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思敏
在传统的版面安排中,体育赛事直播与新闻或专题栏目,即便播出时间相近,也是泾渭分明、各自为营。时间、空间、人员、内容分割非常清楚,但是这样的运作经常导致关键信息缺失、无用信息重复以及赛事重要资源被浪费的情况,未能更好地开发顶级赛事的衍生资源,把赛事作为主体进行主题化深度包装,并推动黄金时段的收视点全面提升。比如当遇到赛事提前结束时,因为版面不能及时调整,导致赛事直播团队只能播放备播素材,直播与后面的新闻空档长达10分钟,流失大量观众,无法将赛事收视高峰延续至后面的新闻。在分秒必争的黄金收视点,栏目间短短的1-2分钟广告也会让收视高潮戛然而止。
在互联网时代,观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信息。对于一场体育赛事,观众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直播+解说”,而是需要更多与赛事相关的信息和观点,这就需要赛事转播把比赛的周期、广度和深度拉长扩大,例如可以把前后的专题栏目和新闻栏目纳入其中,从而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观点服务,并分享核心赛事的“溢出”红利。
2019年7月5日(星期五),广东体育频道正式推出“超燃广体夜”,以当天晚上中超联赛第16轮——天津天海对广州恒大淘宝的比赛为核心,打通《体育世界》《赛事直播》《晚间体育新闻》三大栏目,构建起赛事直通版面。
一是技术融合,导控归一。为确保节目的整体性和流畅度,频道导控中心的栏目时间调度权全部下放到直播间,由节目主编全权负责从18:30到22:30长达4个小时的黄金时间段直播分配,并设立由导播、图像编辑、字幕编辑等工种构成的专职播出团队,负责整个时段的播出任务。
二是时空融合,无缝连接。直播间有了自主调配的权力,便弱化了每个栏目之间的时间界线。赛事直播之前的专题栏目《体育世界》,可以将赛前球队的动态介绍延伸到比赛开始前的一两分钟,而赛事直播结束之后则直接衔接《晚间体育新闻》。比赛结束哨声一响,《晚间体育新闻》主持人已经开始为观众带来最新赛况报道,这便是时间上的融合。另外,通过演播室改造,打造同时满足三大栏目直播需求的多功能演播室,能够实现在同一空间下由操控中心切换不同的景别,进行不同栏目的播出。在此背景下,播出团队能够对整个播出时段进行整体统筹,对每个细节和交接点都把握精准,减少了沟通的成本,让节目的切换更加流畅自然。而栏目的主持人和赛事直播的解说员,也可以在短时间内互相串场。比如《体育世界》的主持人一般都是赛事解说员,他在《体育世界》栏目对即将进行的比赛进行专业前瞻;节目一结束,马上可以转身来到赛事直播演播空间,担任赛事解说员;在比赛结束之后,还可以充当嘉宾,为《晚间体育新闻》复盘和分析刚刚结束的比赛。
三是内容融合,锁定观众。“超燃广体夜”打破了时空和人员的壁垒,其主要目的在于内容上的高度融合。“超燃广体夜”服务于主体赛事——赛事直播是体育频道的核心内容和收视保障,而大版面直播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加全面和丰富的赛事相关资讯,让赛事直播更加立体、丰富、有深度,同时也让收视曲线稳中走高,达到峰值后延缓下降速度,尽量保持高位平稳状态,全力冲击持续上扬态势。
“超燃广体夜”旨在用新闻的理念和手法,整合所有节目资源,重新包装体育赛事直播。
从19:00这一黄金收视起点开始,《体育世界》率先发力,为后面的赛事直播提供全方位的资讯支持——后方编辑提供数据分析;跟队记者提供球队训练自拍和采访;演播室多次直播连线前方的多路记者,了解球队从抵达赛场到进入赛场热身的动态,并进行球员和主教练采访等,同时也连线前方解说员,对赛事进行专业评析和前瞻。可以说,赛前信息的全方位覆盖,提前预热了比赛,逐步提升受众的收视期待。
