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彩虹 徐健
【摘 要】 目的:研究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86例手术患分组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探究组患者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反馈把控输注静脉麻醉法较异氟醚吸入麻醉法临床麻醉效更好,且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率更低,建议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丙泊酚;靶控输注;异氟醚;吸入麻醉;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04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opofol feedback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and is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Methods: 86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Propofol feedback controlled infusion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s better than is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in clinical anesthesia, and the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reactions, it is recommended to promote in clinical.
Key words:
propofol;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is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clinical effect
传统的吸入式麻醉方法,麻醉医师需要通过判断患者在术中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调节麻醉的浓度,极易产生滞后效应,最终影响麻醉效果[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收治的86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探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值为23比20,年龄最大者为64岁,年龄最小者为23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6.2±7.5)岁;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值为22比21,年龄最大者为65岁,年龄最小者为21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6.1±7.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线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同期比较。所有患者均已了解手术麻醉方案,自愿参与临床研究。本次研究已通过临床伦理审核,核发有正式文件。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异氟醚吸入麻醉法使用浓度为3.4%的异氟醚进行吸入麻醉诱导,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通过判断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调节异氟醚吸入浓度,异氟醚维持麻醉浓度在1%-2%之间,手术结束前10分钟需要停止异氟醚气体吸入。探究组患者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法,脑电多功能监护仪、计算机以及输注泵构成靶控体系,设置靶浓度为4.0ug/mL,反馈指标设置为脑电双频指数BIS等于55,MAP等于80%。当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高于50%或者MAP超过术前基础值的80%,则反馈输注系统会持续给药。手术前10分钟结束丙泊酚输注[2]。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从麻醉诱导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方面进行比较,时间越短则表明患者麻醉效果越好。(2)记录患者接受麻醉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与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统一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18.0中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可采用百分数(%)形式表示,接受卡方(X2)检测,计量资料(麻醉诱导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则应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测,当检测后的P值小于0.05时认为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如下文表1所示,探究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探究组患者中共计有恶心患者4例,呕吐患者2例,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参照组中共计有9例患者发生恶心,6例患者发生呕吐,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9%。可知探究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X2=9.1736,P<0.05)。
3 讨论
临床手术过程中,麻醉效果将会对手术的成功考虑有一定影响,且会对患者术后康复有较大影响,临床中医护人员需要采取適宜的外科麻醉方法在短时间内实现患者的麻醉诱导同时还需要保持患者血流力学在术中的稳定性。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法属于现在临床麻醉技术的重大创新,结合计算机技术与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把控输注,根据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作为输注的反馈指标,能够实现麻醉平面的安全控制,保障患者在麻醉过程当中生命体征维持平稳,能够有效提升麻醉效果[3]。综上,应用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优于异氟醚气体麻醉法,安全有效,建议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邵海涛.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02):212-214.
[2] 张学文,郭俊燕,田奎奎.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0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