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中国下一个70年进行“制度奠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位于北京西长安街延长线的京西宾馆,庄严而静谧。这里,曾是一系列改变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部署的“诞生地”。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又一场历史性盛会一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四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明确提出实现总体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0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并且,这是继“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战略目标。这样的制度安排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一一既是着眼新中国下一个70年的发展,为其进行制度奠基,也将是人类制度文明一段富有勇气的征程。
天下大治,是古往今未无数治国者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追寻。金秋时节,走进“伟大历程,辉煌成就一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沿着波澜壮阔的时光隧道,人们纵览新中国70年来改天换地的巨变。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党的选举制度……一块块展板、一件件展品,勾勒出70年发展奇迹背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初步确立到逐步完善、从探索前进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跃升曲线。
“判断一个国家制度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泽米尔·阿万如此表示。有一张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拍摄的照片:湖南龙山县翻身村村民李红云在展示自家的储蓄卡。“你们叫翻身村?翻身了吗?”51岁的村民李红云曾经窘迫于这个问题。如今走在街上,已摘掉贫困户帽子的李红云昂着头:“我现在就盼着别人问呢!”
小康路上的一张张笑脸,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脱贫攻坚进发出的巨大能量,更源自以人民性为鲜明特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从“不让一个孩子辍学”的义务教育制度,到“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的收入分配制度,再到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度并非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蕴含着暖心的温度。曾几何时,审批环节多、材料多、往返多,企业有意见,群众多微词。2019年1月1日,《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放管服”领域改革中的一部创新性立法,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实践样本。身份证办理,看似小事,却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在心头的民生大事。从身份证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到异地就近随到随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一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写下最好的注脚。
全会公报发布后,迅速引发国际社会热议。“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在北京这样感慨。对世界而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尽管现代化发轫于西方,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巍然屹立东方的中国,不仅意味着一个发展中大国崛起给世界创造无限发展机遇,而且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各国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所谓“终极模式”根本就不存在。“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正是因为打破照搬照抄的盲从和冲动,从实际出发探寻自己的道路,才使中国注定成为创新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重要参与者。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近14亿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向强国之治,中国充满活力的制度文明与治理转型,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影响最为深远的变革。
11月1日,共青团中央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对全团学习宣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部署,特别强调要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洒进广大青少年心灵。
媒体评点: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把握中,在时与势、破和立的思考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出了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豪迈誓言。一位外国学者说,如今的中国,有理由更自信从一个“有能力国家”成为“有魅力国家”。的确,继续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之路走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张晓松、仲田,人民网)
话题拓展:中国道路;开辟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境界;创新人类文明发展模式;求索与追寻;战略眼光和历史担当;影响深远的变革;一切为了人民;坚定制度自信,迈向伟大复兴……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