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进行小学语文读写训练

2020-02-23 10:27:53福建省宁德市华侨小学吴鸿燕
亚太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老屋习作课文

福建省宁德市华侨小学 吴鸿燕

从古至今,人们对读书情有独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学生而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学生大量阅读,通过琢磨咀嚼、潜移默化的效果,加上勤写勤练,才能形成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启蒙的黄金期,进行读写训练是尤其重要的。所谓读写训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多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写作的灵感。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通过落实文本启发学生思维,把训练融入阅读教学,指导学生随文写作呢?

一、立足文本,仿写句段

著名语文专家吕叔湘曾科学地总结出学习语文的一般过程: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巧,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他把学习的过程归结为“模仿—变化—创造”公式。仿写,就是仿照范文写作,通过正确的模仿,从范文中学到规范的语言和多样的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教师能进行“仿写”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动力,提高写作水平,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家》一课:“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儿童诗的形式,整齐对仗,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编起儿歌来一点也不难。“树林是小鸟的家, ____是羊群的家, ____是骆驼的家, ____是_____的家。”这种填空的形式,降低了难度,让学生能轻松仿写出很多句子。

如二年级上册的第1 课《场景歌》,这首儿歌一共4 个小节,通过对量词的运用,描绘了海边风光、田园风光、公园景色、活动现场四个美好的场景,分别表现了愉快美好的画面。语句整齐,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是指导学生仿写的好范本。因此,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段落特点后,可以为学生提供学校的一角或是班级的一角,或者是运动会的情景图,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数量词+事物名称的词,像课文那样排列,也写写场景歌,如一盆花、一棵树、一杯茶、一台电视、一辆车、一幅画、一双鞋、一件衣服等。

这样的语言分析和模仿运用,学生乐于接受,并能轻松仿写句段,可以加上有节奏的拍手读留下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中习得写作的方法。“仿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习作的难度,特别是对那些对于写作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有动力的,让他们感受到写作并不难,从而努力完成习作。

二、学习技法,模仿写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感丰富、情节生动的文章,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常常令人印象深刻,其中蕴含着无数精妙的用词、精湛的写作手法,学生如果学会这些写作方法,必定能大大提高写作水平。句子的仿写,通常是仿照句子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或是仿照例句中的关联词进行写作。

实现课堂40 分钟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准读写的核心价值、读中学技巧,读写相结合。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是刚由句过渡到段,所以在习作时,对段的结构以及语言组织的能力显得很薄弱。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段。学生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捷径是仿写。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第15 课《搭船的鸟》第二、四自然段是翠鸟的外形和动作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翠鸟的外形之美,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为此,在教学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时,让学生把最近观察到的印象最深的一种动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笔者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翠鸟的写法,进行分组写片段。巡视中,发现一位同学这样写可爱的兔子: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兔子,有雪一样白的毛,有一对长长的耳朵,有宝石般的眼睛,还有一个三瓣嘴……再次巡视班级发现,像这样用上“有……有……还有……”句式的孩子还真不少,外形和动作也八九不离十。看到这一现象,笔者立刻引导学生回归课本,从《搭船的鸟》一课中对翠鸟外形的描写入手,说说课文写得好在哪里,通过点拨,学生发现,写动物外形要用上一定的修辞手法,事物才能生动有趣。继而让学生再读自己的句子,说说觉得句子哪里“不对劲”。学生马上找到包含“有”的句子,并且把“有”字去掉,文章重新串联,加上自己的想象和修辞手法: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白兔。它全身雪白雪白的,毛茸茸的。两只耳朵竖起来像天线。眼睛圆圆的、红红的,像一对红宝石。三角形的鼻子下长着一张三瓣嘴。尾巴毛茸茸的,像个小雪球……可爱极了!

根据范例来进行仿写就像借给他们一个登高的梯子,既降低了难度,又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通过对课文相关句子的阅读引领,学生对要描写的事物有了更新的领悟,表达起来也生动了许多。因此,应发挥课本范例的巨大作用,在阅读指导时关注作者写作技法,落实读写结合技巧的学习,让学生学到更实用的写作知识。

三、积累迁移,补白扩写

如果说,仿写句子比较适合低段学生的教学,那么仿写段落无疑是中段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捷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统编版教材入选的文章不但文质兼美,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文特性,值得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积累,摘抄好词佳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补白扩写”是读写结合常见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对课文关键情节进行补白,可以通过标点符号、课文插图或是课文结尾,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补白。

教材每一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下都有学生特别喜爱的几篇文章,情感丰富的名家名作,会悄悄走进孩子的心里。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打开孩子记忆的闸门,激活他们的情感体验,让文本世界与儿童世界融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是一篇童话故事,本单元的主题是预测猜想,叙述了一间窗户变成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很久没人住的老屋三次要倒下却没有倒下的故事,赞扬了老屋的奉献精神。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让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这间老屋在三次要倒下的时候都没有倒下,这是为什么?通过读—圈—猜—写的方法,感受老屋越来越老和它的无私奉献精神。然后以文章的结尾去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猜一猜老屋还会遇到哪个需要帮助的小动物。根据提示继续将故事讲下去,把它续写出一篇新的童话。学生有了想表达的欲望,教师的引导水到渠成,这是迁移扩写的好时机。仿写的训练恰恰印证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成就。当然,仿写不等同于抄袭和模仿,它应该是源于教材,同时高于教材。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时要把握好尺度,适当降低难度,因材施教,做到不过分依赖仿写,也不盲目训练。

总之,实现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才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句子的仿写,段落的仿写,最后是文章的仿写,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我们应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在日常教学中寻找训练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打造读写结合的实用课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老屋习作课文
老屋回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老屋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19-11-18 10:59:27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老屋夜雨
新农业(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
习作展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