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寒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徐杰提出的“语言特区”这一概念,指的是可以有条件突破惯常语言规律约束的语言运用的特定领域。语言特区跟语言接触、语言习得一样,是促使语言创新演变的一个重要源泉,其创新形式可能会由语言特区扩散至语言主流,甚至可能最终演变为核心语言规则。(1)徐杰,覃业位.“语言特区”的性质与类型[J].当代修辞学,2015,(8).诗歌文体、标题口号、网络平台是语言特区的三大类型,不同类型的语言特区突破语言规律的动因和表现形式不一样。本文将讨论网络语言特区的创新表现、创新机制及动因,并简要分析语言特区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
网络语言创新的客观条件是互联网和语言的交际功能。以电脑、手机为客户端的互联网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交流平台:其一,互联网实现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平民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体、草根媒体。网络社交平台准入门槛较低,每个网民都是潜在的网络语言创造者,互联网让全民语言创造力得到了空前的喷发;其二,互联网迅捷的传播速度极大地提高了网络语言的产生、约定俗成、传播的速度,因此新的网络语言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其三,以键盘为主的输入方式促使网民成了“键盘侠”,加上日渐成熟的语音输入法,出现了由输入法造成的网络新词,汉语中同音字较多,网民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方言众多,为了提高交流的即时性,出现了由谐音、误输、别字、替代等形成的网络新词;其四,网络交际是隔着屏幕的,却追求面对面的交际速度和交际效果,这就出现了用来“看”的拆字、字符、表情符号、表情包、动画等网络用语,通过视觉感受到绘声绘色的“说”的状态以及身临其境“听”的效果,各种形式的网络用语、混搭就自然地产生了。
网络语言特区的创新动因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独特的网络空间、开放活跃的思维使网络语言表达不仅是一种交际,也是一种娱乐。在繁杂的网络空间里为了吸引关注、增加点击量,网民们有意识追求语言表达的标新立异,不约而同地追逐戏谑、幽默、风趣、新奇,甚至隐晦的表达效果,产生了只在网络空间里使用的特有表达方式。另外,语言自身有更新变化的使命感,求新求异也是语言追求的美学价值之一。当语言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使得这种追求新奇的本性表现得更为显著。同时,互联网的“眼球经济”、流量至上、求关注等心态也推动着网络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因此网络语言将永远呈现一个推陈纳新的开放状态。
通过考察大量的网络语言我们发现,网络语言特区的创新机制离不开修辞的运作,每个网络新词都是一次修辞结果。修辞是“对常规语言表达形式的突破和变异”,是“艺术语言”;(2)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55.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因素以美化语言”;(3)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1.是“在适应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的前提下积极调动语言因素,为获取最理想的表达效果而对语言所进行的加工。”(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68.可以看到修辞是为了适应语境对语言的加工、美化,目的是提高有效表达。网络作为语言使用的特殊语境,其创新机制正是修辞,对语言表达形式进行异化,产生新颖的美学效果以适应网络语境。网络语言中大多是汉字词,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网络词汇的创新表现也只能在语言的音形义的框架内做突破,继而成为常规语言的一种新的替代形式。因此总的来看网络词汇创新表现在语音、语义、结构这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依赖各种修辞手段达到突破常规表达的变异效果。