赛事直播期间,在保证赛事转播完整性的基础上,也适时加入了新闻操作手法,比如在比赛中场休息的时候,连线前方记者或解说员,及时带来上半场的现场资讯,甚至即时采访刚刚结束上半场比赛走向更衣室的运动员。
在比赛终场哨声响起之后,《晚间体育新闻》马上为观众带来比赛的完整新闻信息。新闻女主持人用口播提要的方式,播报最新的简明赛况;随后男主持人根据编辑剪辑好的赛事精编镜头,对整场比赛进行复盘,同时根据现场的调度,随时与前方记者进行连线,带来赛后的球员或教练员采访,并及时穿插直播赛后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作为一档权威的、具有公信力的新闻栏目,《晚间体育新闻》除了第一时间送上比赛最新战报,还承担着观点输出的任务,节目中也会邀请专业的解说员担任嘉宾,对赛事以及相关的热点话题进行专业分析和深度解读,输出权威观点。在实操中,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要做到紧贴赛事结果,讨论相关热点话题,非常困难,需要各方协同配合,但如果抓住了这个时间点,也就牢牢抓住了受众。
在过去,赛事直播作为核心资源,只能确保直播期间的收视高潮,收视曲线经常在赛事直播结束之后立刻出现断崖式下行。而“超燃广体夜”的打造,慢慢改变了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紧接其后的《晚间体育新闻》收视趋稳。由于《晚间体育新闻》无缝连接赛事直播,第一时间对赛事进行复盘,并加入嘉宾的即时分析,持续讨论热点话题,让收视保持平稳,甚至略有上升。
笔者对2018年和2019年同时期相似的几个中超赛事直播夜的收视情况进行了对比。
2018年8月3日晚,中超的广州德比战,这是绝对的收视大热门,但是收视率在比赛接近结束的时候,就已经从4.5左右急速跌至1.5;仅仅过了4分钟,进入《晚间体育新闻》之时,收视率又下降到1。
2018年9月18日晚,中超榜首大战,同样是收视热点,在比赛临近结束时,收视率同样下滑,从4跌至2.3左右;进入《晚间体育新闻》后,收视率又急速跌至1。
再看2019年7月16日“超燃广体夜”,恒大对一方的比赛,虽然不是广州德比战和中超榜首战这样的关键性比赛,但赛事的平均收视比上述两场比赛都要高。虽然在临近比赛结束之时,也出现了一定的跌幅——从5.2跌至3.3,但是进入《晚间体育新闻》之后,收视趋于平稳,大部分时间一直维持在3左右。
2019年7月20日“超燃广体夜”,也是广州德比战,赛事的收视达到6;进入《晚间体育新闻》之后,收视率维持在3左右,甚至到了新闻中段还略有上升。
可见,“超燃广体夜”的打造,不仅让赛事收视上了一个台阶,也让后面的新闻栏目保持强劲的收视势头,锦上添花。在“超燃广体夜”推出之后的第三周(7月15日-21日),《晚间体育新闻》在广州的收视率有4天破1,其中3天破2。在2019年全年的收视统计中,“超燃广体夜”之《晚间体育新闻》在城域和城乡6次位列全年收视前十,在广州地区7次位列全年收视前十。《晚间体育新闻》在广州地区全年收视前五位,都是在“超燃广体夜”之中产生的。
在体育赛事版权费水涨船高的大环境下,地面体育频道还面临拥有垄断权的央视(中央5套)和拥有资本支撑的网络平台(腾讯、PPTV)的挤压,在夹缝中求存。如何在逆境中突围,值得业者探索和思考。广东体育频道利用有限的赛事直播资源,深耕本土赛事(如中超、CBA等)、本土球队(如广州恒大、广州富力、深圳佳兆业等中超球队,广东东莞银行、深圳马可波罗、时代中国广州队等CBA球队),以赛事直播为主体,撬动频道版面,打破直播与新闻的壁垒,以新闻理念提供有信息量的赛事直播,以资源再生理念为新闻栏目赋能,构建了体育赛事转播新模式,让节目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和互促,为收视率提升注入强劲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