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岳春(同济大学,上海200042)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金融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措施,全面、系统论述了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方向、原则、目标与任务,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问题论述(简称“新金融论述”)。新金融论述的逻辑思路:深刻总结国际国内金融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经验与教训,认真研究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中国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金融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新的金融理论成果,用于指导中国金融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坚持与发展。新金融论述是党和人民金融实践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理论结晶,其缘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深厚的历史与理论渊源,是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指导。
与其他思想的形成相同,新金融论述的缘起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既是国际国内金融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和人民金融实践的需要。
首先,从境外发达经济体看,其金融业相对发达,金融业的综合化、国际化程度往往超过其他行业,金融产品、工具创新也日新月异,不少脱离实体经济而存在的金融衍生产品大大提高了杠杆率,成为诱发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的重要隐患。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的货币金融政策调整形成的风险外溢对其他经济体的金融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虽然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十余年,但是国际金融风险点依然存在,其形势发展要求中国更加关注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防范化解及监管。
其次,从国内来看,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了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但任务仍然十分繁重。①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诸多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金融发展存在“脱实向虚”问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不够强、配置效率不够高;金融监管能力不足,存在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与可能性。此外,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尤其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②
最后,中国正处于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革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交汇的关键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认真研究我国金融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我国金融的新作用、新角色进行了准确定位,明确指出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目标、方向、原则与任务。因此,新金融论述是金融工作的思想和理论指导,对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新金融论述的形成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为指导,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特别是历史地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济金融理论与邓小平金融思想的产物。习近平同志认为,要明确理顺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金融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要保障金融安全,应该将金融安全提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这些论述是新金融论述的核心与基础,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济金融理论和邓小平金融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与理论渊源,是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从国际上看,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域向全球扩散,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国际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使全球面临20 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我们需要根据《资本论》等经典著作的观点,结合我国实践来阐释金融运行规律,进而寻找合适的监管方法,防范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金融“脱虚向实”,解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强的问题。
新金融论述与邓小平金融思想也有深厚的历史与理论渊源。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几十年计划经济条件下金融体制的主要弊端,指明银行长期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主要原因,反复强调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他认为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将银行作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他明确指出,金融改革的步子可以迈得大一些;要将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过去的银行实际上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不是真正的银行。③1991年年初,他发表了“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的经典论述。④可见,邓小平同志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论述也是新金融论述的重要理论渊源,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新金融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内涵的框架结构是“一个重要目标+五大新发展理念+一种三有经济金融体制+九个主要的金融论述”(简写为“一+五+一+九”)。
第一,“一个重要目标”是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五大新发展理念”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它们是新金融论述的理论内涵和主要内容之一。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随后,习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⑤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⑥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⑦可见,五大新发展理念将引领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战略和新未来。
第三,“一种三有经济金融体制”是指为实现前述重要目标与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构建一种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三有经济金融体制”。这是新时代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其本质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有效,微观主体(包括一般非金融机构类企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更有活力,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的有限作用之间的科学关系。
第四,“九个主要的金融论述”是指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多个场合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1)坚持与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论。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金融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近年来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较严重的违纪违法案件,以及金融“脱实向虚”等问题。为此,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金融系统要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建设。他指出,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扎实抓好金融企业党的建设。⑧
