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预后的影响

2020-02-22 06:31:58刘晓红张妹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出院病情协同

刘晓红,张妹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安徽 蚌埠 233000)

结核性结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是由MTB感染所引起的脑膜炎症反应,是肺外核最严重的类型[1]。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常出现在儿童身上[2]。对于TBM其生理结构较特殊,脑膜的炎症较难发现,且其临床特征不具有特异性,与其它疾病造成的脑膜炎症不易区分[3]。TBM具有治疗时间长,病情重,恢复时间长等特点,若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患者的生命会受到威胁[4]。对于此病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措施,但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消失后,脑脊液正常为治愈后,为避免病情的复发或其它脏器的结核,患者还要坚持服用1~2年的拮抗药物。因此对于TBM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协同护理在早期就已经应用在临床上,协同护理措施是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让护理人员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护理工作中来,形成一个集体,通过集体的作用来提高护理的临床价值,充分发挥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提高患者的预后[5-6]。因此本文探究协同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TBM患者82例,经临床诊断均符合TBM的诊断准则。其中男42例,女40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30.15±10.64岁;病程3~60 d,平均病程(25.48±6.97) d。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者;(2)治疗后能够进行12个月随访者;(3)非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者;(4)无家族精神病史者;(5)治疗依从性较好者。排除标准:(1)既往有脑血管病病史;(2)合并自身严重免疫疾病者;(3)合并糖尿病、心律失常等疾病者;(4)在入院前已经进行治疗者。(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 包括在治疗期间指导患者的用药,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状态,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以保证其具有充足的睡眠,与患者进行交流以了解其心理想法;同时在患者出院时,指导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以及应进行适当的锻炼。

1.3.2观察组患者采取协同护理模式 (1)身体护理: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以往的病史进行评定,并建立专门的责任制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特殊的护理方案。时刻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时,应及时告诉医生。对患者做好基础护理,避免其发生感染。同时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通风良好,每日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使患者在适宜的环境下接受治疗。(2)健康宣传:护理人员对TBM的发病机制、治疗措施以及预后影响因素等对患者进行讲解,同时还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与该病相关的知识,另外还可把有关该病的知识、注意事项等提供图片的方式张贴在患者的病房内;医院还可组织一些集体活动,鼓励患者之间互相了解TBM的问题;让患者明白配合医生的工作对于自己病情恢复的意义重大。(3)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以对患者的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回复。同时针对患者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指导其家属帮助其解决,并鼓励其家属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患者身体以及心理状态的恢复。(4)饮食指导:指导患者使用含热量、蛋白质、纤维均较高的食物,多吃肉类、牛奶,并食用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并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给予饮食的调整。(5)出院随访:当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护理方案,并要求患者家属配合护理工作,出院后,每月与患者通过电话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如患者出现并发症或复发等不良情况,要求患者回院复诊。

1.4 治疗疗效

显效:头痛、发热、颅内压升高等症状和体征改善80%及以上。有效:以上情况改善50%~80%;无效:以上情况改善情况不足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5 观察指标

1.5.1生活质量 对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其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命活动、情绪角色等进行评分并作比较。

1.5.2预后 采用哥斯拉预后量表(GOS)评分,4分及以上为预后良好,小于4分为预后差。同时对患者出现残疾以及死亡的患者进行统计并比较。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结果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护理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绪角色、生命活动以及总体健康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个指标均显著高于出院时,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预后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残疾以及死亡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n(%)]

3 讨论

TBM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感染而引发的慢性疾病,患有TBM的后患者的脑膜和脊膜均会出现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该病的病情较为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7]。若TBM的临床症状经治疗后消失,且脑脊液恢复正常则能够判断为治愈,此时还需要进行继续1~2年抗结核药的治疗,以避免病情复发或引起其他脏器的结核[8]。但经研究表明[9],部分患者在此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差,不能持续进行治疗,最终导致其疾病复发。经临床研究发现[10],TBM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功能均较差。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临床认为[11],对于TBM的治疗不仅是要降低或抑制其致残率以及致死率,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维持较好的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协同护理是以责任为核心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轮岗陪护TBM患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护,使患者持续享受良好优质的服务[12]。

在吕春艳等[13]学者的研究中发现,经协同护理的TBM患者的治疗疗效较显著。李桂芳等[14]学者研究也发现协同护理对能够通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其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在上述研究结果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协同护理对TBM患者的治疗疗效具有积极作用。这可能由于协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建立打败疾病的信心,且对患者讲述一些有关TBM的知识及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够较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提高其治疗有效率。这与上述多位研究学者有关。经数据显示,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是在治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且有多为学者对协同护理对TBM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其中琼达[15]学者研究显示,与常规护理的TBM患者比较,给予协同护理干预的TBM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在上述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在出院半年后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协同护理能够显著改善TBM患者的生活水平。这可能由于协同护理在饮食、健康、心理以及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时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给予建议有关。这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一致。上述研究结果中还发现,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其死亡率和残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经协同护理后的TBM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好,安全性高。这可能与协同护理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健康指导与饮食指导,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有利于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有关。这与朱敏[16]学者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模式对TBM患者的治疗疗效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预后情况,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出院病情协同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0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甘肃科技(2020年20期)2020-04-13 00:30:58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