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为传统文化载体与民族集体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专门机构去保护它,还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去传承它。“非遗”校本课程的建设与推广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价值。本文结合国家美育工作指导方针、新课程改革理念、“非遗”文化特征、学生身心特点以及教育教学规律,探讨如何实现“非遗”课程的美育价值,为相应的教学实践提供思路,助力总体育人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 “非遗” 校本课程 美育价值 新课改理念
新课程改革基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师的成长、重视以学定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育人目标的总体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尊德守法意识、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品味、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的使命感、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正确的三观以及健康的身心。在这一培养目标的达成过程中,美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我们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在劳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认知的结晶,是对天地宇宙、生命繁衍、人生价值等的诸多思考,“非遗”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我们应该世代传承并发扬光大的,“非遗”课程教育是实现美育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些学校在“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已经初见成效。
一、“非遗”校本课程的美育价值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文化独特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现存的众多“非遗”品类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以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场所等等。“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这一出自于明代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中的名句,正是意在说明“根本”与“源流”的重要性。结合学校所在地域以及学校自身的相关情况,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设立“非遗”校本课程并在日常教学中点点滴滴地渗透在学生的心灵里,不仅是时代的召唤,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通过“非遗”校本课程的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把对民族的自豪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融化到血脉里,正是“非遗”校本课程的美育价值之所在。
二、“非遗”校本课程美育价值的实现途径
“非遗”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要想充分实现这些价值,需要从多方面下功夫。
1.更新观念
观念决定行动。管理者的决策和施教者的方案固然很重要,但如果不能从观念上对“非遗”的认知发生根本性转变,那么育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非遗”不仅应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理解,还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被传承;不仅应该重视其技艺层面的价值,还应该重视其精神层面的功能。就“非遗”课程而言,也不仅仅是对诸多“非遗”品类技艺的传承,更重要的应该是以“非遗”课程为抓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这一观念的转变上,施教者的转变是根本,受教者的转变是核心。很显然,学生观念的转变离不开教师的引领,这就需要教师自己首先转变观念,只有教师自身能够充分认识到“非遗”课程在美育中的重要性,才能真正从大处着想,从小处着手,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非遗”,积极、主动地了解“非遗”,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喜欢“非遗”、热爱“非遗”,从而使“非遗”从历史的封尘中走进现时的生活里,由记忆变成真实,进而发挥它们的文化价值和美育作用,滋养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添翼助力。
2.转变方法
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是理念,也是方法。因此,关于新课改中师生教学关系的定位直接影响到师生思維方式的转变,影响到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影响到“非遗”课程美育价值的发挥,影响到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提升。“非遗”校本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其美育价值能否充分发挥出来的核心影响力。
“非遗”校本课程的最终育人目标不是教给学生一些技艺,而是着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健康地发展,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1)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学习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学习兴趣的多少,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课堂内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那么,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主观上对新知识产生学习、研究和探讨的欲望。老师的示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成功的教学是使学生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的课堂环境,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自觉的状态听讲、思考、发问、探究。引导学生亲自参与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戏曲欣赏课上,针对乐队伴奏所使用乐器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各种乐器的特性,还可以由学生亲自参与乐器的演奏,加深学生对乐器音色及其表现力的印象;就某个唱段的欣赏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模唱、小组评价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轻松愉悦、和谐美好的氛围中掌握唱词内容、剧情典故、旋律音调、唱腔韵味等,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训练学生的独立性
独立性关系到学生能否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学生是工具性的存在还是目的性的存在。独立性的培养同样是在实践中潜移默化、不断强化的结果。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找答案是训练学生独立性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不断为学生提供机会,包括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寻找答案。例如,在国画鉴赏课上,教师在带领学生了解技法、流派、作者生平、题材类别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应当鼓励学生对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感、意境等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硬塞给学生标准答案。经过了独立思考的审美,才能真正理解美的涵义。
