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洁
【摘 要】 目的:探究预防股骨干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纳的股骨干骨折患者55例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7例),研究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2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疼痛差异。结果: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发生率7.14%,对照组6例,发生率22.22%,组间差异显著(P<0.05);VAS疼痛评估两组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为(3.14±0.59)分,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取得良好成效,可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临床上值得应用。
【关键词】 预防股骨干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177-01
股骨干骨折原因通常而言是患者受到剧烈的外部撞击所导致,临床中也较为多发和常见,同时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等因素发病率更高。临床表现主要有下肢疼痛、肿胀,如不进行有效干预会促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导致肺栓塞的可能,而股骨干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为深静脉血栓形成,该症状指的是患者深静脉发生异常凝结状态,属于回流障碍性疾病[1]。而相关研究表明,对于股骨干骨折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同时还可减少淤血以及加快淋巴和静脉回流,促使患者生活质量上升。基于此,本文为探究预防股骨干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护理干预的措施,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纳的股骨干骨折患者55例进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纳的股骨干骨折患者55例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0例,女17例,年龄为34-66岁,平均年龄为(53.61±7.85)岁。研究组患者男11例,女17例,年龄为35-67岁,平均年龄为(52.64±6.57)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股骨干骨折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晓同意。排除标准:患者伴有局部功能障碍、存在病理性骨折、患者伴有较为严重的基础性疾病。
1.2 方法
对照主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保持患者病房环境舒适安静,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同时对患肢进行保暖,防止因受冷刺激出现血管痉挛。在饮食方面注重健康营养以及高蛋白等食物摄入,适当饮水,摄入适量纤维素以促进排便。研究组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1)再结合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早期功能锻炼,患者入院后讲解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在手术完成后从股四头肌收缩、踝泵运动等方法构建,使得运动能力逐步提高。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每天进行恢复锻炼。根据患者掌握情况循序渐进,增加锻炼次数。(2)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防止反复穿刺同一处静脉。静脉选择以上肢血管为宜,同时做好留置针的使用,防止发生炎性反应[2]。在用药指导时选取低分子肝素钠,用于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述该药物的重要性。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对血常规以及凝血酶时间等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即使发现异常并做针对性处理。(3)心理护理,股骨干骨折患者在术后直观感受为疼痛,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在做好疼痛护理的同时,还需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焦虑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消除顾虑,促使治疗以及依从性提高。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以及干預前后疼痛差异。疼痛评估为视觉模拟疼痛评估量表(VAS),分值高表明疼痛越发剧烈,反之则疼痛感低。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t值检验计量资料,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发生率7.14%,对照组6例,发生率22.22%,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VAS疼痛评估两组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为(3.14±0.59)分,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股骨干骨折患者在术后,由于在一段时间内需卧床休养,从而导致肌肉活动能力降低,血流循环出现障碍,同时也降低了血管支撑能力,不仅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3]。而本文通过早期工人锻炼等护理干预对于股骨干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疗效显著。本文中,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发生率7.14%,对照组6例,发生率22.22%,组间差异显著(P<0.05);VAS疼痛评估两组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为(3.14±0.59)分,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早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对于骨折早期血液循环状态也可有效改善。通过早期肢体按摩一方面使得静脉内血液向心回流加强,另一方面也可使得静脉回流促进[4-5],同时在早期护理干预中,可通过间接重启加压促使远端肢体深静脉系统得以有效调节,从而促使患者获得良好康复体验。
总而言之,通过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取得良好成效,可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临床上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薛玉萍.老年股骨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8):251-252.
[2] 万怡.护理干预对股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03):447-448.
[3] 周丹.早期护理预防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3):571-572.
[4] 万玉清.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前期的护理干预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31):173-174.
[5] 佚名.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10(12):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