坚持与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关键在干部、各种基础性制度的建立健全及真正落到实处,要全面强化制度保障。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能取得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说明我国金融业干部、员工队伍整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金融业干部、员工队伍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要优化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努力培养造就更多领导经济金融工作的行家里手。习近平同志指出,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牛鼻子——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必须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如何从严管理干部?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既要从思想教育上严起来,又要从制度上严起来。⑨他认为,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培养金融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⑩因此,要强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负责人,特别是一把手和关键岗位的主要负责人,都应该认真学习现代金融理论、知识与业务,还要对他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纪律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及监督,以便其正确把握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未来趋势,正确把握现代金融规律,努力提升他们对金融工作的实际驾驭能力。
同时,对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来讲,建立健全各种基础性制度并真正落到实处是基础。我们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金融业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等宏观层面进行顶层制度设计、规划方案的制定,金融微观层面的运行也要有切实可行的各类制度,做到“有制可依”,但须真正落到实处:“有制必依、执制必严、违制必究”。此外,我们还要全面强化制度保障,健全政策体系,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着力创优金融生态环境。
(2)强调金融核心地位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与强调金融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同志将邓小平同志“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精辟论断推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深刻把握市场经济金融规律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提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等重要论断。⑩近些年,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危机相继爆发,对相关国家、地区的稳定与发展造成了较大破坏,一些国家、地区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动荡、阶级对立与政权更迭,严重威胁国家、地区的稳定与安全。所以,我们须充分认识到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将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大事,扎扎实实地做好金融工作。
(3)金融服务回归本源论。要理顺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金融服务要解决“脱实向虚”问题,必须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是金融业服务的根本。习近平同志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⑪做好金融工作最重要的原则是要把握好“回归本源”,金融应该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⑩他进一步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金融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是,我国金融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与矛盾,尤其是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及中国社会经济本身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叠加影响,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相对比较艰难。为了规避风险、追逐高收益,一些企业本能地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房地产市场、股票期货市场等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业甚至僵尸企业中,导致金融资源错配及金融杠杆率的急剧上升。
怎样使普通劳动者特别是农民、老人、城镇中低收入者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共享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习近平同志强调,金融业的发展应该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应大力发展普惠制金融,有效缓解“三农”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⑫要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扩大金融市场准入,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⑬
(4)深化金融改革论。金融领域必须深化改革,要提供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金融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发展、治理金融风险,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监管得到加强和改进。但是,我国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诸多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因此,必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的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的重点、难点与突破口;①他明确指出,只有深化金融领域的改革,才能更好地防范与化解风险,才能让金融业真正强大起来;金融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方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因为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还不完善,政府也应该积极发挥作用;金融业应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推动金融服务的结构和质量来一个转变,不断畅通金融血脉,服务民生百业。①
同时,为民营企业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高质量新金融服务也是整个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重点还包括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三农”、服务普惠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创企业等。习近平同志还一再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要求金融要服务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科技创新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此外,习近平同志强调,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创新性的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必须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有效运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为绿色金融发展服务;必须加强对绿色金融业务和产品的协同监管,完善有关的监管规则和标准。⑭
(5)强化金融监管与确保金融安全论。我国应加强金融监管,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从国际看,全球经济金融的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凸显,可能出现更多“黑天鹅”或“灰犀牛”事件。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发展总体是平稳的,没有发生重大的金融风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但是负面效应也不断显现,风险不断累积,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持续上升。对此,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要强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与化解风险,尤其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必须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应做到“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支付结算机制,适时动态监管线上线下、国际国内的资金流向流量,使所有资金流动都置于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视野之内。①他指出,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与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要切实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⑩这些论断不仅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指出了监测、预警、防范化解、监管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工作原则、方法和工作重点,是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指导。
(6)合规金融创新论。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要搞金融创新,但是不能乱创新,特别是不能搞偏离实体经济需要、规避监管的“创新”;不能盲目扩张金融机构;不能大搞资金体内循环和脱实向虚;更不能搞“庞氏骗局”;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风险评估,不行的坚决不能搞。⑮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了上海外国专家座谈会,他寄言外国专家: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中多加思考多做贡献。⑯金融业应该遵循习近平同志有关金融创新的重要论述,大力提供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服务,供给适应创新型产业、中小微企业、人民群众等各类需求的合法、合规、合程序的创新工具与产品。