网络词语在语音上的创新,指的是在语音层面通过修辞手段产生新词,主要有谐音、同音、叠音、拟音、合音,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谐音。汉语中同音现象比较常见,《新华字典》索引中说汉语音节形式总数是416个,而汉字常用的就有3500字,“音少字多”导致同音现象无法避免,更不用说语音近似了。另外,我们方言众多,有些方言词汇只有语音形式没有汉字形式,在网络交流时会出现用与方言同音或语音近似的汉字记录方言,这些都为谐音词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在网络语言特区里,谐音作为一种造词手段更为灵活宽泛,只要发音大体接近,声或韵有其一相同或接近便可利用谐音形成新词,因此,谐音词在网络词汇中数量最多,主要来源有如下几点:首先,来自方言的谐音词,比如“大刀-打倒、葛格-哥哥、母代-没得、干色摸-干什么、蓝瘦香菇-难受想哭、果酱-过奖”等等,这一类方言谐音词较多,此时汉字成了表音工具,谐音词的构成语素与该语素本身没有任何语义关系。方言谐音词使人们透过屏幕感受到亲切的乡音,言语表达上增加了乡土趣味性。其次,键盘或语音输入造成的谐音词。这个造词方法更随意,一般情况下是在输入时会选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或处于字符选项首位的词语,不会影响对方的话语理解。比如“青筋-请进”。由于方言的影响,这类谐音词会有多个表现形式。其三,数字谐音,“0到10”的阿拉伯数字在语音上都有几个相应的谐音字,一般用于不愿直说的、隐晦的表达,类似“密码语”,比如“0437-你是神经、0452-你是我爱”等,这些数字词增加了交流时活泼俏皮的小情趣。不足之处是如果数字过多会影响对语义的理解,滥用了就真的成了密码,所以对数字词的使用不易太长。那些短小的富有意义的数字词在生活中已常见,比如“520(我爱你)”,在5月20号设置的网购节,网商为了促销利用日期的谐音造了一个节日。其四, 是外语音译谐音,汉语中的音译词是讲究“信达雅”的语言美学价值的,但是在网络中就大大的突破了这个规则,在汉字的选择上追求趣味性、娱乐性,比如“闹太套-not at all、单脚拉屎-dangerous”等。还有部分英文字母、数字混合型谐音,比如“V5-威武、服了U-服了you、米2-me too”等。
同音,指利用同音产生的同音词,就是换了另外一个语音相同的汉字或者数字、英文字母等来代替原有词语而形成一个新的表现形式。一组同音字有很多,选择的这个同音式在字面意思上一般具有幽默、风趣或者简洁的表达效果,比如“蛋腚-淡定、鸡冻-激动、烦客体-凡客体、好8-好吧”等。在网络交际中汉字、数字、字母等可以成为记音符号,新词比原词在视觉形式上更显活泼风趣,这类词基本上依赖语音而生存,符合网络追求别样表达的新颖感。总体来说,在网络交际中人们比较注重语音的传递,造成很多谐音词、同音词,不拘一格把语言的谐趣性、娱乐性发挥到了极致。
叠音,指的是通过音节上的单纯性重叠产生的新词,和结构上的重叠不一样,结构上的重叠原式和重叠式之间还有语义上的关联,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或遍指等。而网络语言特区中的叠音与原式之间在语义上没有什么关系,比如“班班、本本、东东、拉拉”等,在语气上多了些“可爱”的意味,叠音式和原式之间语义上的关系不大,这类词在网络词汇中数量很少,有的学者把这类叠音词称为仿儿童语音,具有撒娇卖萌的语气色彩。
拟音,指的是用文字、字母、数字的语音模拟并记录各种声响产生的词汇,又叫拟声或仿音,比如表现笑声的“哈哈、呵呵、和和、嘻嘻、嚯嚯、吼吼、切、吓”等,只拟其音,交流时达到绘声绘色的传声效果。在传统词汇里,一种声响用一个固定的拟音词表示,比如,“哗啦啦、轰隆隆、啪嗒、叮叮咚咚”等分别照应不同的声音,在网络语言特区的拟声词里,同一个声响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只要语音相同或相似都有可能用作音符来记录声响,相对自由宽松。比如“呜呜-55、ww哈哈-haha、hh呵呵-和和、喝喝、hehe娃哈哈——挖卡卡、哇咔咔、娃哈哈”等。有的只有语音没有相应的汉字,比如“duang”,拟重物落地的声音,“biu”拟轻快飞走的声音,直接用拼音表示。英语中也用重叠字母表示程度或连续状态,比如:“GRRRR”,是英文咆哮“growling”前两个字母,重叠“R”表示连续不断的咆哮声。网络中的拟声词只求拟音,记录语音的符号则灵活多样。
