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2020-02-23 16:37:05沈致和刘向华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困难资助心理健康

李 雪 沈致和 刘向华

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李雪沈致和刘向华

(合肥工业大学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近年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本文主要从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征、影响因素,高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当前,各高校逐渐构建起“奖贷勤免减补偿”一体化资助帮扶体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但是由于他们要承受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及经济拮据的双重心理压力,导致其成为心理问题高发人群。因此,关注和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把握其思想和心理健康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培育工作,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成为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性格特点及心理特征

1.自尊心与自卑心理并存,敏感猜疑,产生狭隘的嫉妒心理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希望考入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填补自身家庭单纯体力劳动所缺乏的知识力量。他们将进入高校求学作为改变自身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激励自己继续攀登学业高峰,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佼佼者。但由于学习生活所限,在各类学生活动中较为局促、文体比赛不活跃,导致很难实现预期目标,从而更进一步将家庭经济的困难和自我视野见识不足泛化为自身素质与能力的短板,倾向于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怀疑、自卑心理[1],造成即使周围发生的事情实际与自身无关,也会对群体中家庭经济状况优越、物质富足、在各方面都表现活跃突出的同学产生狭隘的嫉妒、敏感猜疑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2.学习刻苦努力,紧张焦虑,出现厌学心理,情绪控制能力有待提升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生活中艰苦朴素,学习能够吃苦耐劳。但是迫于生活经济压力,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参加多项勤工俭学工作,占用学习时间及精力,造成由于课外兼职导致学业问题甚至心理问题,在极端情况下出现自暴自弃,不能将家庭经济贫困作为鞭策自我前进的动力,而只看到现实中的困难,逐渐丧失自信否定自我,甚至出现厌学心理。这种状态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绪控制方面出现问题,表现为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遇事偏执不冷静、不理智、生活兴趣减退、暴躁焦虑、丧失活动动力等情绪失控的行为。

3.对待家庭困难悲观抑郁,封闭自我,交际障碍持有不理性心态

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愿正视或承认自身家庭经济困难的事实,更介意班级同学和学校老师得知家庭经济状况,因而不会主动向学校和老师寻求经济帮助,不主动申请加入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甚至认为家庭经济困难是他们不可触及的痛点,内心较为悲观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问题。他们担心他人不乐于接纳自己,担心自己成为他人谈论的对象,内心拒绝与外界交流,从而交际范围狭窄,封闭自我。

二、影响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一直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社会各界组织及个人也发起多种形式的捐资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但由于我国捐资体制仍有待完善,一些善意的社会资助项目被不当宣传报道或恶意扭曲,使他们产生误解自身为弱势群体,接受他人的施舍与怜悯,加重了自卑心理与悲观抑郁状态。由于高校就业机制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就业竞争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社会支持力量薄弱,使得在就业过程中常出现逃避、困惑、愤懑等心理问题。

2.原生家庭因素

在众多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因素中,原生家庭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外在刺激[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原生家庭成员对于几代人才考出的大学生寄予厚望,期望他可以改变家族的命运、较大程度地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导致他们将个人学业发展与家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背负着沉重的学业与生活压力。另外,原生家庭成员由于长期在物质匮乏、社会地位较低的环境中生活,自身获得感、满足感、成就感缺乏,在与子女交流相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给他们带来消极影响与负面情绪,导致他们自身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幸福感获得匮乏,从而衍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3.学校环境因素

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生产方式单一,社会结构简单,贫富差距不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原有的片面思维无法满足适应大学新环境学习和生活需要的认知要求,而目前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存在经济帮扶与思想育人相脱节的现象,没有切实帮助他们面对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心理挑战,真正走进他们内心,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和精神支持。如果高校能够将经济帮扶与心理关爱有效结合,在缓解他们经济困难的基础上,充分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有效减少心理极端事件的发生,切实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

三、加强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

1.完善资助体系,缓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方面心理压力

完善资助相关工作的申请、认定、审核、发放、公示环节,在规范、保密、尊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开展资助帮扶工作,国家及学校应逐渐完善工作体系,及时修正不当工作开展方式。如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取消一批证明事项的通知》(教政法函[2019]12号)中,取消了高校学生申请资助时需由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予以证明的环节,改为申请人书面承诺。这一环节的改变,最大程度上对于学生的隐私给与保护和尊重,同时有效避免凭借一纸虚假证明具备享受国家资助资格的不诚信行为。另外,高校应严格落实并大力宣传国家精准资助政策,比如2017年,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财科教〔2017〕21号)中关于“把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作为重点资助对象,国家助学金等相关资助政策原则上应当按照最高档次或标准给予资助,确保其顺利就学”等相关具体要求,完善高校精准资助体系,切实缓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方面的心理压力。

2.营造和谐氛围,健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通过新生入学的普及性心理测试结果中,针对性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关注他们既有心理问题并结合心理测试中相关因子分数,区别性关注他们后续学习生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做到“一人一策略”“一人一档案”独特性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教育,举办系列讲座、心理知识问答等,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缓解心理压力的相关技能,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情绪控制能力,理性客观认识家庭经济状况,正确应对学业、人际关系交往、经济物质等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培育乐观积极、自立自强的心态。将心理情景剧、团体心理辅导等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引入到资助育人工作中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游戏中结合具体指向的心理知识体会与人相处的愉快,在活动中体会自身成长的快乐,感悟生活、思考人生。

3.优化育人环境,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政工作目标是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不息、砥砺奋斗、诚信感恩意识,回报社会与家庭,感恩他人的帮扶,励志成长成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渴望依靠自身知识储备改变自身及家庭生活经济现状[4]。学校应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性格特点,依托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成才教育,强化价值引领,在日常的人文关怀中及时地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鼓励那些内心封闭的同学走出自我空间,走进学校班级生活大家庭。将思想政治人文关怀融入心理健康工作中,通过组织校园文化节、发展性资助团体辅导等学生喜闻见乐的方式,优化育人环境,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文化交流的机会,引导受助学生展现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大学学习和生活应对过程面临的挑战相对较大,国家及高校要更加关心关注他们,从制度、人文、经济、心理方面给予他们更多关怀与帮扶,减少他们的经济负担,制定针对性方案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为他们营造和谐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发挥自立自强诚信感恩的主体作用,逐步完善健康人格,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育人工作。

[1]吴正龙,马娟,齐敏华.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援助策略[J].高校辅导员,2012(3):53-56.

[2]肖建国.高校家庭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思想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2013(2):94-98.

[3]薛瑜.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及应对[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4]张海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15(3):34-37.

2020—05—23

李雪(1988—),女,山东菏泽人,工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沈致和(1963—),男,安徽合肥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工学硕士。刘向华(1976—),男,安徽怀宁人,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工学硕士。

G645

A

1673-4564(2020)05-0170-03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心理健康
困难中遇见团队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困难我不怕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8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