(4)启发学生的创造性
創造力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繁荣的重要推动力,它越来越成为现时代人才核心竞争力,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需要挖掘“非遗”课程特点,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思考、去创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大胆创作,是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有效措施。例如,在剪纸、面塑等手工艺类课程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法之后,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当地风土人情、平时所见所闻等等进行大胆想象和自主创作,并对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进行及时点评和指导,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互评互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以使他们获得长期的学习热情,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不仅能够理解美,还能够创造美。
如上所述,在“非遗”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亲手实践、互相交流,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非遗”的文化品质与艺术旨趣,由“形”见“魂”,将“非遗”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髓化入学生的内心,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格调与审美理想。
3.完善制度
“非遗”校本课程美育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改善方法,还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做保障。
第一,制定“非遗”课程教学活动的相关政策,用切实可行的制度来保障“非遗”课程的正常运行。首先是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确保“非遗”课程的开发、建设与正常运行。其次是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就“非遗”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办法、师资培训等制定合理的指导意见和实施规范,以保证“非遗”课程的顺利进行。
第二,加强师资培训,尽量做到培训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整体而言,学校现有从事美育课程类的教师普遍存在对“非遗”历史文化的认知肤浅、理论研究不够、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老师们对“非遗”课程的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有必要尽快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教师自身对“非遗”以及“非遗”类课程的认知水平、文化修养和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包括不同“非遗”课程的特殊教学方法、所涉及的技艺技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等。通过培训,教师不仅能够对“非遗”本身的传统技艺与文化内涵有深入了解,还能将教学内容通过微课、网课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呈现出来,从而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整体提高“非遗”课程的教学水平。
第三,重视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实施教学环节的具体依据,是落实教学理念的重要工具。“非遗”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应以“新课改”育人目标为宗旨,以“非遗”教学内容为载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挖掘当地“非遗”精华,对相关素材进行整合,体现当地“非遗”文化特色及其美育价值。在教材的组织上,要注意“非遗”课程的内在逻辑顺序,注重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在教材的编写上,应当能够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自主地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并处理好技艺传授与价值引导、传统性与现代性、理论与实践等关系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又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第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该遵循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这就要求学校将全体学生的发展,包括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以及活泼主动的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非遗”校本课程是否成功,同样要看它是否遵循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育人原则。具体到教学中,可以从学生、教师、课程三个层面进行评价。在学生层面,主要考察学生对“非遗”课程内容是否能产生足够的兴趣,体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考察学生是否能够长时间专注于课堂内容,关注“非遗”相关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全过程,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考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互动中来,从而体验到“非遗”的艺术魅力,并进行友好的评价与交流。在教师层面,主要考察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非遗”课程内容是否熟练掌握,对“非遗”文化内涵能否深入挖掘;考察教师能否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把知识传授与学生实践相结合,打造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寓教于乐;考察教师能否充分利用“非遗”相关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在课程层面,主要考察“非遗”课程的设置是否具有地域特色,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第五,适时组织与“非遗”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外活动。例如,“非遗”传承人进校园、“非遗”艺术作品展示、走进博物馆、创办校园民间艺术文化节等等。通过举办生动有趣的“非遗”系列活动,不仅能使“非遗”本身得到活态化传承,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水平、增加文化自信、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综上所述,我们有责任将这些丰富而宝贵的“非遗”文化资源引入到学校美育工作中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运用先进的理念与方法,在科学运行机制的保障下,将“非遗”的美育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引导我们的青少年成长为健康、向上、乐观、自信的时代新人,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成长为立足民族、放眼世界的开拓者。
参考文献
[1]姬静: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路径[J].陕西教育(高教),2019(02).
[2]史凤山,杨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J].人民教育,2019(09).
[3]魏召:湖北地区“非遗”在基础教育中的“美育”普及性研究[J].艺术科技,2017(04).
[4]杨茜:非遗文化在沧州小学美育课程中的校本化实施[J].文化产业,2019(05).
[作者:阮海云(1972-),女,山西平遥人,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