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城
(广西壮族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28)
近年以来,广西服务业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培育新动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切实发挥了“压舱石”和“助推器”作用。面对错综复杂局面,2019年广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一季度低开,二季度略有回升,三季度再次下滑,四季度后劲不足,持续下滑,跌到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服务业要走出谷底,重回高速增长轨道关键在于抓住国家积极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狠抓各项指标、挖掘新领域、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为全区服务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2019年广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趋缓,是2015年以来首次下滑到7%以下,多项指标增速低于去年同期,各市增速乏力。
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6.2%,比2018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比2017年回落3.0个百分点,是2015年以来最低的增速,首次跌破7%。2019年前三个季度增速分别是6.9%、7.0%、6.8%比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2.8、3.2、2.8个百分点。自2015年开始,服务业增速一般是“高开高走”或“低开高走”,然而到2019年这种回升态势被打破,全年在低位运行,最终“低开低走”。
服务业增加值的构成主要由铁路、公路、水路客货周转量、航空客运量、货邮量,邮政、电信业务总量,人民币存贷款余额、保费收入、证券交易额、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等18项服务业增加值基础核算指标构成。18项指标中仅有4项略高于去年同期,其余14项严重下滑。
“二快”:证券交易额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快速增长。证券交易额增速达到20.0%,比上年同期提高19.6个百分点,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3.8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速达到19.9%,较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3.7个百分点。
“二平”:铁路客货周转量、餐饮业营业额稳中有升。铁路客货周转量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分别比同期增长0.4、1.7、0.1、0.1个百分点,全年增速为5.3%。餐饮业营业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年增速达14.0%。
“多降”:公路客货周转量、水路客货周转量、航空旅客吞吐量、航空货邮吞吐量、邮政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批发业商品销售额、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商品房销售面积等14项指标增速下滑凸显,其中邮政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商品房销售面积等指标严重下滑。
14个设区市有桂林、梧州、北海、钦州、贺州等9个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速6.2%以上,其余南宁、柳州、防城港等5个市增速低于6.2%。贺州、钦州、北海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排全区前三名,分别达到9.5%、9.3%、8.6%,后三名是来宾、防城港、河池市,增速分别是4.0%、4.8%、4.9%,增速下滑最严重是柳州、来宾、崇左、贵港,分别下滑6.1、5.9、4.9、3.9 个百分点。
2019年增速冲高回落,表明广西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也反映出广西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基础不牢,总量较小,结构不优,动能不足等问题。
测算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的18项指标中,有14项指标低于去年同期,其中有3个指标下滑比较严重。首先是电信业务总量下滑最多,由于固话用户持续下降和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速大幅回落,导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和全年增速分别下滑71.2、108.8、122.4、113.5 个百分点,严重影响全区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其次是邮政业务总量下滑严重,由于包裹、订销报纸、杂志、汇总等主要业务均持续下降,直接影响邮政业务总量规模,导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和全年增速分别下滑1.8、24.1、23.8、18.2个百分点;最后是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相关指标增速有较大幅度下滑,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下滑了13.5个百分点。各项指标增速不同程度的回落,对服务经济稳增长失去了支撑力,最终致使全区服务业发展速度下降。
受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及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企业在资金、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方面的制约,广西服务业企业普遍呈现出小、弱、散的状态,失去为服务业稳中向好打下的坚实基础。究其原因:一是行业缺乏龙头骨干企业支撑,近年来,物流、金融、信息传输、商务服务等服务业企业发展较快,但总量偏小、发育不足、比重不高,限上、限下企业比例仅为3:7,而全国为5:5,贵州、重庆则达到6:4。截止2019年年底,5A级物流企业仅有5家,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收入仅占广西生产总值2.3%。二是新兴服务业企业明显弱小,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新兴产业、新兴模式、新兴业态蓬勃发展,而广西不仅没有跟上步伐,甚至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反之,传统服务业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批零住餐、交通运输两类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40%,比全国高5个百分点。三是消费外流问题严重,近年来,以分享经济、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不断推进服务行业的新动能加快成长,而广西规上企业开展有电子商务的比重仅5.3%,而发达地区已达40%以上,导致区内消费和生产要素外流“虹吸”现象不断加剧。
2015年至2018年共安排自治区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约10亿元,围绕“两库一区”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业、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和产业,支持约300个项目建设,拉动社会投资由8400亿元扩大到12000亿元。受其他因素影响,2019年自治区服务业专项资金投资规模缩小,比去年同期减少约20%,支持项目建设范围仅是8个示范性服务业集聚区,而减少支持建设物流、金融、旅游、健康等类型项目,导致服务业投资总量缩小,拉动效应不明显,极大地影响了服务业的稳步发展。
14个设区市中没有1个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0.0%,仅有2个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9.0%,分别是贺州9.5%、钦州9.3%,与2018年同期相比相差甚远。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以上的有7个市,增速6.2%以上有13个市。各市服务业发展乏力的原因:一是受国家房地产调控影响,导致各市房地产销售市场逐步降温。二是受汽车、家电、石油及制品等重点产品零售额增速大幅回落,以及龙头百货企业零售额增长乏力的影响,各市的零售业持续低迷。三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后劲不足,回升无力。各市的主要指标增速严重下滑,导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直线下降。
