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高品质,我们首先会想到生活的高品质。我觉得生活的高品质是需要物质作为保障,同时精神上获得愉悦,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高品质的语文课堂亦是如此,需要学生和教师相辅相成,二者都能获得成长的课堂,是充满生长气息的课堂。
1.学生学习欲望的生长
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成功的教学是必须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可见,学生学习的欲望是高品质语文课堂的前提。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来谈一谈。
《醉翁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更是初三学生眼中枯燥的文言文。我以前上这一课时,都是按“朗读—翻译—分析—背诵”这一思路,其实也不单这一课,绝大部分文言文都是这样上的,就像输入了电脑程序的生产线,总是按部就班。因为这样,学生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下变得沉默不语,原有的学习积极性、欲望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退、泯灭了。学生没有学习欲望,教学效果也就出不来。课堂上这种“举步维艰”的现象促使我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后来在执教本课时,我抓住文章是游记性散文这一特点,从“游”字上做文章,让组长成为导游,组员成为游客,把古文课上成“旅游课”,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中。
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欲望,大家由之前的“一潭死水”变得生龙活虎,而且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很多翻译和理解上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比干巴巴的强行灌输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我觉得高品质语文课堂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多少本领,还在于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欲望。
2.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
议论文是初三学生非常熟悉的文体,所以在九上的语文教学中,我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来上《成功》这一课。一方面想看看同学们对议论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想锻炼他们由“学会”到“会学”的能力。课前根据议论文的知识点布置了预习任务:让学生们试着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揣摩文章的论证思路;了解文中关于勤奋的例子、名人名言,在此基础上试着补充相关的内容。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主探究等能力。
课上组织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材料的整合,讲解思路的讨论,等等,最后再分小组进行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的合作探究能力进一步提升。尽管后来同学们的展示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是瑕不掩瑜,好几个小组的发言都让我惊喜不已。比如他们对文章观点的争论,有的小组说“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有的小组说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是作者的观点;还有的小组说应该把这两者结合归纳得出中心论点。争论中,同学们由粗读课文转为细读课文进而变成精读课文,阅读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时争论也带来了思维的碰撞,同学们的大胆质疑、互相补充的能力也进一步的提高。
再如,讲到“机遇”这个条件时,有的小组还补充了事实论据,提到著名电影演员王刚的例子,说他小时候调皮捣蛋,成绩很差,曾被班主任定为留级对象,后来他写了一封信给毛主席,得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批复,由此而得到学校和市里的重视,最终得以成材。在他们讲这个例子的时候,我眼前浮现他们课前预习时查找资料时忙碌的身影,也感受到了他们真正理解论据在议论文中的重要作用,更欣喜地看到了他们学习能力的生长。
3.学生文化素养的生长
文化素养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传统的中国文化美德。通俗来说,就是我们的言谈举止、说话办事等方面的涵养。如果说哪门学科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我觉得非语文课莫属了。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是摆在第一位的,可见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的“传道”是润物细无声的,一篇篇优秀的经典作品向学生展示着它深厚的意蕴、隽永的含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优秀的文化美德。现在的部编教材也特别重视国学文化的传承,文化素养的培养。比如,初一教材中的《论语》十二章,其中有关于学习方法的:“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学生们要学会复习、学思结合;有关于学习态度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诉学生们要以学为乐、择善而从;有关于修身方面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学生们为人要宽容坦荡、自省诚信、志向坚定。通过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文字,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得到生长。
此外,除了传承经典,我还引导学生拂去历史的尘埃,赋予这些经典作品新的内涵,鼓励学生对这些语句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搜集符合时代特点的典型事例等。课堂上学生解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句时,对时间这个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提到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出了一个有趣的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这就是时间。然后对时间是否有长短、快慢、平凡与珍贵之分进行了辩论。
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来,那也是对我们能力的考验,也是促进我们成长的一种方式,比如我前面提到的上《醉翁亭记》这一课,因为我上课之前做了思考,改变了以往沉闷枯燥的教学方法,所以课堂才会“豁然开朗”。在此期间,我也获得了成长,懂得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对我以后的教学也是大有裨益的。作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半壁江山,对有些同学而言甚至是“得作文者得天下”,可是作文的教学一直让我感到力不从心,学生收效甚微,我也疲惫不堪。有一次机缘巧合,我要开设一节作文的公开课,我们的教研员给我指明了方向,就是去利用学生的素材来挖掘学生的问题,以学生的作文为材料让学生点评、修改、优化,进而总结出记叙文写作时详略得当的要求。通过教学手段的改变,促使我对作文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感悟,促使我在专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更是衡量语文课堂高品质的重要指标。如果说知识收获的是鲜花,那么课堂是呈现花开的声音,更有学生思想流溢并获得沉淀的声音。因此,我理解的高品质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长律动的课堂,是能够听到生命拔节声音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