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艺 滨车平 谢晓琼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医疗及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打造适老化城市,不仅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时代课题,更是体现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合川城区三江交汇、交通便捷、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是理想的宜居之城,修心养身之地,适宜打造成适老化示范城市。为此,找准老年人对城市生活空间的需求,分析合川城市适老化建设现状,研究加强合川城市适老化建设的对策措施,构建配套的城市适老化建设体系,引导政府、企业、群众参与适老化建设,对完善合川城市功能、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和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R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278-01
1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活动空间
1.1 人口老龄化形势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联合国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处于老龄化社会。我国自2000年步入老龄型社会,重庆市从1994年就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成为全国最“老”城市;根据人口统计,至2017年,合川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4.14%,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6.42%,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显现,且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发突出,而解决老龄化问题,在我国目前尚无可以完全借鉴的经验。
1.2 老年人的活动空间需求
从生理上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逐渐减弱,听力视力下降、动作较迟缓、协调性降低等。从心理上来说,老年人退休后的活动范围变小,社交圈子变窄,社会事务的参与度变低,其在精神方面会有较强的孤独感、脱节感[1]。受到了心理和生理条件的影响,老年人日常活动空间较为固定,其在城市中的活动空间大致可分为四类:
1.2.1 以日常生活为主的家庭、社区。家庭、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生活空间,占据了老年人绝大部分生活时间。因此家庭、社区的适老化应考虑:营造安静、舒适、便利的活动场所,为老年人必要性、娱乐性的室内生活,户外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而我国计划生育国策使得50至70岁的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目前独居老人这个年龄段数量较大,居家养老仍占主流。
1.2.2 以休憩为主的城市公园、广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使得公园成为老年人交往、娱乐、健身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广场、公园的适老化应考虑就近可达,以步行15分钟可达为佳。[2]空间安全、适宜;设施设备完善。
1.2.3 以购物为主的商圈、步行街。随着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人已成为传统消费的主力军。所以,各商圈、购物中心、市场的适老化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3],包括:安全易达原则、可识别性原则、舒适多样与方便快捷原则。
1.2.4 以出行为主的公共交通枢纽。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出行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绝大部分老人出行选择公交工具,因此公共交通的适老化建设改造应保障老年人安全舒适出行,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和特殊关怀服务。
2 适老化建設原则
“适老性环境”概念源自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提法,即要在室外空间和建筑、交通、健康与公共服务等多方面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适老性环境”不仅能为老年人独立生活提供极大便利,还对增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些地区和城市,“适老化”建设改造已纳入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4]。
2012年以来,国家、重庆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实施适老化建设改造提出了相关要求。主要集中在适老的健身场地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老人出行安全性、便利性等等。
2.1 适老化建设改造原则
2.1.1 以人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舒适、安全、美观和方便等方面,通过适老建设改造提高城市空间的整体利用价值,同时满足老年人及不同年龄段居民对户外环境的需求。
