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张立美
近日,一位体育老师晒出了他“卑微”的聊天记录——体育课经常被其他科目的老师以各种理由占用,只能无奈、尴尬地回复“好”。此聊天记录一出,引来不少网友的共鸣,大家纷纷晒出自己的经历。(12月27日《哈尔滨日报》)
这一事件勾起了人们学生时代的回忆,上中小学时,体育老师“生病请假”,体育课改由语数外等主课老师上课是经常性现象,网络上有很多有关体育老师“生病请假”的调侃。但是,教育主管部门却不能像普通群众一样,也对其一笑而过。体育老师被“生病请假”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得不到有效保障,成为中小学生体质虚弱的原因之一。
从政策层面说,体育课遭到主课挤占,违反了相关政策规定,属于一种违规操作行为。政府政策文件三令五申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各地中小学校要按照规定开足开好体育课程。然而事实上体育课遭到主课挤占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特别是临近期末考试,挤占体育课俨然成为一种常态。究其根本原因,唯分数论评价机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教育局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仍然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甚至是唯一标准。这使得学校和主课老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让学生能考高分数,多给学生上几堂课,挤占体育课成为最简单的选择。另一方面,教育部虽有规定,但却没有配套的处罚机制,即便体育课被挤占,也不会有人因此承担责任和付出代价。由此,规定当然就沦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起不到任何遏制和震慑作用。
要让体育老师拿回上课主动权,让体育课上下去,让中小学生体质强起来,关键要靠制度为“卑微”的体育老师打抱不平。首先,用法律保障体育课,保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规定应当写入法律法规;其次,改变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评价机制,制定多元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关于身心健康方面的考核;再者,配套处罚机制,对于挤占体育课的当事主课老师直接取消其年度评优、职称晋升资格,让学校和老师为挤占体育课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