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琴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B型尿钠肽(BNP)、降钙素原(PCT)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见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65例并设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BNP、PCT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BNP、PC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心功能指标中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BNP、PCT水平与LVEDD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BNP、PCT指标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变有着密切联系,在临床评估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 BNP;PCT;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评估;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241-01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临床中一种常见病症,对于该类患者,早期对其心功能进行准确评估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是延缓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1],而本文旨在探讨分析BNP、PCT指标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以给日后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见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设为观察组,所选取患者均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从58-7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8.1±4.8)岁,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标准,II级24例、III级29例,IV级12例。另选取同期我院门诊体检健康者65例并设为对照组,所选取患者均经临床综合检查明确不存在心功能不全病征,其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从56-77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7.7±4.9)岁。两组人员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经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首先检测两组人员BNP、PCT指标,分别采集两组人员清晨空腹静脉血,BNP采用我院现有的美国BIOSITE心衰检测仪及其配套BNP测试条进行定量检测,检测方法为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PCT采用我院现有罗氏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电化学发光法。其次采用我院现有Philips ie33 超声诊断仪对两组人员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BNP、PCT及心功能指标;②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的BNP、PCT指标;③观察组BNP及PCT指标与LVEF、LVEDD指标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数据对比行t检验,两因素相关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组间数据对比行x2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系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BNP、PCT及心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BNP、PC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心功能指标中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观察组不同心功能等级的BNP、PCT指标对比 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BNP、PCT指标也明显升高,且两-两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而经PERSON相关性分析,BNP、PCT水平与心功能等级均呈正相关( P<0.05)。
2.3 观察组BNP及PCT指标与LVEF、LVEDD指标的相关性 经PE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组BNP、PCT水平与LVEDD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LVEF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中一种临床综合征,常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患者,并且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而早期准确对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既往,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主要依靠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等方法进行评估,但据临床研究显示,约有一半慢性心衰患者虽有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但无明显临床症状,并且存在临床症状者也可能射血分数无异常,因此,其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2]。近年来,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断增多,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经临床不断研究与探索发现,BNP与PCT指标的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已经被广泛用于该类患者的早期评估与指导治疗中[1]。BNP是一种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室负荷增大导致心肌细胞受到刺激,会促使BNP的快速合成并分泌至血液中以对抗患者机体水钠潴留效应,并且随着心室负荷的增长,BNP的合成也随之增加,因而BNP可作为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直接观察指标[3]。而PCT使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的前体物质,一直被临床中作为诊断评估感染的重要指标,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下降时极易引发肺部感染,并且感染程度会随着心功能的下降而逐渐加深,因而PCT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可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BNP、PCT以及LVEF、LVEDD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并且BNP、PCT会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而逐步升高,也进一步标明BNP、PCT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中有着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BNP、PCT指标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变有着密切联系,在临床评估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有着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劳建萍,孙彤,闫李侠,等. 血清BNP PCT和SAA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J]. 浙江临床医学. 2019, 21(1): 97-98.
[2] 杨柳. 益气养阴活血方加减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内皮素及降钙素原水平影响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 35(8): 2203-2205.
[3] 季伟星,周兴辉,王鑫华,等. 血浆PCT水平与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16, 31(10): 874-877.
[4] 陈彦兴. B型尿钠肽、降钙素原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29(1):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