2.1.2 功能使用适用性原则。即户外空间环境建设应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及行为等的基本需求,包括舒适性和实用性。
2.1.3 配套设施齐全性原则。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大致可分为必要性、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每种活动类型对环境空间的要求不同,需要注重细节设计,完善各类设施配置,创造舒适的场所环境和空间氛围,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
2.1.4 经济性原则。适老城市空间的建设改造应科学合理,以满足使用、完善功能为主,兼顾美观需要,避免华而不实,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2.2 城市空间适老化建设要点
城市建筑、公园、广场、商圈、公共交通等活动空间适老性建设应满足可达性、舒适性、安全性,具体要点如下表:
3 合川城市空间适老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通过对我区老年人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
(1)住宅、社区:城区各类居住建筑、庭院及小区。
(2)公园、广场、体育场馆:人民公园、北城市政公园、滨江公园、人民广场、卢作孚广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
(3)商圈、步行街:久长路步行街、宝龙-财富广场-步步高、红岗山重百-交通街大润发、南屏路重百-永辉超市。
(4)公共交通:北城汽车站、南城汽车站、合川火车站、花滩轻轨站(待建)、各线公共汽车站。)
如各居住小区、公园广场、商圈市场、文体场馆、公共交通等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了解我区城市空间适老化建设现状,对比城市适老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和规范标准,合川城市空间适老性建设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住宅社区。一是老旧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低。八九十年代建设的大量楼房无电梯上下,楼层较高或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只能 “宅”在家里;居住空间内无障碍通道、厕所扶手、求助设施不健全;楼梯扶手损坏、高度不符合要求,有的楼梯间无路灯。二是无障碍设施欠缺。出入口未考虑无障碍设计,存在梯坎急陡,易导致老年人摔倒。三是公共配套设施差。庭院、小区活动场地较小,无娱乐场地,无休憩座椅、健身设备、公共卫生间等配套设施;有的庭院、小区无物业管理,活动空间脏、乱、差,车辆随意进出停放;有的庭院、小区空间布局不合理,基本无绿化。
公园广场。一是公共空间被占用。滨江公园空地大量停放车辆,自行车、摩托车在园内穿行,不利于老年人行走安全;公园、广场内设置大量游乐设施、跳舞人群占用步行街道。二是配套设施不足且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公园广场内休憩空间少,树荫下可供休息座椅数量偏少;公厕分布不合理且位置标识不明显,基本没有座便器,部分有座便器的也很脏、破,无法使用;嘉陵江、涪江滨江公园路灯照度不够,给老人行走带来安全性问题;部分城区大部分盲道采用光面砖,下雨湿滑,容易致人摔倒。三是设施建设适老化考虑不充分。如滨江公园部分梯步高差较大,坡度较陡,老年人上下不便;人民公园、北城市政公园、铜梁洞公园依山而建,梯多坡陡却没有合理设置休息平台座椅、扶手设施、无障碍设施等[5]。
商圈步行街。一是缺乏配套设施。休息座椅少,公共厕所数量少,老重百超市内甚至没有厕所。二是老商业区基本未设置无障碍设施。特别是出入口、区域连接处缺少扶手、供轮椅通行的平坡等。三是导识标志设置不合理。商圈、商场导向标识设置不全,字体太小,识别性差,老年人进入商圈、商场后无法找准方位和楼层。四是商圈公共交通存在隐患。商圈、步行街区域内公共交通未合理分配,行人与摩托车、自行车辆混行,老年人出行安全带来隐患。
公共交通。一是公交车站配套设施不完善。车站内休息座椅较少,高峰期只能站着候车;卫生间位置较为偏僻,女厕常常处于排队状态;有的地面铺装材料防滑性能差;车站出入口无障碍设施较少,盲道铺设不连贯;标识导向不佳,导向图复杂,部分老年人无法看懂导向图;公交站点无顶棚,基本都未设置座椅,给老年人候车带来不便。二是公交车辆不符合要求。现行的公交车前后门梯步太高,老年人上下车较为困难。公交车辆没有配备升降设备,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上下车不方便。三是人行交通设施建设不完善。天桥地通等没有升降设备,如下什字天桥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没有残疾人通道;而有的升降设施,如一桥电动扶梯从建成至今却几乎没有运行,因此给老人出行带来了较大困难。
4 加强合川城市适老化建设改造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建全管理制度,搭建多元管理平台
4.1.1 健立健全管理机构。成立由区政府主导的城市适老化改造领导小组,区规划局、区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老龄委、及各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建立健全合川城市适老化规划、建设、空间管理制度等,细化工作目标内容,制定城市适老化实施计划,设定限期目标。将适老化建设改造纳入各相关部门工作考核内容,明确区级相关部门职责责任,加大监督管理和考核力度。
4.1.2 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城市适老化建设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管理行业,多个行政区域,同时还包括了人文化关怀领域。运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小区等信息体系,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发推广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线上平台,志愿者加入等多种手段,多种方式促进多元化公众参与适老化改造项目,加大社会公众参与。