工业发展对服务业增长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反之影响服务业快速增长。201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7077亿元,增长5.7%,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明显。贵州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8%,比广西高出4.1个百分点,云南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1%,比广西提升2.4个百分点。广西工业低速徘徊直接影响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对服务业发展的拉动力明显降低。
2020年广西服务业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但也面临一些重大发展机遇,国家积极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支持打造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等,所有这些都为全区服务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服务业增速将触底反弹。
服务业是推动经济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过程。从国际服务业发展看,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向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变革,全球经济结构呈现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趋势。从全国服务业发展看,服务业擎起国民经济“半边天”,中国经济迈向服务经济新时代,2012年以来,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已超过第二产业,已成为三次产业的领头雁。从广西来看,2015年到2019年,广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9.7%、8.6%、9.2%、9.4%、6.2%,分别超过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1.6、1.2、2.6、5.1、0.5个百分点。2017年至 2019年广西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0.2%、45.5%、50.7%,呈向前发展态势。所有这些,都是服务业向前发展的趋势,也是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广西一直重视服务业发展,继续加大对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制定出台服务经济创新发展大纲(2016—2025年),以构建产业链、培育产业树为目标,推动生产服务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重点发展科技服务、软件信息、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会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今年年初又制定2020年全区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服务业规模,在优化服务业结构过程中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持续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抓好国家、自治区已出台优惠政策落地生效,大力推进服务业与工业融合发展,促进服务企业向制造环节延伸,进一步优化服务业营商环境,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广西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是由6大类18项指标组成,将对6大类各项指标采取有效措施,补短板促发展,全力以赴促进服务业快速增长。一是邮政管理部门支持快递服务企业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应用。二是通信管理部门持续推动广西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宽带提速和移动网络流量降费。三是商务部门运用“互联网+”积极发展新产业新零售新业态,促进批零住餐消费,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四是住建部门要求各市住建部门进一步开展房地产市场监管及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五是招商引资部门加大对服务业集聚区银企对接和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服务企业向集聚区集聚融合发展,培育形成若干服务业产业集群。各部门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推动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
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和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一是加快项目投资,重点支持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新兴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和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等,激发服务业新活力。二是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推动健康养老、健康医药、健康食品、健康旅游、健康运动、健康管理六大健康产业体系发展。三是在新兴服务业中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四是加强打造38家自治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挥重要载体作用,助力推动服务业发展。
各市发挥各地优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促进服务业平稳较快增长。南宁市要以首府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的重要地位,通过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作用,发挥高端要素集中的优势,发展服务外包、软件信息、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产业发展。柳州市要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加快发展汽车后市场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广西生产性服务业新高地。桂林市要利用旅游产业链,以旅游业转型升级为龙头,融合文化创意、商贸服务、体育休闲、农业农村等相关产业。北海市要依托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和软件信息服务业集群效应,推进实现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化、智能化发展。防城港、钦州市要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为重点打造通道经济,打造跨境物流、多式联运为主体的现代物流特色服务业领域,建设铁公海联运枢纽、物流仓储基地和港航物流服务增值重要平台。贺州市要在服务业改革试点中先行先试,打造“碳酸钙+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生态健康”产业链。崇左市要大力发展口岸经济,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边境口岸贸易加工成为拉动崇左市外贸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以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为主线,充分发挥面向东盟沿边优势。
依托广西宏观云建立数学模型,展望2020年,预计广西服务业仍将延续弱势开局,但服务经济增速边际下滑压力已下降,已处于筑底过程,增速将呈“低开稳走上升”态势,全年增长预计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