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彩萍
(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陕西 榆林 719000)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是植保工作最为基础性的工作,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服务性、公益性工作。准确及时对辖区内农作物常发性、偶发性的重大病虫害的发生消长规律做出科学预测预报,就为防控工作增加了主动性,为领导部门制定防治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科学准确的预测预报不仅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为害,降低了损失,而且由于合理的防治意见,减少了防治成本投入,降低了农药使用量,确保了农业安全生产,对榆林市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
笔者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见证了榆林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近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同时走访了多位老一代测报人员,对榆林市九十年代之前的监测预警工作历史也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应该说榆林市测报工作发展历程也是基层测报工作发展的一个代表和缩影。现就对榆林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的发展历程做一回顾和总结,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栽培技术的改进,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在不断的变化,以及农业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加之当前农业生产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绿色、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这就对榆林市的监测预警工作提出了新方向和挑战,研究分析榆林市监测预警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对推进榆林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榆林市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一直是由榆林市植保植检站承担,植保站最早于建国初期1950年组建,1956年正式成立,成立后即开展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有专业的测报队伍;文革期间提倡群众测报、群测群防,在社队科研组基础上建立农民病虫测报点;1976年后测报队伍恢复,测报工作仍趋向专业测报和群众测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测报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1986年由农业部投资设立了“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榆林区域站”,定期向全国农技中心测报处上报本区域的病虫信息。1990年在机构改革中市植保站并入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成为中心的下设站室,继续承担着测报工作至今。全市各县测报体系在八十年代开始至九十年代之前较为完整,设备资料齐全、人员充足,也曾经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安全做出过不可沫灭的贡献。九十年代初到2005年之间的近十五年的时间内,由于多种原因,榆林市测报工作只有市站、靖边、米脂等少数几个县区一直坚持外,大部分县区的测报工作处于停滞的状态。2005年以后由于政府的重视与政策的支持,各县区相续实施了部、省、市级植保工程项目15个,测报体系重新启动,测报工作基本步入正轨,榆林市农作物监测预警工作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
监测工具是提高监测效率,准确掌握病虫动态的重要手段,也是减轻调查工作强度,提高数据分析可靠性的坚实基础,监测手段的变迁也反应了时代的变迁。榆林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变迁历经了四个过程。初期工作的开展全靠人工,测报人员每天要到田间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历史和气象资料进行分析预测;80年代有了基本的测报工具,可依靠简易的监测设备,需每天早晚对监测设备所诱集到的虫情进行人工分类、统计,结合经验综合分析,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预报,但监测设备全市屈指可数,预报数据的采集水平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大,病虫情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较差。90年代后期研制出了自动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小气候记录仪等在当时较为先进的测报设备,测报工作进入半自动化到全自动化的发展阶段,测报人员不必每天到监测点进行数据统计,部分监测信息可自动保存,工作强度得到了大辐减轻,预测准确性也得到了较大提高。2010年以后测报手段已陆续由自动化进入到数字化、可视化阶段,病虫信息可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监测信息可实时自动上传到监测预警平台,进行自动分析预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90年代之前预报发布方式一直是传统的纸质寄送,90年代后期逐渐改变传统方式,转向广播、电视、网络化等较为先进方式进行发布,通过不断创新,目前现代媒体技术已广泛用于发布方式上。
榆林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通过近70年的历史变迁,测报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各级植保部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对辖区内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监测,榆林市测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每年可及时有效的利用电视、网站、微信平台发布病虫情预报120期左右,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科学指导防治各类病虫草鼠害年可达1000万亩次左右,挽回经济损失近45万吨左右。测报工作在为各级农业领导部门制定防治决策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作用,为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减轻灾害损失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为保障本辖区内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
榆林市地处晋、陕、蒙、宁四省交界之处,地理区域较为辽阔,区域内病虫害发生种类较多、程度较重,范围较广,能够实现病虫监测的全覆盖也是测报工作发展的一个最起码目标。目前榆林市已建成国家级区域测报站4个,省级区域测报站7个,田间病虫观测场22个,各个测报站观测场总占地面积达43501平方米;病虫害远程信息监测预警中心一处。各监测点分布在全市12县区具有区域代表的地块,基本实现了全市病虫监测体系网络的全覆盖。
