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校园景观中公共艺术设计策略研究

2020-02-24 01:02
关键词:校园内人性化艺术设计

李 璐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系,福建 福州 350007)

校园需要结合人文主义理论和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不断拓展自身景观设计当中公共艺术设计的表达形式与功能,以营造出具有人文情怀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使用主体体验感、归属感、凝聚感等感官的提升。[1]鉴于此,本文对当前校园景观中公共艺术设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以人文主义理论和人性化设计原则为指导,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发展策略。

一、校园景观艺术设计理念

1.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设计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为校园内部的每个使用主体营造一个安全、自由、舒适等具有较高体验满足感的公共空间。为了提升校园内公共空间的人性化程度,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要结合人体工程学原则,满足使用主体在生理方面的需求。其次要在设计当中引入心理学原则,满足使用主体的心理需求。

2.艺术性原则

不论怎样对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丰富和延伸,其主要目标始终是对环境进行美化,为校园内使用主体提供便利、舒适的空间环境。而艺术性原则的本质就在于公共艺术设计必须要符合并满足受众群体的审美,给使用主体带来优质的精神享受。[2]

3.公共性原则

公共艺术设计应兼具艺术性和公共性。设计之前,应针对整个校园开展考察、调研,从而根据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来确立“供需”平衡点,以此为基础进行公共艺术设计。利用公共性原则,可使校园公共艺术设计能够在专业高度和审美之间选择出最为合适的切入点,以确保校园公共艺术不仅能够满足校园内受众人群的行为需求,而且还能对校园文化进行传承。

在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当中引入公共性原则,还可使整个校园变为一个更加多元化、公共化、艺术化以及个性化的集成综合体。除此之外,校园内受众群体还能够通过和公共艺术之间的互动,对自身的价值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改变,使受众群体能够不断思考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倒逼式”的反思效果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教化功能。

二、当前校园景观中公共艺术设计现状分析

1.对“以人为本”重视不足

当前,我国众多学校在空间环境的设计当中没有充分遵从人文主义思想,忽略了对受众群体的关怀和照顾。“以人为本”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并没有真正融入公共艺术设计当中。并且,只重视前期景观、环境的建设,忽略了后期的使用和维护,造成很多校园在建成之后,存在大面积土地闲置、人性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2.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分布不合理

在校园中,公共艺术作品合理分布的目的在于能够让学生在校园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感受到艺术气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气质。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公共艺术作品,整体分布不均匀,没有形成公共艺术的整体性。一些高校生活区和宿舍区的公共艺术作品分布较少,甚至没有。但是,学生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宿舍区内的环境设计是否合理和学生们的身心成长息息相关。学校的发展、环境的设计应该以学生为本,在进行景观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需求和期许。因此,不断改善和优化校园内的公共艺术作品分布,是当前我国众多学校在校园空间环境设计和布局中的重要工作之一。[3]

3.校园内公共艺术形式单一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十分迅速,而学生们作为对待新兴事物和信息接收、理解能力最强的群体,其审美、观念和思想在新兴事物和信息的影响下,愈发开放和多元化。经过调查发现,学生们更加偏好于新鲜且形式丰富、有趣,具有个性化的校园公共艺术。但是,校园内的公共艺术设计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难以引起现代学生们的共鸣。

三、校园景观中公共艺术设计策略

1.注重与地域特征的结合

由于我国地貌广阔且多样,各个地区的学校受到该地区地域、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不仅校园的公共艺术设计中蕴含并传承着不同特色的历史文化,同时办学特色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若想提升校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的程度,就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特征。在设计过程中,要以学校内的小社会为中心,充分了解和掌握学校所在区域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并结合该地区的地域、建筑特征和城市形态,因地制宜地在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中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从而达到培养和激发师生归属感、使命感和共鸣感的目的,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需求。

首先,对于地域特征来说,由于地形不同所带来的高低差有利于校园内空间节奏感的营造,因此,只要能够掌握并合理利用这种空间节奏感,便能够充分结合当地的地貌特征来进行校园景观设计。一般情况下,校园地形主要有以下四种,分别是平地、山脊、凸地和凹地。在此,本论文将分别对以上四种不同的地形进行讨论。[4]

(1)平地:该种地形具有多方向的特征,适合构建延伸性和多向性较强的校园景观,同时,利用平坦地形设计灵活和实用的特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景观公共艺术设计的观赏性和功能性。

(2)凸地形:该地形属于一种负向空间,坡面和顶部不仅阻碍了视线,而且还限制了空间。在该地形上可以设立具有代表性、象征性的焦点物和景观。并且,还可有效利用该地形高耸的优势,设立一些有利于观察周边环境的景观或张所。

(3)凹地形:该地形一般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人们往往会将注意力放在其中心和底部,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和内倾性。因此,在设计当中,可以利用该优势,构建一些能够吸引校园内师生视觉感官的景观,让师生们能够沉浸其中,享受乐趣,比如:人工湖、表演舞台、公园以及娱乐区等。

(4)山脊: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掌控好山脊间的距离,那么便能够增强校园内的韵律感。例如:从山脊的顶部和山脊线设计休息区、道路、娱乐类建筑等。

2.注重与人文精神结合

对于人文精神的体现和校园文化的传承来说,在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当中必须要明确文化定位,否则将会出现文化定位错乱的情况,使景观既不符合审美,又不贴合实际。为了能够让设计师准确掌握和理解学校以及当地的文化定位,设计师首先要收集到完整且准确的资料和信息,进而根据材料和信息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文化体现和传承方案。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对校园和当地所特有的文化因素细分为不同的小模块,以便更好地理解、定位和发展设计。

因此,我们将具体从三个层面来制定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的文化传承、表现方案。第一是每个地区所特有的地域性文化,比如:北京所特有的“京味”文化,西安的“秦味”文化等。第二是校园文化的传承,学校的历史、校风、精神、办学理念以及制度等是构成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的重要因素。由此也可以看出,校园文化的体现和传承是校园景观公共艺术人性化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第三是每一个校园景观所在位置的特定环境,校园内每个景观必然会放置在一个特定的地点,比如:树林中、教学楼前、广场的中央以及道路两旁等。

3.丰富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形式

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不仅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还要紧跟时代脚步,与时俱进,为校园的空间环境注入更多的现代化元素,以提升整个校园空间的活力。

由于学生们的思维和审美等观念意识十分多元化,因此,校园内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形式应更加丰富且多样化。比如在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和精神的同时,要以丰富多样的公共艺术设计和表达方式满足学生们不同的审美需求,使师生们在校园当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愉悦感。另外,历史悠久的高校拥有独特的校园历史、精神和文化特征,因此,在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当中要注重校园文化的体现和传承。再比如不同类型的大学,综合型、财经类、理工类、艺术类等,应根据学科特色,构建不同学科类型的艺术设计特色。

校园在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当中,首先要把握住地域文化特征的大方向,然后再融入学校的历史文化,并根据时代特点予以创新和延伸,同时还需要注意景观设置是否和周边环境相匹配。因此,从上述三个层面出发,构建人性化的校园景观还需要活用一些其他的文化营造手法,结合此类文化营造手法,不仅可以提高观赏性,而且还能够表达出独特的文化韵味。对校园建筑内外的人文景观的丰富与校内公共艺术设计形式的增加,能够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人文关怀的设计气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校园内人性化艺术设计
校园里若有人行凶
《星.云.海》
《花月夜》
墨尔本女子学院将拆除校园内所有垃圾桶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墨尔本女子学院将拆除校园内所有垃圾桶
某高中校园内颗粒物尘源调查实测与分析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