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文 刘晴 金育强 罗亮
摘 要:运用GIS空间分析法等,分析我国建设的第一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类型、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将这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分为4类:产业型、体验型、体育赛事型和康体型。从总体分布看,这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地理空间分布呈现数量集聚特征;按照我国行政区划分布来看,这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呈现数量分布不平衡特征;按照我国地理区划分布来看,这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也呈现数量分布不平衡特征,并且主要体现为集中分布,即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按照数量集聚区域来看,这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数量集聚区呈现出京津冀为数量高密度集聚区,川渝地区、湘鄂地区、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为数量中密度集聚区;按照腾冲-黑河线分布来看,这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分布于人口地理分界线东南侧;按照特殊地带分布来看,这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我国地貌第2级阶梯和第3级阶梯过渡带、长江流域带这2个特殊地带。
关键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GIS空间分析法;地理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G 80-052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Using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es and geographical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96 towns with sports and leisure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The 96 towns with sports and leisure characteristic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industrial type, experience type, sports event type and health & fitness type. From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the geographic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towns with sports and leisure characteristics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antitative agglom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in China, these towns with sports and leisure characteristic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in quantity. In term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geographical divisions in China, these towns with sports and leisure characteristics als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in quantity, and mainly exhibit a feature of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tha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Ea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In terms of the quantity agglomeration area, the quantity agglomeration area of these sports and leisure characteristic towns shows that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re high-density agglomeration areas, and Sichuan-Chongqing, Hubei-Hunan, Shanghai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and southeastern coastal areas are medium-density agglomeration areas. In term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engchong-Heihe line, these towns with sports and leisure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east side of the population geographical demarcation line. In term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special zones, these small towns with sports and leisure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ladder transition zones of Chinas geomorphology and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zone.
Keywords: sport and leisure characteristic towns; GIS technology; spatial distribution
運动休闲特色小镇是以运动休闲为主题打造的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良好体育产业基础,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1]。“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助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举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举措”[2]。2017年5月发布的《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在全国扶持建设一批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3]。同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96个项目列入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本研究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对这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类型和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下一步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1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 数据来源
本文所分析的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信息来源于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GDP数据来源于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通过GIS(10.3版本)技术进行数据转换,建立了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地理空间分布数据库。
1.2 GIS空间分析法
1.2.1 最邻近距离和最邻近点指数
从宏观上看,这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属于点状要素。最邻近距离是指这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的程度,可以体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计算公式为
2.2 空间基尼系数
空间基尼系数是研究离散区域空间分布的重要指标,用于对比某一区域内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分布差异。本文用其测量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1.2.3 空间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是一种地理空间分布模式可视化工具,可准确表达这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计算公式为:
2 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类型
2.1 分类依据
在现有的文献中,未曾对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进行分类,在《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中也未进行分类。由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本身具有极强的体育旅游属性,因此,体育旅游的分类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分类具有借鉴意义。学术界对体育旅游的分类有两分法、三分法、五分法、七分法等[4]。例如,于素梅等从旅游者行为的角度,将体育旅游资源分为参与型和观赏型[5];邓凤莲等从资源开发的角度,将体育旅游分为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等7种类型[6];李天元等从旅游需求角度出发,将体育旅游类型划分为观看比赛型、亲自参与型、文化体验型[7]。政策层面涉及体育旅游分类的主要有2003年发布的(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8],其中涉及体育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见表1。由表1可知,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体育健身馆(场)、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体育节都被认定是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形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用品制造等产业形态。笔者认为,这就意味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既要有第三产业属性,也要兼具第二产业属性。因此,笔者以(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类为基础,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同时结合这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特殊产业类型,根据这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类型的不同,将这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鎮分为产业型、体验型、体育赛事型、康体型。
2.2 类型划分
2.2.1 产业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产业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指以体育用品生产制造业为基础,集聚体育产品研发、体育产品生产、体育产品销售与服务于一体,形成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集聚区。产业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仅有2个,约占总数的2%,是这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中最少的一种。其中体育用品生产类、体育产品研发类各1个。产业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以体育用品或产品为主要特色、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地名+特色体育用品或产品名称进行组合,进而提高该小镇的知名度与辨识度[9]。同时,该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中的企业通过相关产业、资源要素等的有机融合,优化产业生态,集体育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实现专业化、链条化和集群化发展,形成一个融文化创意、科研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体验应用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链[10]。例如SZ市某电竞小镇大力扶持电子竞技产品生产企业,主要以电子竞技产品推广和研发为主;而另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则建有省级小球训练基地、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国际标准18洞高尔夫球场等完善的体育设施,并且逐步发展为以体育产业为核心,融合教育培训、医疗、户外用品销售、体育用品制造、交通运输等产业共同发展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见表2)。
