,但基本上维持了原有的大架构,仅是个别部门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了增减和完善。1929年在这相册中出现的军校高级职务军官有校长、副校长、代校务、参谋长、教育长等。

黄埔军校早期教学科目分为步、炮、工、辎重、宪兵五科,在后期略有改动,依然以五科为教学的基础,添加当时较为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技术。在军校第六期毕业演习中相应的教学科目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步科学生所受教育为典范令、战术、兵器、筑城、地形、军制、交通、陆军礼节、军语、卫生学等项目。步科是当时组建军队的基础,在演习中的照片也最多。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学员们在射击中的动作相当规范和认真。

炮科学生所受教育除典范令、四大教程外,还有野战炮兵操典、野戰炮兵射击教范、阵中勤务、马术教范、驭法教范、野战炮兵筑垒教范、马学摘要等项目。从演习照片中可以看出,在1929年的中国军队中,野战炮和迫击炮是装备的主流,也是炮科教学的重点。

工科学生所受教育为工兵操典、地形学、射击教范、筑垒教范、架桥教范、筑营教范、通信教范、交通教范、爆破教范、坑道教范、步兵教范摘要、野外勤务摘要、夜间教育等。演习照片中可以看出工科学员正在沿铁路线敷设通信电话线。

辎重科学生所受教育为辎重操典、辎重勤务、阵中要务令、铁道船舶汽车各种输送学、马学马术教范、应用战术游泳学、射击教范、测图学等。相册照片显示演习中的辎重科后勤运输主要依靠船只和骡马。

三、黄埔军校毕业演习相册的价值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不及的。黄埔军校的发展紧密联系着民国时期整个中国的国内时局和命运。黄埔军校毕业演习相册的出现,为我们研究黄埔军校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使我们直观深入地了解军校在这一个特定时期的军事教学状况和军校中的历史人物、事件。

通过深度的挖掘,从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相应发展程度。近年来随着黄埔军校研究的日渐升温,黄埔军校毕业演习相册的开发利用,对于研究宣传黄埔军校校史、中国军事史以及中国政治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肖玲:《黄埔军校史料的价值与开发利用》,《河北科技图苑》2018年第31卷第3期。

[2]何达、王苗主编:《何遂遗踪:从辛亥走进新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猜你喜欢
黄埔军校
仿佛在黄埔军校上课
论黄埔军校对中国军政体制的影响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领域的“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一期师生中的浙江籍中共党员
黄埔军校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口译“黄埔军校”盛产德国高翻
太行山上的“黄埔军校”
论鲍罗廷对黄埔军校所作的贡献
试论廖仲恺对黄埔军校的贡献
刘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