4.2 优化空间规划布局,分类推进建设改造
4.2.1 合理规划城市公共空间。一是强调均匀性配置,将适老性、适残性等特殊群体空间需求合理统一,使老年人及相关残障人士均可以方便、就近的使用公共活动空间。二是将社区托老中心建设纳入规划审批条件,与社区办公场地配套实施。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对无障碍住房有所了解,逐步加大无障碍住房在普通商品房建设中的占比。
4.2.2 全面进行摸底排查。将适老化改造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责成相关部门对城区所有楼宇、小区、社区、公共场所适老性进行全方位摸底,建立排查明细台帐汇总分析,将其项目化,为开展城市适老化建设改造方案制订、推进和资金安排、落实提供决策依据。
4.2.3 分类推进建设改造。根据摸排结果确定改造时序,首先有条件且业主有意愿的住宅实施电梯安装、出入区域无障碍设施改造、小區设施配套改造等,这类改造可考虑动用部分大修资金(目前该项工作重庆主城部分区已组织实施)。二是开展商场、商圈适老化限期改造。通过行政强制方式,明确商场、商圈经营者或所有权者限期按相关规定实施改造。三是对于应由政府性投资改造完成的项目纳入民生实事,责任到部门到办事处,分年度逐步完善改造到位。四是宣传鼓励家庭进行适老化改建,由专业部门根据户型情况提出改建建议意见,家庭自主完成。
4.2.4建议编制建设标准。建议通过各种渠道呼吁组织编制城市适老化工程建设标准。目前, 国家和地方尚无专门的城市适老化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但可根据《关于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标〔2003〕38号)、《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国务院令第622号)等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组织制定房屋建筑、公共基础设施等适老化工程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级评价等系列标准,为城市适老化建设提供标准依据,同时将适老建设通用设计标准逐步纳入强制性标准条文。
4.3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保障建设资金来源
适老化的改造大部分需要政府性投入,但也可以探索尝试一些新的路径。如:一是将部分公共区域完善改建纳入服务类招标条件。如公共汽车站台完善。二是对于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产业的,将周边一定范围的开敞公共空间改造的交由其投资完成,给予其一定的经营性空间作为投资回报,即可满足养老产业有可能的空间局限,政府又节省了资金投入,且适老的空间打造往往也能吸引较年幼儿童和残疾人士需求,具有一定有商业价值。
4.4着力规范社会行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
4.4.1规范市民社会行为。对不文明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细化经济处罚相关规定,或者用履行一定的维护城市文明的行为来代替处罚。重点关注宠物入园、广场舞扰民等不文明行为。对于携带宠物入园的情况,公园管理机构宜设置宠物专用垃圾箱,并标识正确使用顺序,有条件的公园划定片区可在指定范围内溜宠物,逐步让养宠者养成随地清理宠物粪便的习惯。对于广场舞的噪音问题,建立登记备案制度,对在园内、商圈内开展活动的社会团体和自发组织进行登记备案,并负责协调各类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开展的时间。监督和及时制止超出规定的活动内容、形式及噪音标准等,通过合理划分活动区域、错开活动时段、限定噪声排放值等方式,避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
4.4.2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服务。确保老年工作有人做、老年事情有人管、老年困难有人帮。积极培育发展为老服务公益慈善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协同老年人协会和公益组织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性和知老性,能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精神慰藉服务和简单的医疗服务。探索开展“时间储蓄养老”活动,使低龄志愿者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能够为将来高龄后储蓄时间,解决自己养老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陈珊珊,李健红,ChenShanshan,等.厦门“城中村”老年人公共空间适老化研究[J].华中建筑, 2016,34(6):119-122.
[2] 张琪.济南市旧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改造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
[3] 杨波.基于老年人需求的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化环境设计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4] 邓毅,胡彬.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共空间适老性规划设计框架[J].城市问题,2016(6):53-60.
[5] 陈思. 基于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城市公园景观环境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