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蓉
【摘 要】本文通过对金陵科技学院部分在校本科生PU平台第二课堂学分获得情况,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学生PU平台的使用情况,结合金陵科技学院PU口袋校园平台,分析PU第二课堂学分获得情况及学分获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二本院校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PU 平台
当前,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迅猛发展,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代“90 后”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也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1]。共青团作为与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组织,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工作的内容、载体、形式、手段等成为其面临的重要课题 [2]。在此形势下,江苏团省委于 2013 年正式推广“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Pocket University,PU),即运用移动互联技术,集成省内大学教育资源,服务于大学生第二课堂和日常生活的成长服务平台。金陵科技学院学生第二课堂成绩认证办法(暂行)中,规定学生通过大学生成长服务网络平台(PU平台)参加各类活动,可以获得任选学分。为了充分了解金陵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对 PU 平台的使用及满意度情况,把握学生PU平台第二课堂学分获得情况,笔者以金陵科技学院为案例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基本情况
通过分析金陵科技学院2019-2020上学期各院系、班级借助PU平台发布活动情况,结合与团委负责老师、各院团总支书记和基层团干部、普通学生多次访谈,反复讨论、修改,设计了金陵科技学院PU平台使用情况及满意度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主要由任职、年级、参与目的、使用频率、活动类型、诚信度、总体满意度等部分组成。本次调查始于2020年3月,通過线上发布问卷,调查学生参与校园活动情况及PU平台第二课堂学分获得情况,本次共收到问卷386份问卷,有效问卷360份,回收率为93.2%。
二、主要调查结果及结论
(一)在校大学生使用 PU 平台情况及总体满意度
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对PU平台使用情况总体满意度达77.3%,不满意的仅占 22.7%。在校大学生对于 PU 平台是持赞成态度的。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群体大学生对 PU 平台使用情况存在着差异性。具体如下:
1.使用者的任职、所在年级对 PU 平台使用的影响
通过对“是否担任干部”进行分析后,发现正担任学生干部或有过担任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参与 PU 平台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分别为 89.7% 和 90.3%,而未曾担任干部的普通学生参与过PU平台活动的比率为 66.4%。这可能与学生干部经常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等有关。
通过对“所在年级”分析可以得出,在校大学生参与PU平台活动的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主要是参与班级主题班会等学校必要的活动。主要是因为当前 PU 平台发布的活动主要以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为主,低年级的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频率较高。
2.使用目的对 PU 平台使用情况的影响
从 PU 平台的功能设置来看,大学生既可以作为“参与者”通过 PU 平台报名参加各项活动,班级团干部还可以作为“发布者”在 PU 平台发布各项活动,组织同学参与。
据调查显示,从“参与者”角度来看,大家参与频率为“经常”“偶尔”“学校学院要求才参加”各占5.5%、17.1% 和 77.4%。在使用满意度方面,73% 的学生选择“满意”;27% 学生选择“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学生对 PU 平台发布的活动无兴趣,大部分活动是学校、学院指定的活动。活动签到麻烦等。从“发布者” 角度来看,发布的活动类型以“学院、部门、社团指定举办”居多,占 98.97% ;从整个发布过程的体验来看,“发布者”认为“发布、审核、签到”这一系列流程走下来,“很麻烦”“有点麻烦”“不麻烦”的分别占 10.3%、76.7% 和 13%。由此可见,“发布者”使用 PU 平台的频率并不高,大部分是为了获得PU学分而发布活动,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举办大部分学生喜欢的活动。
(二)PU 平台现运行情况的调研分析
通过分析金陵科技学院大学生成长PU平台显示,大学生通过 PU 平台发布的主要活动类型是“思想引领”“文娱体育类”和“志愿实践类”,以97%、 46% 和 32% 居于前三位;而参与“学术科技类”等活动数量不多。思想引领的活动中的228个活动中,学校发布了两个活动,院系发布了43个,剩下的全部是以班级为单位发布的活动,而班级发布的活动中,是学校学院要求举办的主题班会、班会等活动,班级团支部发布的团支部学习活动。“文娱体育类”主要是以院级为单位发布的活动,是学校、学院的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学院为单位举办的晚会、啦啦操比赛,班级发布的较少。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大部分学生主要使用了 PU 平台的“活动”和“部落”版块,其他的如“旅游”“导航”等功能使用的人数并不多。有些功能甚至无人使用过,如 93.6% 的学生都没有使用过 PU 平台的“兑换”功能来兑换物品。此外,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关注过 PU 平台的“诚信度”,并认为这一项设置比较合理。
(三)PU 平台建设和发展的调研分析
调查显示,大学生希望 PU 平台能增加娱乐功能,占 21% ;希望能在后台增加“是否需要签到” 的选项占15%,“减少审核步骤”占 43%,希望能增加活动类型占 36%,增加“扩大发布者权限”占19%。
三、讨论和建议
(一)重视 PU 平台内容建设,着力提升平台的内涵和品质
当前,PU 平台主要应用于学校、学院举行的“第二课堂”活动,特别是思想引领、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它有效地将传统的“第二课堂”活动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繁荣了校园文化[4]。结合 PU 平台的新媒体优势,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挖掘发展潜力。如根据PU平台所发布活动学生参与人数,探索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类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活动的关注度。
(二)开展 PU 平台的培训及指导,充分发挥 PU 平台的综合力
新媒体时代下,“90 后”大学生基本能熟练使用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因而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掌握使用 PU 平台也并不困难。然而,从“发布者”的角度来看,使用好 PU 平台就需要相关师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媒体素养、敏锐的舆情观测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甚至具备开发、拓展 PU 平台应用新功能的能力 [6]。PU平台应该增加适用于学生的服务功能,增强学生对PU平台需求度和依赖度。PU平台可以增加“学生一站式服务”,打造成全校的“信息广场”,比如增加学生课表查询、空教室查询、图书馆座位占位、相关通知发布等功能。并对内容进行分类,如将各学院的信息充分整合,设置学校专业特色、讲座信息、兼职信息、失物招领等不同的版块,保证相对有序运行。在线下,积极对金陵科技学院PU平台应用过程中其优势研究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并加以修改完善,让PU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促使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于孟晨 .“微”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大”作用 [J]. 新闻知识,2013(9):84-85.
[2]徐满成,徐琳 . 基层共青团微博应用调查与思考—以云南省县级团委新浪微博应用情况为例 [J]. 中国青年研究,2013(3):37-42.
[3]王白娟,杜丽萍,丁善雄 . 微博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J]. 农业教育研究,2012(3):40-42.
[4]汤琼 . 试析校园新媒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76-77.
[5]周成刚,付丽 . 文化型校园建设内涵与方法研究 [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2):11-12.
[6]于向阳 . 微博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J]. 教育探索,2013(1):113-114.
[7]钱铮,钱雪菲.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使用情况的调研及对策-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6):103-105.
研究项目:
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江苏省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SJD224)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