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大背景,积极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高三总复习深度复习课堂,有助于提高高中语文各个专题的解题能力与答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的“任务导向”复习策略是指在高考复习时以任务为导向,教师设置情境诱发学生的复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完成对新旧知识的理解、整合、迁移、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能力,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新型复习策略。这种复习策略有几个基本特点:一是以复习为中心,整个总复习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复习,教师的引导是推动学生复习;二是以任务为导向,通过设置几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复习,提高能力;三是以深度为指向,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合作探究,把握知识联系,并迁移运用,提升核心素养;四是以素养为旨归,总复习阶段所运用的“任务导向的深度复习策略”是为了更有效地提升核心素养。
那么,高三语文总复习时如何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深度复习课堂呢?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指出:“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可见,学习语文应在真实特定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进行,语文高考总复习也要有真实的特定情境。
1.学科认知情境的创设:在高三总复习阶段,大大小小的考试很多,如平常的小测、专题训练、整合卷、综合卷,周考、月考、质检等试卷都是考查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这些都可以直接用来创设复习情境。如《2020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考点全面,试题典型,考查精准,便可作为开启新一轮总复习的学科情境。
2.个人体验情境的创设:对各种训练或考试的错题难题,课堂上讨论激烈的不同见解等,学生一般体验深刻,有着要掌握知识点、提高能力的欲望,这些错题难题、不同见解就可作为个人体验的情境。
3.社会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日常生活的某种心境、社会的某种现象、时代发展的某个侧面、新近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等都是创设社会生活情境的好材料。
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复习的动机,这是构建“任务导向”的深度复习课堂的基础。
新课标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指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任务导向”教学是“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以任务为导向,设置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发展学生的素养”。
(一)任务提出、分析与解决:丹麦克努兹·伊列雷斯教授曾在《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中提出“问题导向的程序”,以任务为导向的复习过程与此相似,分为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其实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任务导向课堂的本质特征。
1.任务的提出:学生进入复习情境后,教师或学生可直接提出复习任务,也可对情境好奇质疑或小组之间的讨论争议提出复习任务。如:在评讲《2020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的“(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6.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疫情防控举措得到国内外普遍肯定的原因”时,根据题型特点和学生的答题情况提出几个任务:(1)简要概括四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命题者设计本题要考查什么能力和素养?(3)如何从材料中查找原因?(4)总结出本题的题型特点、解题思路与答题规律,为以后解决任务提供策略。
2.任务的分析:提出复习任务后,学生通过独立自主思考或小组合作讨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寻找解决任务的方法、措施、途径。如以上2020年福建省质检实用类的第6题“分析中国疫情防控举措得到肯定的原因”,笔者引导学生针对以上所提四个任务进行讨论,找出具体的防控举措,并分析防控举措的相互联系与异同,然后从“政府”“制度”“科研”“科技”等角度归结出答案。
3.任务的解决:对任务作深入分析后,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任务。如以上2020年福建省质检实用类的第6题,学生合作讨论出不同要点后,笔者再次引导学生组织答案,归结方法,迁移运用,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等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二)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华中师范大学陈佑清教授在《建构学习中心课堂——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探析》一文中,认为“学习中心课堂,是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构建学习中心课堂,要尽可能让学生能动、独立地学习成为学习的基本状态,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教师的教导作用是引起和促进学生能动、独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或手段。
在以“任务为导向”的深度复习课堂中,情境的设置,任务的提出、分析与解决,总结、评价与提升,都以复习为中心,主要由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完成,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起和促进”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条件或手段”。归结起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复习”。
深度学习是指以理解为基础,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批判地接受新知识、新理论,将新知识与既有的知识进行融合、架构起不同知识之间的桥梁,并能够将新知识迁移应用于新的场景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学习。深度学习直接指向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呈现新高度”、“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追求新深度”、“审美鉴赏与创造达到新境界”“文化传承与理解发掘新意义”;《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认为:“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是“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在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深度复习课堂中,深度复习是关键。
如何在任务导向中“深度复习”呢?笔者归结为四点:1.把握知识联系并纳入学科结构体系;2.探究本质特征与基本原理及其变式;3.自觉迁移主动运用所学学科知识;4.及时总结评价提升核心素养。如以上2020年福建省质检的写作题,要求写演讲稿或倡议书。在评讲本题时,笔者以试题提供的三则材料为特定情境,逐层深入提出几个任务供学生讨论:1.三则材料各写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该怎么办?2.题目中要求写什么文体,该怎么写?3.总结题型特点及写作思路,怎么应用?第一个任务解决审题立意,材料的主题是“人与自然(野生动物)”,纳入到“环境保护”的题材体系中;第二个任务解决行文结构,要求把握“演讲稿”或“倡议书”的文体特征与基本写法;第三个任务是归结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迁移运用”能力,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
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综合发挥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选拔等多种功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外在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内在的学习品质。注意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觉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复习任务完成后,师生之间可选用自我反思、小组分享、现场观察、或对话交流等评价方式进行总结评价,教师不仅可以“发现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和具体问题,及时引导,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还可以“反思日常教学,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过程,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总结评价是任务导向的深度复习课堂的必要环节。
李晖老师在《深度语文教学主张》中指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语文教学主张应着力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追求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找到适合自身学习与发展的空间”。高三总复习“任务导向”的深度复习课堂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语文学科知识系统和意义系统”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今后的总复习实践中不断完善,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三总复习中构建“任务导向”的深度复习课堂,要以创设情境为基础,以任务导向为思路,以学生复习为中心,以深度复习为方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来引导,以总结评价来提升,以核心素养为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