合音,指的是将一个多音节词的语音合为一个音节,然后用语音相同或相似的汉字作为记音符号而形成的新词,比如“酱-这样、表-不要”等,这类词主要是方言语音较多。
总之,在网络语言特区中,利用语音作为词汇创新手段是最常用的,汉字在网络语言中成了表音工具,有的是纯表音,与语义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随意使用汉字只有在网络语言里才有此特权,所以在网络语言特区里由语音造成的新词会层出不穷。
语义上的创新机制主要表现为语义新解、比喻、引申等。语义新解指的是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对语义赋予一个全新的意义,一般是对构词语素的重新解读,完全颠覆原有词义,具有幽默戏谑的趣味。比如“月光(每个月的薪金都花光 )、日光(每月薪金一天就花光)、后起之秀(爱睡懒觉最后起床的住校生)、KTV(尅一顿,踢一脚,再做个V手势)”等,这种对词语的重新解读会随着使用者的解读而变化,所以同一个词语可能在不同网友群中具有不同的认知。
比喻,是利用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一个概念来喻指另一个概念产生新的用法,是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比如“裸奔、大神、废柴、纯净水、菜鸟、飞鸟、潜水员、挖坑”等,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这类创新手法很常用,产生了大量的网络新词。
语义引申,是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新的含义,与本义相类似、对立或关联。比如“亲”引申为对拥有相同志向、喜好或兴趣的同一团体成员的昵称,含亲切意;“喊叫”在网络语言特区里指的是在网上全部使用大写字母或大字号发帖、回复和交谈,是一种使用文字表达情绪的方式。类似的还有“魂、巨、顶、踩、宅、汗、黑、秒、水、回锅、毁楼、互踩、极品、数蚂蚁、手滑、倒、黑线、中枪、霸气”等,这些词语在网络语言特区里引申成为一个新词。其实,比喻义也属于语义引申的一个方式,只不过比喻色彩鲜明,就作为一个独立的转义与引申义分开了。
结构上的创新机制主要是拆字、字形表意、缩略、仿拟、类词缀,这里所说的结构创新指的是从字形或词形的构成上进行变异产生的网络新词汇。
首先是拆字,拆字早在汉字猜字谜游戏中就大量使用,汉字独特的框架构成可以使部分合体字拆开,拆开后仍做原形汉字使用,比如“强”被拆为“弓虽”,“糞”被拆为“米田共”等,一般来说拆字而形成的网络词语是避讳一些不雅的字眼、不愿直说时使用的,在网络语言里每个合体字都有被拆开使用的可能只要网友需要。
字形表意,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具有表意功能,在网络语言中,有些网络词汇就是通过字形来表意的,比如“囧”,看起来像一张很不开心的脸,形容郁闷、悲伤、无奈等语义;类似的还有“烎、槑、壕”等,通过字形就可以意会到字义,此时汉字就是单纯的表意符号。拆字和字形表意产生的网络词语不多,汉字字形本来就可以当谜面猜测字义,这也是语言的娱乐功能的体现。
缩略,是在保持语义不变的情况下把较长的语言结构缩成简短形式。在网络语言特区中汉字、数字、英文、汉语拼音都可以缩略,有时结合着谐音缩略,形式更灵活自由,双音节词缩略为一个单音节语素词,比如“寒、秒、汗”等;双音节短语缩略成双音节词,比如“港漫、躺枪、网购”等;还有“白富美、高大上”等语素组合词;英文缩略也是较为普遍,不仅单词可以缩略,短语甚至句子都可以缩略成最简形式,比如“RE-replyy、BG -bad guy、BF-boy friend、 BIF-base in fact、BITMT-but in the mean time、BITD -back in the day、WINK族-women with income,no kids”等;汉语拼音缩略“BC-白痴、BD-笨蛋、BXCM-冰雪聪明、QR-穷人、XDJM-兄弟姐妹”等,取汉语拼音的声母缩略成一个字母词;数字加英文字母混合型“C2C-customer to customer、 B4N-bye for now、B4-before、G2G -go to go、GR8-great、3KU-thank you”等。