2.2.2 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指以多样化的、具有参与性与体验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球类运动、冰雪运动等)形成体育消费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型,共60个,约占总数的63%。在这一类型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中,山地户外运动类为15个、水上运动类为16个、球类运动类为5个、冰雪运动类为8个、民族传统体育类为5个、特种运动类为11个。山地户外运动包括攀岩、徒步、登山等户外运动项目。冰雪运动类是指滑雪、滑冰等冰雪运动项目。水上运动类包括游泳、潜水、帆船等水上运动项目。球类运动类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沙滩排球等运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类包括中国跤、龙舟竞渡等运动项目。例如某攀岩体育特色小镇依托当地山地资源,以攀岩运动为核心,融合其他户外运动,建设了集民俗文化活动、观光旅游、农耕娱乐活动为一体的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再如SY市水上运动类特色小镇以潜水、海上摩托艇等水上运动为特色,推出30多项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建设了极具特色的水上运动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特种运动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指以探险、摩托等特种运动项目为特色,汇集旅游、休闲等产业的特色小镇。例如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就是通过开发滑草、滑沙、滑索、沙地摩托、水上摩托等特种运动项目建设了“体育特色+旅游”的特色小镇。
2.2.3 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指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体育运动为载体,以康体养生为主,并结合旅游、休闲等形成的康体型特色小镇。相较于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其运动项目具有低运动量、低风险的特点,侧重康体、养生等产业。我国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共18个,约占总数的18.5%,其中:生态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11个,养生运动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7个。养生运动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以具有独特的康养功能的天然资源等为基础,建设以康体、养生等为特色的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集聚区。例如LA市某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小镇是以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特色,以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为支撑,建设康复理疗、绿色食品生产为一体的养生运动类小镇。生态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以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良好生态环境与体育运动项目相融合的,集休闲旅游、民俗活动体验、健身康体于一体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例如某县某体育特色小镇依托区域自然景观资源建设了集运动休闲、养生、旅游于一体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2.2.4 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指以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为特色,同时提供体育赛事相关服务,以休闲体验活动为补充形式而形成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包括体育赛事体验类和竞技体育赛事观赏类。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共有16个,约占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总数的17%。其中:体育赛事体验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10个,竞技体育赛事观赏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6个。竞技体育观赏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依托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以体育赛事突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特色,以专业运动训练场地及设施吸引专业运动队前来集训。例如ZS市某棒球小镇,依托中国中学生棒球训练基地、中国学生软式垒球实验基地,通过聚集棒球文化资源,承接各国职业棒球队集训,各类棒球培训和棒球文娱活动。培育棒球赛事市场,集棒球赛事产业、旅游业、生态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赛事体验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以大型群众性赛事为依托,将体育赛事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制造业等产业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例如CQ市某垂钓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通过举办全国徒步大会、国家级钓鱼比赛等群众性赛事,使游客在观看赛事的同时体验运动的乐趣。
3 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3.1 从行政区划角度来看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地理空间上可抽象为点状要素。结合前文研究方法中的式(1)和式(2),根据最邻近距离公式,运用GlS10.3测量计算出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最邻近指数R为0.68,置信度为82%,表明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地理空间分布呈现数量集聚特征。
根据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占地面积及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数量计算得出(见表3):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平均分布密度数量是0.1个/10 000 km2,其中:SH市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分布密度最高,为6.3个/10 000 km2;其次是BJ市,密度为3.6个/10 000 km2;TJ市、HN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分布密度均在0.5个/10 000 km2以上;而GS省、SC省、HLJ省、NMG自治区、QH省、XZ自治区、XJ自治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分布密度不足0.1个/10 000 km2。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的2016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GDP数据显示,GD省、JS省、SD省、ZJ省、HEN省、SC省、HB省、HEB省、HUN省、FJ省的GDP总量在我国内地省份排名中位列前十,这10个省份分布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数量也较多。这表明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2 从地理区划来看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我国按照地理区划可分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本文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公式计算得出,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空间基尼系数G=0.827,C=0.079,在地理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较强的集中性,说明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地理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数量集中分布的特征,并且按地理区划分布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数量分布不平衡。这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其次是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由表4可见,华东地区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有25个,数量居于首位,约占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总数的26%。其中: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最多为12个,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7个、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4个、产业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2个。华北地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有18个,约占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总数的18.8%。其中: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9个、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6个、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3个。西南地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有15个,约占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总数的16%。其中: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7个、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4个、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4个。华中地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有14个,约占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总数的15%。其中: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13个、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1个。华南地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有11个,约占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总数的11%。其中: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7个、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3个、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1个。西北地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有7个,约占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总数的7.3%,均为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东北地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有6個,约占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总数的6.3%。其中: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5个、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1个。
