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灵魂之中
[瑞士]安德列·查哈尔洛夫
我们都是凡人而不是神,这一简单的事实足以使我们能够正视自己。在我们的灵魂之中,既有崇高圣洁的境界,又有卑微庸俗的本能;既会被美好的事物所吸引,又会被鄙俗的东西所诱惑。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那么需要、那么渴求爱与奉献的精神和能力。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叙事诗,这首诗在死神降临之前是不会完结的。无论它开始的几章是如何的平凡和未来的发展是如何的有限,但其最终的结局都是我们所无法预料的。因为,我们的生活始终处在更迭与变换之中,从生命的初始到终结的过程中,可能交织着无数的艰辛和劫难,也可能融汇着无数的欢乐和幸福,然而却毫无例外地都潜伏着、存在着无穷无尽的未知数。
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未知数,我们才能不停地渴望和不断地追求,去渴望最完美的生活形式,去追求最圆满的生命结局。
(北方摘自《情感读本·道德篇》)
艺术家的心
丰子恺
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譬如一株树,在博物家、在园丁、在木匠、在画家,所见各有不同: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但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有根本不同。前三者都有目的,都会考虑树的因果关系;而画家只是欣赏当前的树的姿态,别无目的。所以画家所见的方面,是形式的方面,不是实用的方面;换言之,是美的世界,不是真善的世界。美的世界中的价值标;隹,与真善的世界中的标;隹全然不同。在美的世界中,我们仅就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而欣赏,而不问其实用方面的价值。
所以一枝枯木、一块怪石,在实用上全无价值,在中国画家看来却是很好的题材。无名的野花,在诗人的眼中异常美丽。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視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
艺术家的心,对世间的一切事物都给予热诚的同情。
(从容摘自《牡丹晚报》)
编辑/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