(7)金融双向开放与国际治理论。习近平同志指出,应积极稳妥地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要合理安排开放顺序,⑩这为金融业开放指明了方向、目标和原则。他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做主旨演讲时宣布了中国金融业新一轮更高层次的开放安排。⑰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经济体特别是西方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金融与债务的泥潭中,全球金融市场需要增强抗风险能力,而其金融治理机制未能适应新形势需要,难以有效解决国际金融监管、区域金融合作、国际金融市场频繁动荡、资产泡沫积聚等众多问题。习近平同志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到全球金融治理存在的问题,深思熟虑后提出要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主张。在2016年G20 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习近平同志主张G20 国家应不断完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优化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作用;他呼吁国际社会要加强在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安全、反腐败等领域的合作,应建立健全全球金融安全网,提升国际社会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⑱在2017年G20 领导人汉堡峰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G20 在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完善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为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应该在上述领域继续努力,尤其是应加强宏观政策沟通,防范金融市场风险,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推动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进程,提出中国的思路与方案,维护了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先后建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以人民币结算的上海原油期货于2018年3月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推动更多的国家、地区在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实际上,中国金融业国际化步伐正不断加快,中外金融机构在对方区域互设机构的案例越来越多,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相继开通与实施,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也进一步提高。
(8)资本市场规范发展论。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2015年,他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指出,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的改革方向。后来,他又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指示与要求,认为资本市场是实施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平台和手段,要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要解决金融领域尤其是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过低问题。⑲2018年11月,习近平同志正式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⑳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明确了资本市场的功能地位、制度建设等重要问题,也坚定了我们培育、发展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的决心和信心。
(9)金融业新发展论。金融业新发展是硬道理,在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群众,坚持金融改革、开放与创新的同时,要做优、做强金融产业和金融机构,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全球竞争能力;要深化金融改革,积极稳妥地调整理顺中央、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加快各级各类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加大金融开放创新力度,其最终目的是在服务实体经济、社会及防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多措并举促进金融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必须按照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要求,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做优、做强金融产业。习近平同志指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优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障增值。㉑而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定海神针”,必须自觉地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努力做优、做强中国特色的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全球竞争能力。
新金融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国内金融实践的深刻的理论抽象与总结,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我国金融业为谁发展、如何发展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非常丰富、内涵要义深刻、内在逻辑清晰。
新金融论述的理论框架是“一+五+一+九”,即通过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一种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三有经济金融体制”,及前述九个主要的新金融论述的宣贯、落实,与习近平新时代其他思想一起,共同努力达成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目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在理论、逻辑上达到了内在的统一。“一+五+一+九”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一个理论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完整的新金融论述体系。
“坚持与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论”回答了必须坚持与加强,以及如何坚持与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两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指明了只有坚持与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确保金融业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始终处在正确的道路上,才能确保金融安全,才能推进与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理念。坚持与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关键在于“关键少数”——干部,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选拔、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精通金融工作的干部队伍;同时,基础性制度的建立健全及真正落到实处是基础,要全面强化制度保障,健全政策体系,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着力创优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核心地位论”是将邓小平同志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精辟论断推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那么,逻辑上、实践上又如何体现与强调金融在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金融服务回归本源论”就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金融业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必须正本清源,强调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群众是金融业服务的根本,明确了金融业为什么存在及为谁发展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在此过程中金融业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服务于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金融改革论”进一步明确了改革是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金融业保持活力的必然要求。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金融供给侧,经过改革开放后数十年的发展,储蓄相对过剩与投资需求相对不足、社会财富规模庞大与财富所能附着的媒介投资品相对不足,已成为金融业面临的基本矛盾。如何管理和分配如此巨大规模的社会储蓄与财富,既是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国际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只有持续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机构体系与金融发展环境,丰富金融供给主体,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才能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的需求;只有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金融资源的垄断,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
“强化金融监管与确保金融安全论”表明只有通过改革与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才能增强金融监管的协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金融业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也必须控制好自身的各类风险,尤其是要防范、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是完善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保持审慎合规经营的内在要求,也是强化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管理的外在要求。
