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荣
【摘 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以我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时间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优质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结果:优质组不良情绪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优质组自我护理能力、疾病知识掌握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用于基层医院,可减少不良情绪形成,改善患者的疾病知识储备。
【关键词】 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疾病知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碼】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154-02
前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基层医院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基本构成,其接诊量正处于不断增加状态,因此,其护理管理质量与接诊患者的康复状况存在密切关联[1]。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主张充分尊重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判断其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130例住院患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时间为分组依据,于开展前(2017年12月-2018年4月)、开展后(2018年6月-2018年10月),各选择65例住院患者纳入对照组、优质组。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45.3±11.8)岁;急性阑尾炎21例,高血压18例,糖尿病15例,其他11例。优质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45.1±11.9)岁;急性阑尾炎22例,高血压19例,糖尿病14例,其他10例。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优质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1)优质宣教。以纠正住院患者的错误认知为原则,参照住院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疾病知识掌握状况,开展优质宣教。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重点讲解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生理机制、手术流程及必要性,引导阑尾炎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告知患者规范的血压控制方法,确保患者务必做好饮食、用药等方面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调整;对于糖尿病患者,重点讲解血糖控制标准及容易造成血糖波动的不良饮食习惯及不良生活状况。(2)优质心理干预。患者住院后,基层医院陌生环境、对病情进展的担忧等,均可干扰其情绪状态。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可参照住院患者的不良情绪严重程度,早期给予患者优质心理干预:对于表现出重度焦虑、抑郁的患者,同时经多种途径(爱好培养、成功治愈病例介绍等),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而对于伴轻度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在增加与患者沟通频率的基础上,借助专业化、积极的语言,引导患者摆脱不良情绪。如有必要,可借助于病房内播放舒缓音乐的形式,改善急性阑尾炎、糖尿病等患者对病情的担忧。(3)优质康复干预。急性阑尾炎、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接受治疗后,康复干预的实施质量直接关联患者的后续康复速度及复发风险。对于术后急性阑尾炎患者,将做好术后管理、注意检查切口愈合状况等措施,作为优质康复干预的关键。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干预则将控制疾病复发风险作为中心,结合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如何通过对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合理化管理,控制其出院后的病情反复风险。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统计。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不良情绪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不良情绪发生率21.54%,高于优质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00%,低于优质组(P<0.05)。
2.2 自我护理能力及疾病知识掌握状况
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7.16±1.65)分、疾病知识掌握(7.31±1.74)分,均低于优质组(P<0.05)。
3 讨论
相对于大型医院而言,基层医院较为特殊,具体体现为:(1)医护人员数量较少。由于受到基层医院规模、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多数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与大型医院形成了明显的差距[2]。这一状况决定着:当接诊量较大时,基层医院医护人员面临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2)医疗水平偏低。基层医院在先进医疗设备配置、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均与大型医院存在一定差距。上述特殊性要素决定着: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质量改善面临的难度更高。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遵循以患者为中心原则的方法,其与基层医院的契合性体现为:这种护理方法可于开展专业化、系统化培训后,确保护理人员掌握良好的优质护理服务技巧,进而达到于院内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将其用于基层医院,这一护理方法可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
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优势包含:(1)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基层医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主要与住院期间的康复速度、护理人员对其关注程度、需求满足程度等有关。引入优质护理服务后,上述影响因素均可得到良好控制,因此,其满意度水平也可随之提升。本研究证实:优质组护理满意度96.92%,高于对照组(P<0.05)。(3)改善疾病知识掌握状况。相对于其他医院而言,基层医院因其位置的特殊性,其收治患者多在文化程度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占据较大比例。这一特殊状况决定着:基层医院患者的宣教工作难度较高。引入优质护理服务后,这种方法要求护理人员将住院患者的文化程度、疾病类型等作为基本参照,借助个性化优质宣教手段,确保糖尿病、急性阑尾炎等患者,均充分掌握相关知识。本研究证实:优质组疾病知识掌握状况(9.09±0.79)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宜于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推行优质护理服务,以改善其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及疾病知识掌握状况。
参考文献
[1] 赵颖,王园,李文娟.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方法与效果评价[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09):80-82.
[2] 苏亚拉其其格,娜仁花,图娜木拉.基层医院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08):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