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平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
吕小平
(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整本书阅读成为新课改后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开展阅读活动,构建教学模式,检测阅读成果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发布,整本书阅读将作为重要教学内容进入新教材,而且列于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并且贯穿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这意味着语文教师要面临着单篇阅读教学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大变革。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整本书阅读中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认真学习新课标,把握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整本书阅读教学就是让教师在文本价值与学生发展的需求之间,寻找到恰切而有效的结合点,设计完整而又丰富的教学内容,益于学生的精神成长与语文素养的培育。
要想达到好的整本书阅读效果,离不开好的阅读书目。教师可以依照新课标推荐书目,也可以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提供参考。选择的书目既要具有思想启迪、人生导向的作用,又要具有审美熏陶、文化传承的价值,更重要是要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需求。高一阅读以中外经典小说为主,《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活着》《黑骏马》《追风筝的人》,适当阅读精美的散文《文化苦旅》《朱自清散文集》;高二要阅读文学作品,也要涉猎简短的学术理论著作,逐步提升思想的深度,《平凡的世界》《边城》《飘》《堂吉诃德》《人间词话》;高三重点阅读厚重的学术理论著作,《谈美书简》《美的历程》《中国哲学简史》,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逻辑性。学生在整本书中徜徉,接纳大量信息,融入个体生命的体验,思维品质得以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得以发展。而教师的个人的教学魅力得以彰显,教学激情得以释放。
整本书教学不能停留在单篇教学方法上,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避免教学流于随意性、形式性、肤浅性,要有对学生过程性的指导,要有对阅读和教学的整体性设计,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导读课。教师通过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著作的影响,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推进课。小说阅读要求学生为每章拟写题目,提炼关键话题,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社会风貌,学术论著阅读要求学生弄清作者的观点,各章节的联系,运用思维导图对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实现内容整合;通过循环笔记交流阅读感想,指引学生阅读思考的方向。
交流课。学生整理的阅读疑点和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补充引发学生深入研讨的问题,推荐相关的论著、评价,学生合作探究,深度交流。提升精读原作后的认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促进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读写课。通过让学生撰写推介语、人物评价、读后感、小论文,设计著作的腰封、电影海报,改编补写故事情节,或者赏析式批注、评点式批注等语言实践活动,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同时也是对学生阅读成果的检测。
拓展课。推荐阅读其他同类的作品,进行比较。或者运用学术理论进行实践应用。
以往的课外整本书阅读,教师指导缺少系统性,学生的阅读缺少主动性,由于日常教学占用大量时间,学生只能用碎片时间阅读,教师的指导也不能及时跟进,导致阅读战线拉长,阅读的热情消减。为此,根据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确定阅读计划,制定任务量化总表,分阶段给学生布置任务,使学生的阅读有明确的目的,有清晰的路径。
由浅入深,前后延续。比如在进行《活着》教学时,设计的任务为:(1)制定表格,列出人物死亡的时间、因素。(2)分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性。(3)探讨福贵“活着”的意义及其生命态度的文化之源。这样的任务单使学生认知的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也能够解决阅读重点,突破阅读难点。
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体感受,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者限制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任务设计要突出情境的特点。在进行《追风筝的人》教学时,有一项任务是:如果你是一个带领中国游客观光的阿富汗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阿富汗的文化,写一段导游词,这个任务要求学生阅读后整合书中的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理解,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语言表达。
融入生活,有实际操作意义。阅读《呐喊》一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书中人物建立朋友圈,给每个朋友圈起名字,自己选择加入其中一个朋友圈,并说明理由。这样的任务体现出生活的实践性,让学生在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与生活相联系,用经典解释生活,用社会生活评价经典著作,也体现出语言的实践性,运用自己的语言对文本内容加工整合,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
总之,整本书阅读的时代即将到来,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于漪说:“一定要让学生‘嗜’书,不嗜书必然知识浅薄,视野狭窄。学生嗜书的感情不是天生的,靠引导,靠培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嗜好,就等于帮他们找到源远流长的知识泉眼。”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师要做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和提升者、倾听者和对话者,与学生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分享体验和真实感受,引导他们在与经典的对话中建构自己的价值信念与精神坐标。
[1]吴欣歆,许艳.书册阅读教学现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陈兴才.新课标整本书思辨读写任务设计[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
2020—02—20
G633.3
A
1673-4564(2020)02-01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