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叶波 高国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以下简称“四新经济”),并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目前,“四新经济”已成为各地区“十四五”时期抢先布局的投资热点,其对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发展的助推作用更是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在“四新经济”的助推下做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发展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的“四新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发展尤为迅速。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冲击下,“四新经济”仍然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信息消费、网络消费、平台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需求快速成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四新经济”的发展形态变得越来越丰富。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集成电路、基因技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将对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智能制造、智能网联车、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分布式新能源、石墨烯等新产业不断催生并发展壮大;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网络经济、供应链金融、网络办公、网上教学、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日益走进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俯瞰福州滨海新城。
2018年2月28日,在雄安新区雄县望驾台村外的一片空地上,京雄城际铁路开工仪式开启,现场热闹非凡,来自雄安三县的村民们纷纷到此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四新经济”正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推动生产方式走向跨界融合,重塑生活的时空观念和消费方式。
“四新经济”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创新指向性。新技术更容易首先在创新基础较好、市场经济活跃的发达地区、中心城市或大城市取得突破和实现产业化应用,然后逐步向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或中小城市扩散发展,即具有孕育的集中化特征和发展的分散化特征。在投入要素上更依赖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新产业对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依赖程度降低,而对数据、人力资本等新型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较高,往往具有“轻资产”特征。在投资营利模式上趋于多元化。与传统经济形态相比,新业态新模式的开放性更强,丰厚的创新红利更容易吸引多元化资本进入,便捷的互联网公共平台可将多元化参与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营利环节也从直接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拓展到间接的增殖服务、网络点击流量等环节。在发展动力上受供需双轮驱动。从供给侧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催生一大批以信息技术、数字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也将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从需求侧看,人民群众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四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
实践充分证明,“四新经济”已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对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由于“四新经济”具有创新指向性,其孕育的集中化和发展的分散化特征,有利于构建基于城市群协同创新的产业分工体系,强化中心城市与其外围腹地开展产业分工合作,逐步从产业间分工深入到产业内分工、产业链分工,同时促进城镇化人口向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集聚,推动实现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形成城市群协同分工效应,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要素配置、空间分工上实现耦合、协调与优化。
从要素投入结构特征看,“四新经济”对人力资本、数据信息等新型要素的要求较高,发展“四新经济”有利于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程度、提升劳动力市场的匹配度、发挥知识外溢作用,加快产能置换,在实现产业和人口等要素空间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形成要素集散效应,产生规模经济、集聚经济,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从低水平的空间均衡状态走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耦合、协调与优化。
“四新经济”开放性强,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营利环节多样化等特征,发展“四新经济”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领域,同时也拓展营利空间、提升投资效益、促进产业升级,形成投资联动效应,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投资方向、项目效益上的耦合、协调与优化。
从发展动力特征看,“四新经济”由供给侧的先进技术驱动和需求侧的多样化需求拉动,通过先进技术为多样化需求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同时也通过个性化需求引导科技创新方向,不断创造出新的供给和新的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更高水平良性循环的供需动态平衡效应,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发展动力、供需结构上实现耦合、协调与优化。
“四新经济”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时期,应切实采取措施,在“四新经济”的推动下做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联动发展。
一方面,可以强化载体支撑,积极培育新型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形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十四五”时期可考虑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武汉等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创业活跃的大城市郊区,合理布局一批创新引领、产教融合的科学城,打造组群布局、生态宜居的创新策源地,拓展职住平衡、商住平衡的新空间。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统筹推进各类产业园区、专业镇等产业升级与空间转型,完善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制造,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支持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引领时尚的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新型消费,推动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使其成为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就业增长的新引擎。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在气候适宜、交通便捷的城市郊区、县城、特色村镇,加快布局一批集文化、娱乐、锻炼、療养、照顾、陪伴等功能于一体的健康养老综合体,引导人口和相关产业合理布局。
另一方面,强化数据赋能,推动智能城市建设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城市数字产业体系,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智能城市建设,推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率先建设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群,完善城市物联网感知体系,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智能交通、智慧管网、智慧水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社区等应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推动实现城乡基础设施通达度比较均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此外,强化自主创新,推动城市群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发展。加快构建城市群协同自主创新链,“十四五”时期应进一步推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共建,支持长三角地区G60科创走廊扩容升级,高标准谋划北京—雄安科创走廊建设,加快培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走廊。加强大城市科技策源地龙头创新与周边区域产业培育引导,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在大城市创新策源地加快形成新产业区并逐步向周边区域和中小城市进行产业、技术梯度转移,促进各级城市人口与产业要素协同集聚。鼓励东部地区发达城市与东北、中西部地区城市深入开展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带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与工业化水平同步提升。
最后,强化“新基建”,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当前,应统筹推进各级城市和城镇之间的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统筹推进城乡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结合场景创新、模式创新,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四新经济”互动发展,支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直播等各项技术进行融合,在赛事转播、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创造全新的应用场景,加快云办公、云教育、云政务、云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发展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郭叶波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
高国力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