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琰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①——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人资专业为例
刘琰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高校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是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人力资源管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本文从天河学院自身定位出发,探讨了如何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优化
应用型高校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产生的,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典型特征的一种新型本科高校。作为应用型高校,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因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成为应用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关键。另外,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等原因,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本身已成为不争的客观事实。当下,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强化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的必然渠道。
人力资源管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接受过专业教育、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作为专业教学的主阵地,其教育培养作用不可替代。但实际上不少转型以来的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陈旧,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缺乏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能满足企业对大量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要。因此,对于应用型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说,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是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我校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研究,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升级,
“实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富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将成为我们学校人力资源专业学生的个性和特色,他们既有实用、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才能更好地立足于广东、珠三角,为企业、社会服务。
同时,通过努力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打造实践教学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最终提升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我们的专业特色和良好的社会口碑。并且把建设成果在学校推广,创新适合我校文科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
锻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两条途径。所谓引进来,一是通过各种渠道引进或培养一批精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技能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二是将实践教学基地单位既精于技术,又懂人力资源理论的专员、高管,聘任为我系的外聘教师,以专题讲座、实践环节指导、专家咨询等灵活的方式,为学生、教师及学院提供帮助。
所谓走出去,是指为了培养专任教师的技能和实操经验,让专任教师以挂职、学习培训、项目研究等方式,参与到企业职务分析、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与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等模块的实际工作中,切实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
实践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环节: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课程设置时,大一专业基础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等的实践环节重点在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进行验证性实验,目的是基础认知训练;大二大三时在《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专业主干课程实训环节设置中,进行设计性实验,目的是专业岗位训练,建设做法是希望每一门课程实训环节都能以真实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撰写调研报告,设计专业方案,真正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大三大四时在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进行综合性实验,目的是职业综合训练,需要学生亲自体验、亲身践行,综合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真正转化为实践能力。
2016年本专业建成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室,建筑面积70平方米。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要求,按照专业模块进行一周的模拟实训,为学生进行模拟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未来3年实训室建设需要更加完备,建成一个功能齐全、软件配备水平较高的高仿真模拟实训室。同时升级一批模块化工作室:人员测评工作室、员工培训工作室、模拟法庭工作室等,这些实训室不仅能够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校内深度实践,给学生提供一个比较逼真的模拟实训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与职业能力;而且同时经过合理利用,还可以为企业人才培训提供支持,为企业管理咨询提供对口服务等。
我们现有的人力资源协会,已经由学生主导独立组织开展了模拟招聘、模拟培训、就业沙龙等多样化的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的活动。此类实践活动我们将继续深入和规模化,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可将实践范围扩大到院系的学生会招聘、培训、考核方案的制定等活动,甚至将来可以拓展业务,进行企业调研、诊断,为社会提供咨询、培训、绩效服务等业务。
第一阶段是计划在两年内通过“校企对接”模式引进多名实践能力强的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校兼职授课,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加大校外实训基地扩展的步伐,丰富实训基地行业(企业)种类,我们目标是本专业实现和7-8家校外优质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这些单位设立实践教学基地,让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经验成为指导学生的重要来源;同时以互利互惠和双方共赢的理念,构建起与实践教学基地单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今年我们希望通过与京东企业签订高标准的劳动协议与实践合作协议,拓宽校企合作方式,优化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确保学生得到相应的服务与训练,落实“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从单一零散的实习方式转变为“订单班”培养,通过顶岗实践、工学结合,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
未来将构建“1+1+N”(学校+行业协会+若干企业)的协同育人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甚至可以采用“1+1+N” 培养模式,这是一种学校和合作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共同开展人才培养, 是一种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三年在我校学习, 第四年到合作单位学习, 并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此模式加强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结合, 培养了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创新人才。
2017年,本专业依托教师的科研实践,成立人力资源研究所和学生学术社,引领教师和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科研转换为实践应用的领域中来,目前,这两个团体已经在专业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出现一批产学研成果。未来,我们会更加发挥研究所关注行业前沿创新,引领实践创新的作用,同时通过人力资源学术社带动更多同学在业余时间以workshop形式,积极参与到各类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比赛项目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
天河学院定位为应用型高校,推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学生创业潜能的激发离不开创新能力的积累,创新能力的积累离不开实践能力的升华。学生只有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才会使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得以提高。因此,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成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石,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构建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符合现代高等教育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及更好地服务社会的有效手段。
[1]许彩霞.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9(4).
[2]季素萍,刘琳,刘蕾.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0).
[3]葛洪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7).
[4]杨艳林,周家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困境及解决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1).
[4]彭十一.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人力资源管理,2014(1).
2020—01—12
本文为2019年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特色专业的研究成果,2017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特色专业(2017XJJG01)的研究成果,2018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一般科研项目(2019KY015)的研究成果。
刘琰(1978—),女,汉族,山西晋中人,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G642.0
A
1673-4564(2020)02-01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