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
现行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把古诗词的学习量增加到110多首,分量不可谓不重。这些古诗词,是中华文化跨越时空的精神宝藏,是中华民族极致凝练的智慧结晶。走进这些古诗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可以点亮一个人的心灵。
阅读是从语言文字中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而语文学习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古诗词教学,比任何一种内容的语文学习都更需要实施对话教学。学生只有在与古诗词的对话中,才能真正走向远方。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为什么源远流长且从未间断,关键因素之一正是我们拥有伟大的中国汉字。每个汉字,绝不只是一个符号,就其产生、衍变,都是一幅幅神奇的画卷,都是一曲曲美妙的音符,都有一个个神奇的意义。而每个汉字之间千变万化的组合,以及每个汉字在千变万化的语境中,所生发出来的味道,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古诗词,以文字精炼为第一特点,自然尤其重视和讲究汉字的“排兵布阵”。因此,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我们首先要鼓励他们与诗词中的汉字对话。
对话文字,感受语言音乐美。如,《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从民间走向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古诗十九首》是继《诗经》《楚辞》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这十九首古诗在写作上大量使用叠音词是一个显著特点。比如,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用了叠音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音节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物性与情思。古诗词,讲究平仄、押韵,有着丰满、强烈、真切的律动感、节奏感,特别适合引导学生感觉、欣赏独特的音乐美感。
对话文字,感受语言的境界美。《泊船瓜洲》中“绿”字为什么为人们如此称赞?到底好在哪里?王安石最终用“绿”字之前,先后用了十几个词,比如,到,入,过,满。这几个字词和“绿”字一样,都能把春回大地,春风来到江南表达清楚,无论用其中哪一个,大家都能明白,春风来了,春天到江南了。但是,其它字词放在诗中,却无法把“春风来了,春天到了后会怎么样”的形与神表达出来。“绿”,颜色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一箭双雕、一举两得,把春风“来”时的兴奋与“来了之后”江南的一派生机都鲜明、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更重要的是,正如《元日》表达了诗人马上要实施新政的喜悦一样,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第二次赴京实施新政的途中,所以,这个“春风”更指皇恩(皇帝对诗人的再度信任与重用),这个“绿”更指诗人内心的兴奋与欣喜,他渴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能驱散政治上的寒流,为第二次实施新政开创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对话诗词中的文字,事实上就是抓住了诗的“眼”,这样,品读诗词更丰富的意味与韵味就水到渠成了。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位古诗词作者。选编进小学语文教材的近百位诗词作者,都是一个个独特的世界。与他们对话,我们可以深刻感受他们在诗词中的欢呼、呐喊、欢唱、神游,可以感受他们心灵深处的个人特点:性格、喜好、经历、思想、遗憾、不满、愤怒、渴望。感受这一个个独特的精神世界,对学生们的精神成长、品格塑造裨益良多。
比如,品读李太白的诗歌,只有引导学生了解他的身世、他的游历、他的失意,他们才会知道,为什么李白明明是“仗剑去国”,刚到扬州一年却写下《静夜思》强烈地想起家来,究其因,正是他豪气冲天,“一年不到,散尽三十万”。他们才会知道,李白写《独坐敬亭山》是如此的伤感,才会明白李白一生为什么大量地把“剑”字写在诗中,为什么一生特别喜欢月亮,孩子的名字和妹妹的名字都与月亮有关。只有了解了这些,学生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大家赞李白是“谪仙人”,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又如,为什么李白是诗仙,而杜甫被大家称为诗圣,称他的诗是“诗史”,要弄明白这些,我们就必须引领学生走进他那段妻离子散、屈辱、苦难、几次差点儿送了性命的亡命天涯经历,必须引领学生听杜甫所听,见杜甫所见,想杜甫所想,从中感受他以天下为己任、时刻不忘为百姓、为天下苍生呐喊、控诉的伟大人格魅力。
再如,贾岛与韩愈的“推敲”故事,引导学生走进当时的故事情境中,既能比较真切地感受到“敲”字的“静、敬”的别样境界,也能真实地感受贾岛、孟郊等“苦吟诗人”的字字“苦吟”,以“苦”为乐的行文处事风格与魅力。
总之,学生在与这上百位诗人独特的生活环境、人生历程、精神世界的对话过程中,必然潜移默化地汲取百家养料,滋养自己的习性,不断地建构、内化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自然与社会的另一种“写生”或创作。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题材,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而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形式。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长河中最璀璨、最耀眼的明珠。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以来,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构成了无以伦比的中国古代文学宝藏。
古代诗歌,从《诗经》开始,从四言开始,其表现形式不断地演变、衍生、丰富、精彩,而表现内容更是包罗万象,引导学生在这些诗词中与文学对话,学生可以感受文学艺术的多元,并从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从诗词中知常识。什么是汉乐府,什么是北朝民歌,什么是五言,什么是七律,什么是歌,什么是歌行,什么是诚斋体,什么是题壁诗,什么是豪放派,为什么说是别“董大”,为什么要“踏歌声”,为什么说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第125首是一首青词,这些文学常识,学生只有在与这些诗词的对话中,才能比较清楚地了解与掌握。
从诗词中学艺术。古诗词,既有共性的诗词特点,更有多元的表现形式和手法。比如,对话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我们可以感受怀古诗借古讽今的特点,学习其中善于借用典故的手法。对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等送别诗,我们感受诗人们表达送别之情时的不同艺术手法和表现角度。而对话《采薇》等诗经作品,则可感受独特的远古四言诗的文学魅力。
总之,引领学生在诗词学习中,对话其中的文学艺术,才能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诗词有味可品,更有法可学。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句话道出的就是文化的真谛。所谓文化,就是一个区域内,人们共同创造、流通、传承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由中华民族所有人共同创造的独有的这些特质。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重要、最成功的传播的载体与方式,自然,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最好的钥匙。引导学生在诗词学习中,与其背后的文化对话,他们才能在历史的坐标中感受诗词的另一种责任与境界。
比如,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诗时,我先引导学生讨论贺知章到底是不是“客”,然后把客文化拓展进来:一方面整理、品读带有“客”字的诗词,一方面探究为什么古代文人大都有一种“客”的经历,学生很好地感受到客文化的丰富内涵。又如,学习边塞诗,如《塞下曲》《凉州词》《使至塞上》《出塞》等,我们同样应该把边塞文化、古代战争文化有机地融进学习中来,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光、民俗、战事、人情。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开篇所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可见,致远方,至远方,当在诗词中,当从诗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