从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中的缩略更灵活随意,双音节的向单音节的缩略,多音节的向双音节的缩略,总体趋势是尽量使用最简表达形式,当谐音与缩略结合使用时,数字也可以作为表音符号只要音似(英文发音或汉语发音)就能和字母一起缩略成为一个新词,这种方法确实经济快捷,缺点是不能脱离具体语境,否则将造成语义费解的现象。
仿拟,是根据交际的需要,模仿已有词语的构成格式,以其中一个构词语素为词根临时新创一个语义相关或相对的概念。比如由“经济实用男”仿拟出“经济实用女”,“女神”仿拟出“男神”,“黑客”仿出“白客、红客、准黑客”,有“黑名单”就有“白名单”“菜鸟”仿出“中鸟、老鸟”,“智商”仿出“情商、法(法律)商、体(体育)商”等,一般先有一个即有网词作为仿拟对象,以其中一个语素为词根仿照造词,或者仿照结构造词。
类词缀,指的是由类词缀造出来的新词,类词缀具有词缀的语法特点,位置固定、构词能力强,不同点就是类词缀还有一定的语义特征。类词缀和仿拟的不同点是,类词缀能产生性更强,可以类推出一串新词,仿拟是根据需要临时仿照已有结构产生的一个意义相反或相近的词。网络词汇中类词缀有“××族、××体、××控、×二代、××奴、××党、裸×、×客、闪×、刷×、水×、网×、小×、有×”等,可以不断复制出新词。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网络语言特区中词汇创新主要表现在音形意三个方面,利用各种修辞手法对常规语言表达进行变异突破,网络语言特区赋予了修辞最灵活最广泛的使用空间,在修辞的运用上已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是对传统修辞手段的进一步扩大或泛化,拓展了修辞的视野。各类修辞手段的运用存在高频与低频的差异,运用频率较高的是谐音、缩略、比喻、仿拟、类词缀等,其他修辞手段则运用频率相抵较低。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语言是词汇教学中较为实用的补充部分,留学生在网络交际时使用混合型、数字型、字母型网络词语较多,在口语交际时使用汉字型网络词语较多,留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接受能力较快,应当放手让留学生学习并运用网络语言进行网络交际。
网络语言特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就是区分网络语言特区的创新和汉语习得时的偏误,因为语言习得也是语言创新来源之一,要引导留学生正确理解创新与偏误,不要把语言习得偏误当成语言创新,语言习得的创新和偏误都体现在母语迁移上,如何辨别偏误和创新是汉语教学时要明确的。“语言特区”的创新是在特定语言运用领域内对常规用法的突破,突破的是常规组合搭配,达到新奇的修辞效果,并没有完全超出普遍语法原则的限制,也就是说语言创新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有限制的,这个条件就是必须在普遍语法原则内运作。而语用偏误是句子存在语病,或语义不通,或语法错误等。我们鼓励留学生在语言表述时运用修辞手段,进行语言习得创新,同时也要指出不当的语用偏误。
网络语言特区中的创新主要表现在音、形、意三个层面运用修辞手段对常规语言运用规则的变异或突破,由此而产生的新的表现形式,具有新奇的语言美感,达到网络语言特区中追求关注的视觉效果。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创新形式灵活多样,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修辞范围,是对修辞手段更灵活宽泛的运用。
创新是语言发展演变的源泉,网络语言新陈代谢较快,生成率较高,成活率未必高,但能在网络空间里完成交际任务。那些结构过长不便于记忆的、意义隐晦的、受众面小的、热门话题催生的网络词语生命力相对较短,如昙花一现;而那些结构短小精悍、意义单纯明确、使用范围广且频率高的、具有修辞美感的网络词语成活率偏高。网络语言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更新变化,趣味感、美感渐失的网络语言会被新的表达方式所替代。总之,在语言这棵大树上,网络语言如树叶般层出不穷、生生不息,促使着语言的演变发展,滋养着语言这课大树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