3.3 从核密度来看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地理空间集聚区域分析多采用分布密度来测量,主要运用GIS技术测算,以核密度法进行分析。核密度分析是一种空间分布可视化工具,可呈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11]。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进行核密度分析,影响核密度估计值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距离阈值。经过多次测试,选择距离阈值(带宽)为320 km,生成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核密度分布图。笔者分析发现,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数量集聚区域分为高密度、中密度和低密度3个层次。其中:京津冀属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数量分布高密度区域;川渝地区、湘鄂地区、上海市及周边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属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数量分布中密度区域;其他地区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数量分布低密度区域。
由表5可知,京津冀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数量高密度集聚区,分布着13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其中: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6个,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5个,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2个。
川渝地区、湘鄂地区、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属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数量中密度集聚区,这3个区域位于我国长江流域,分布着30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约占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总数的1/3。川渝地区位于长江流域的中上游,具有山地资源,分布着8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其中: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4个、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2个、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2个。湘鄂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水资源特色明显,分布着10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其中: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9个、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1个。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区,依托产业优势和交通优势,分布了12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其中:产业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2个、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8个、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1个。东南沿海地区共分布了14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其中: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9个、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2个、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3个。
3.4 从腾冲-黑河线来看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1935年胡焕庸揭示了当时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的一条地理分界线,即腾冲-黑河线,也被称之为“胡焕庸线”。时至今日已80多年[12],当前它在学术界依然具有研究价值,同时更多的是在探讨如何破解。从腾冲-黑河线两侧看,东南地区人口数量多、密度大;西北地区人口稀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周边地区人口数量及其交通可达性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息息相关。有89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分布于腾冲-黑河线的东南侧,约占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总数的93%。其中:产业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2个、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54个。仅有7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分布在腾冲-黑河线的西北侧,约占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总数的7%。其中: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6个;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1个。
3.5 从特殊地理地带来看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2个特殊地理地带是指长江流域带和我国地貌的第2级阶梯和第3级阶梯的过渡带。我国第2级阶梯和第3级阶梯的过渡带虽然地质和地貌复杂,但具有风格各异的自然资源[13],可以依托湖泊与多样的地形与地貌,开发山地户外运动特色项目和水上运动特色项目。同时,长江流域带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康养功能的天然资源,适宜建设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特殊地带分布上有2个特点,一是沿我国地貌的第2级阶梯和第3级阶梯的过渡带分布;二是沿长江流域带分布。从不同类型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分布来看,全部的产业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2个)、66%的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40个)、71%的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12个)、63%的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10个)分布于这2个特殊地带。
4 结论
我国建设的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可以分为4类:产业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其中:产业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2个、体验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60个、体育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18个、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16个。
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数量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从总体分布看,这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地理空间分布呈现数量集聚特征;从我国行政区划看,这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呈现数量分布不平衡特征;从我国地理区划看,这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数量分布也呈现不平衡特征,并且主要体现为数量集中分布,即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从数量集聚区看,这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数量集聚区呈现出京津冀为数量高密度集聚区,川渝地区、湘鄂地区、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为数量中密度集聚区;从腾冲-黑河线来看,这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分布于人口地理分界线东南侧;从特殊地带分布来看,这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我国地貌第2级阶梯和第3级阶梯过渡带、长江流域带这2个特殊地带。
参考文献:
[1] 叶瓣. 體育特色小镇扶贫工程启动[N].中国体育报,2017-05-11(1).
[2]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的通[EB/OL].(2017-08-10)[2018-03-21].http://www.sport.gov.cn/n316/n336/c819006/content.html.
[3]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 (2017-05-11)[2018-03-21].http://www.sport.gov.cn/n316/n336/c802334/content.html.
[4]杨强.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5):90.
[5] 于素梅,易春燕.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开发问题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26.
[6] 邓凤莲,于素梅,武胜奇.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与影响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35.
[7] 李天元,陈家刚.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营销[J].旅游科学,2006,20(6):41.
[8] 国家旅游局.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43-144.
[9] 杨明,陶娟.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品牌研究[J].体育科学,2014,34(8):34.
[10] 李柏文,曾博伟,宋红梅.特色小城镇的形成动因及其发展规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2):36.
[11] 马冬雪,江芸,朱明勇.基于GIS的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J].体育科学,2015,35(6):19.
[12] 王昕,韦杰,胡传东.中国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研究,2010,29(11):2080.
[13] 吴清,李细归,张明.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J].经济地理,2015,35(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