“合规金融创新论”认为创新发展必须合法、合规、合程序,不能乱创新,尤其是不能搞偏离实体经济需要、规避监管的“创新”,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风险评估。
“金融双向开放与国际治理论”强调要通过扩大金融高水平的双向开放,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全球竞争能力,提高开放条件下的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能力。积极稳妥地推动金融业的双向开放,有利于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经济、金融经营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防范金融风险能力,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全球竞争能力;也有利于我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积极稳妥地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
“资本市场规范发展论”强调通过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资本市场,提高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金融业新发展论”则强调在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群众,坚持金融改革、开放与创新的同时,做优、做强金融产业和金融机构,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全球竞争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不停步,理论发展就没有止境。要顺利完成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和重点工作,必须以新金融论述及新时代其他经济思想为指导,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首先,“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个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发展新金融论述及新时代其他经济思想。在上述进程中,我们将遇到许多可预期或不可预期的风险,有国内经济金融向高质量转型和社会多元分化带来的内部风险,特别是经济脱实向虚与高杠杆而积累的金融风险;还有可能遇到小概率而又影响巨大的“黑天鹅”,或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灰犀牛”,甚至自然灾害风险。所以,要增强风险和忧患意识,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一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必须坚持以新金融论述及新时代其他思想为指导,用好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比如,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其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关键在于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监管体制机制的协同,确保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紧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同时,要注意抓住金融业运行的关键环节,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二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也要坚持和发展新金融论述及新时代其他经济思想,金融、财政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等要多协调、多沟通,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其次,金融业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和发展新金融论述及新时代其他经济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破除大量无效、低质量的供给,大力增加有效供给与高质量供给,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关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论述是习近平同志于2019年2月22日在中央政治局“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专题集体学习会上首次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贯穿我国改革的一条主线,其核心内容随着改革推进与环境变化,已有重大变化,从“三去一降一补”,到“破、立、降”,再到“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从逻辑上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等很多方面也大有可为;其主要内容涉及“金融发展”“风险防范”等方面。其中,金融发展又侧重于“回归本源”“结构优化”等方面;风险防范的重点在于“基础设施”“人”“制度”“钱”等几个方面,尤其是强调人和制度,集中体现在监管能力与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一些关键难点需要发挥智慧来探索和解决;其核心是如何深化对金融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必须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怎样在承认现实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市场与政府的力量,有序过渡到与中国体制机制与国情文化等相融合,又符合金融本质与规律的理想结构与模式上,是改革的关键和难点。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并不多,需要中国自己探索。
再次,建设现代化经济金融体系、着力构建一种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三有经济金融体制”,要坚持和发展新金融论述及新时代其他经济思想。一是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对建设现代化经济金融体系的价值引领,将五大新理念内化到现代化经济金融体系中去,进而成为后者最鲜明的特征。我们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体制、引领形成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机制更加有效、各类企业微观主体更有活力、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有限作用三者之间的科学关系。
最后,新金融论述是党和人民金融实践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理论结晶,其缘起既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又有深厚的历史与理论渊源,内容丰富、内在逻辑性强,而且也在不断深化中,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注释:
①新华社评论员:“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2019-02/24/c_1210066649.htm。
②习近平:“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17-07/15/c_129656281.htm。
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6页。
⑤李辉卫:“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802/c40531-29443581.html。
⑥习近平:“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18/c_1121820551.htm。
⑦习近平:“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2015年10月29日)”,摘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4-825页。
⑧新华社评论员:“做好金融工作,服务经济发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7/15/c_1121324916.htm。
⑨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5年2月2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02/c_127449928.htm。
⑩新华社:“习近平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7-07/15/c_1121324747.htm。
⑪习近平:“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2/23/c_1124153936.htm。
⑫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依靠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http://www.gov.cn/xinwen/2015-11/09/content_5006497.htm。
⑬习近平:“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dzt/zsjmyjj/index.htm。
⑭新华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召开”,http://www.gov.cn/xinwen/2016-08/30/content_5103650.htm。
⑮郑言实:“做好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求是》,2019年第6 期,第76-78页。
⑯习近平:“习近平寄言计葵生: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中多加思考多做贡献”,http://sh.people.com.cn/n/2014/0526/c134768-21286314.html。
⑰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4/10/c_1122659873.htm。
⑱王子晖、程瑶:“5年G20,习近平的这些主张一以贯之”,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8-11/29/c_1123786099.htm。
⑲欧阳卫民:“做好新时期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金融发展的重要论述”,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425/c40531-29232997.html。
⑳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343724.htm。
㉑新华社:“习近平: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4/c_1119162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