监测预警技术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技术,无论是对生物灾害监测和防控,还是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鉴定和阻截,都需要依靠雄厚的专业技术力量和必要的仪器设备等监测、检验手段。目前榆林市监测手段较十多年前有了跨越式的发展。2015年榆林市积极争取市级资金,在全省植保系统内率先启动建设农作物病虫害远程信息监测预警平台,平台于2016年6月1日正式运作。该平台是由生态远程监控系统、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虫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孢子信息自动捕捉培养系统、害虫性诱自动化远程实时监测系统、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等六大系统组成。平台依靠各监测点全天候实时、定时无线上传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汇总和模拟分析,对覆盖区域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预警,进而科学有效的指导田间病虫害防治工作。平台的建设,对推动全市植保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发挥重要作用,是榆林市植保工作的一大重要突破。该信息平台的数据支撑来自全市14个基层监测点,共安置自动虫情测报灯16台,孢子捕捉仪9台,气象观测仪14台,新型害虫自动化性诱设备10台、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11台,监测范围实现了县区全覆盖。现代新型测报工具的应用,标志着榆林市病虫害预测预警工作已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标准化,测报手段已从人工手段进入到远程实时监控的现代化无人操作阶段。
榆林市是个杂粮生产区,作物种植种类多、种植面积大,常年作物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左右,区域内的病虫草鼠害发生的种类繁多,发生危害严重,暴发性、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时有发生;同时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变化、生产流通环节增多、气候条件异常发生等诸多原因,新发现、新入侵以及检疫性病虫害也时有发生,每年因各种病虫草鼠害所造成的损失达30万吨左右,对农业生产安全以及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这就需要测报工作能及时准确的对本辖区内常发性、偶发性等重大病虫害发生提前做出准确预测预报,为领导部门制定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榆林市各县区的监测任务较重,需对马铃薯、玉米、谷子、果树、油料、蔬菜、水稻、中药材等作物近40种病虫害进行系统监测。
全市实行重大病虫害监测信息周报制,对突发病虫实行特情特报。要求各监测点对监测对象采取统一测报调查方法、统一上报表格内容、统一时间上报上级部门。对预报信息的发布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发布,尤其能够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及时发布,使预报信息第一时间传送到种植户手中,最大程度减少了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全面提升了植保工作的公共服务能力,扩大了植保服务的影响力。
全市各级植保部门共监测各类病虫害近40种,在病虫害的调查过程中,严格按照全国农技中心主编的《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技术规范应用手册》中的要求进行,个别手册中没有的种类,市级植保部门组织了多次测报技术规范座谈研讨,对各种监测对象的调查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统一制定。
气候条件和农田生态环境是病虫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气候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异常性天气条件频发有利于病虫害发生;种植方面,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耕作制度的变化都为病虫害发生提供了较有利的食源和适宜的生存环境;加之交通运输环节也为病虫害发生危害增加了风险。
监测工作是植保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是一项纯公益性的工作,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长期得不到重视,行政部门对监测工作的认识不足,甚至对整个植保工作认识不足,尤其是机构设置在农技中心内的,对植保工作从人员、工作、经费的安排方面都有弱化倾向。
经费的投入不足是长期制约监测预警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级植保部门多年来一直没有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专项经费,使得基层植保部门的测报设备更新缓慢,更没有经费开展测报技术研究。监测工作的开展只能靠市、县各植保部门所争取的其他业务经费中维持。监测工作本身是一项非常辛苦、繁琐的工作,测报人员在下乡调查时无专用车辆安排,连最基本的下乡差旅、伙食补助都没有;加之测报人员从事了测报工作就没有时间参与到其他项目实施中去,测报技术的成果取得又少又难,没有成果的取得在职称晋升方面就有困难,导致了测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难以专注于测报工作。
目前榆林市测报人员31人,植保专业只有5人,仅占到16%,非农专业7人,占22%。从学历来看本科以上学历为9人,仅占到30%。从职称来看中级称职以上为21人,占到68%。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只有2人,仅占到6%,50岁以上的有10人,占到32%。从以上数据分析,测报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年龄偏大,年龄结构严重断层,植保专业人员较少,专一型人才比较缺,已很难适应当前植保工作的要求。
近年来各测报点在测报的手段上有所改观,但对监测、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价值还没能充分发挥出来,最大的问题是仪器设备闲置,有些测报点面临着没有人会用设备的尴尬局面,严重制约着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由于测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测报水平掌握不高,所调查的数据没有代表性和统一性,有时出现错报、漏报、乱报等现象,发布的情报质量不高,准确率低。另外由于测报人员的不固定,上报数据没有系统性,人为的导致的监测资料不完整。
争取得到各级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用于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把病虫测报工作提升到政府行为,充分发挥其公益性服务职能。
定期组织各级测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更新知识,增长技能,提高专业水平。鼓励老一代测报人员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尽快培养出接班人。
加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测报点布置,扩大测报点覆盖面积,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测报网络,进而提高测报准确性和扩大情报服务范围,提高情报末端的及时性,强化其防灾减灾的社会功能。
建立形式多样的信息网络平台,利用网络信息快速传递病虫信息情报,从根本上提高植保工作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影响力,推动植保工作与时俱进。
转变工作思路,在抓好传统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基础上,逐步扩大到中药材、设施蔬菜等区域性特色作物的病虫监测,提高对特色作物监测预警水平,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