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W”理论浅析数据新闻

2020-02-24 06:45韩锦洲
视听 2020年1期
关键词:可视化受众用户

□ 韩锦洲

一、何为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是以数据作为认识现实的“原材料”、以数据科学作为求真的方法论、以数据可视化作为表征现实的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新闻生产①。与传统新闻单一的表现方式相比,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数据新闻在表现形式上更具有多样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传统的以数据为辅助的新闻呈现模式已经转为以数据为主导、可视化呈现的新闻样式。这种新型的新闻报道形态是充分利用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的成果,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过程,同时也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形式,可读性和趣味性得到提升。

二、基于“5W”理论分析数据新闻

(一)传播主体方面(Who)

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的传播主体是记者深入到第一线去采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然后回到工作室进行新闻加工,其中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数据新闻对记者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往往要跟人打交道,需要的大多是沟通技巧。而数据新闻的生产则不同,从过去的与人打交道变为了现在的与机器打交道。数据新闻需要运用统计分析学、计算机技术和新闻传播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这就对记者的业务素质与专业素质有了新要求。同时,数据新闻的这个特征也决定了其采编主体的多元化,仅仅依靠新闻传播学方面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其生产的需求,如果让记者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猎也不切实际,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不能保证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新闻生产需要一支优秀且专业的队伍,人员分工协作完成数据新闻的生产。例如网易“数读”的新闻团队中就有记者、编辑与设计师。

(二)传播内容方面(Says what)

数据新闻的生成主要来源是数据库。数据新闻的生成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新闻工作者通过观察数据库里的数据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新闻工作者心中首先已经存在预想的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去数据库里搜寻有价值的相关数据②。早期的数据新闻一般采取“新闻+数据”的形式,数据主要是辅助新闻内容创新的一种形式,增加新闻的可读性,例如新闻上的表格、树状图这些初级的形式,运用的领域多为财经新闻和体育新闻等,并且仅停留在描述、呈现数据层面。随着大数据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新闻运用数据的程度不断深入,数据新闻从之前的描述、呈现数据发展到运用数据来提供预测服务。例如,2019年获得全球数据新闻奖的美联社最佳小型数据新闻团队类的《“仇恨式犯罪”观察》(Hate crime watch)③就是根据印度近年来宗教冲突暴力行为持续上升而产生的数据新闻,不仅提供了一手的统计视角,还通过利用地图映射和过滤器,展现了“仇恨式犯罪”的一些特定的时间、地理和动机模式。这些具有象征意义和指示作用的模式,能够帮助公民预测可能出现的危险,提供有效的保护预警。数据新闻也延伸到政治新闻、社会新闻等领域。

(三)传播渠道方面(In which channel)

数据新闻的传播离不开互联网的加持,但并非数据新闻只能出现在新媒体上。在传统媒体方面,中央电视台就在春节期间推出了一个“据说春运”的栏目,完成了一系列有新意又出色的新闻报道④。这档节目就是央视根据百度所提供的数据来协作完成的,百度利用其大数据技术和庞大的用户量,分析其用户的运动轨迹,提供相关数据。

新媒体方面的传播则通过微信、微博和新闻客户端等进行。基于熟人之间传播的微信使数据新闻的传播更加有效,用户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数据新闻分享给自己的单个好友,抑或是自己所在的群组,还可以分享至自己的朋友圈,让每一个好友都能留意到这则数据新闻。例如,两会期间的数据新闻《图解“两会”》在朋友圈被广泛热议。作为全国性重要会议,两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冗长的会议报道令很多民众望而却步。《图解“两会”》充分利用会议数据,通过可视化技术生动形象地把会议重点展示给民众,获得一致好评。微博的公共、公开性,使得其用户之间的关系不如微信用户紧密,是弱联系关系。但是微博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则强于微信,一则有趣、有价值的数据新闻一旦获得用户的认可,将会以铺天盖地之势在微博中传播,引发强烈的舆论。

(四)传播对象方面(To whom)

数据新闻的传播对象仍然是广大的用户群体,活跃在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都可能成为数据新闻的受众。基于大数据的应用,个性化定制服务成为可能,找准受众的需求,投其所好,可以实现个性化推送。通过深度挖掘用户的数据,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分类。例如,一些社会福利保障的专题报道的关注人群多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在岗员工;数码科技类新闻的受众多为男性群体;时尚八卦类的新闻的受众大多是女性群体。此外,还需要根据受众的文化教育水平进行分类,处理成相应的文字与图表等可视化形式。

(五)传播效果方面(With what effect)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贯穿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往人们对信息的渴望已经转变为对筛选信息的无奈,人们已经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习惯于运用闲暇的时间获得有效的信息,碎片化阅读已成常态,人们已不能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一篇新闻,利用可视化技术展现的数据新闻比以往的新闻更加直观易懂,这正好符合人们的习惯。各个议题有着不同的可视化呈现,都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的阅读负担,并且数据新闻的传播也更加有效。财经类新闻通过把一堆同比、类比数据制成直观的树状图,以往人们需要阅读大段文字的信息,如今几个图表就能轻松搞定;社会类新闻最讲究来龙去脉,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信息都要交代得明明白白,受众才能对事件有清楚的认识。数据新闻在社会类新闻中的表现同样很出色,通过人物关系图交代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利用时间轴来帮助受众把握新闻的脉络,有利于增强数据新闻的深度。

三、结语

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模式,数据新闻把众多繁冗复杂的数据和新闻变成简单易懂的图像内容,丰富了新闻的内容与形式,减轻了用户的理解压力。新生的事物往往会对传统形成挑战。数据新闻的关键不在于数据,而在于运用数据可视化叙述故事的能力。这对从事数据新闻生产的记者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记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而传统媒体里的记者多半是从事新闻生产工作已有十余载之久的人员,传统媒体需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来适应数据新闻的发展。同时,对于数据新闻,不能盲目迷信可视化,滥用可视化。数据新闻的本质还是新闻,新闻就是要让受众清楚地了解信息。有些数据新闻过分追求可视化,一篇简单的新闻被弄得花里胡哨,加大了受众的理解难度,反而适得其反。只有充分结合实际需求,才能使数据新闻大放异彩。

注释:

①陈钟昊,王朋进.我国新闻网站数据新闻特征及问题[J].青年记者,2016(02):62-63.

②刘义昆.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J].现代传播,2014(11):103-106.

③王斌.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J].编辑之友,2013(06):16-19.

④龚洁颖.探析大数据时代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8(03):102-103.

猜你喜欢
可视化受众用户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维可视化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