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盐城的经济与社会发展①

2020-02-22 22:09徐丽娟
关键词:盐业盐城

徐丽娟

(盐城师范学院 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7)

盐城在唐代以前已经有所发展,但由于地处南北要冲之地,历史上南北纷争较多,战乱频繁,从汉代置盐渎县、东晋更名盐城县、南朝时由县治升格盐城郡,再到隋朝降为盐城县,其名称、建置和境区范围屡有变化,人口变迁频繁,居民聚而复散,居流无常。盐城海盐资源丰富,煮海为盐成为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的主要内容,由于成陆未久,境内人口并不繁盛,故而盐业经济虽时而受统治者倚重,但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经济效益在全国范围并不突出,南北朝、隋末长期战争,境区内灶民百姓的盐业生产生活更是常常遭受意外中断。同时因水土淡化程度有限、水旱潮灾频发等原因,农业经济始终未成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总体来说,唐以前盐城经济开发不够充分,社会发展处于较低水平。

唐代经济与社会呈现空前活跃、兴盛的状态。全国各地区、城市、县镇发展呈现不同特点。盐城是两淮地区重要产盐地,唐政府专门设置了行政管理机构盐城监管理盐务,由此盐城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盐城人民在汉代以来的发展基础上不断克服各种困难,逐步取得新的成就,唐代盐城呈现经济兴盛与社会繁荣的新局面,并为唐以后盐城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试从经济史角度对唐代盐城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探讨,以期揭示这一时期盐城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历史机理及历史地位。

唐至德元年(756)置淮南节度使,“领扬、楚、滁、和、寿、庐、舒、光、蕲、安、黄、申、沔十三州”[1]1902。其中楚州所辖盐城县就是今盐城市区大致范围,今盐城境区内的东台、大丰、建湖、阜宁、滨海、响水等区县市当时不同程度分属扬州、楚州、涟州所辖,在唐初尚未有长足发展。随着唐代经济繁荣时代的来临,盐城境区发展迅速,其中盐城县成就突出,元和六年(811)九月,盐城县升为上县[2]1239。唐初定下“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3]920划分全国各县的等级,即以各县在全国的地位、户口数量与地理环境优劣进行综合评价,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其中,赤、畿指京城及其附近所在的县,带有戍卫性质,地位自然崇高;望、紧两个等级指其政治、军事地位之重要,这四个等级在全国的数量不是太多,从人口规模来说“不限户数,并为上县”[2]1231。全国大多数县以“上、中、下”三等划分等级。唐初武德年间以五千户以上为上县,两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下县。其时盐城县还不是“上县”,最多也就两千户的人口,规模并不大。到了开元天宝之际,唐朝户口增加迅速,国家分等标准也随之提高。开元十八年(730)州县等级标准有所提升:“以六千户已上为上县,三千户已上为中县,不满三千户为中下县。”[2]1231按这个评价标准,元和六年盐城县升为“上县”,说明仅今盐城市区境内户口数在唐代时就已经达到六千户以上,大约有3至4万人,是汉初人口的3倍。今市区以外区域当时具体户口数量不可考,但据记载,早在贞元四年(788),今盐城境区北部所属的山阳县就已经升为“上县”;会昌四年(844),今东台、大丰境所属的扬州海陵县升为“望县”[2]1238,可见得益于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今盐城境区整体都得到了迅速开发。

一、盐政改革促进盐城盐业经济发展

唐代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及盐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盐城的盐业得到蓬勃发展并成为该地区主导产业的首要原因。

唐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打乱了唐朝的政治格局。为平息叛乱,唐政府在各地增设节度使坐镇,以拱卫中央,但最终却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还严重破坏农业生产,使经济逐渐衰落,大量人口南迁避乱。内外交困之下,国家财政也出现严重危机,于是如何解决财政危机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当时录事参军第五琦将解决国家财政危机的希望放在了江淮,他上奏唐玄宗:“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4]3517于是取资江淮成为安史乱后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便是严厉推行榷盐制,使江淮地区盐税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乾元元年(758)三月,第五琦被任命为盐铁使,推行“榷盐法”,正式进行盐政改革,实行食盐专卖制度:首先,在靠近山海井灶便利之地,设置场、监、院等机构;其次,鼓励百姓从事盐业生产,尤其是引导大量“游民”成为“亭户”[1]1378,免除其杂徭,为盐业开发增加大量劳动力。为保护盐利,各盐场、监、院,由盐铁机构掌管,进行严格管控,“盗鬻者论以法”[1]1378,充分保护盐业生产运销秩序。

由于近海的有利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盐资源,广德二年(764),唐政府在盐城设立了专门管理海盐生产的盐城监,大量招募近海人口加入海盐生产,使产盐量大大提高,大历年间(766—779),盐城监成为全国十大名监之一。此后,刘晏继任盐铁使,改用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就场专卖制”。同时,刘晏十分重视提高煮盐技术,《太平寰宇记》详尽记述了当时刮咸、淋卤、验卤、煮盐四道“刺土成盐法”的制作工序,这一海盐生产技术极大促进了海盐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时盐城监“每岁煮盐四十五万石”[5],仅次于岁煮盐六十万石的海陵监。当时吴越扬楚四场十监“岁得钱百余万缗,以当百余州之赋”[1]1378。可见其盐税相当于一百多州的田赋,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比非常可观。元和年间,唐宪宗曾表示“天宝已后,戎事方殷,两河宿兵,户赋不入,军国费用,取资江淮”[6],充分肯定了江淮地区对国家的赋税贡献。作为“四场十监”之一的盐城监在全国的经济地位随之提高,此后长期保持这样的生产规模,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盐利不仅给国家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客观上还解决了其他问题。刘晏担任盐铁使期间,锐意改革,充分展示了其治理才能,他推行“以盐利为漕佣”[4]2117,将盐政与漕运结合起来,在没有多增发丁役,也没有劳烦沿途州县的情况下,解决了关中粮食问题。此间,以盐业为主体经济的盐城县在全国范围来说,其经济地位已经非常突出,成为“剧邑”。

二、盐场兴盛催生盐城地域城镇发展新特色

《旧唐书·地理志》云:“盐城……久无城邑。”[4]1573描述的是唐代以前盐城城池经常被毁、城镇建设基础薄弱的情况。随着唐朝产盐地的经济效益备受国家重视,盐城的集镇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城镇布局围绕盐场展开。盐城监共有盐场九所,在县城的南北五十里至三十里,俱临海岸,分别是“五祐,紫庄,南八游,北八游,丁溪,竹子,新兴,七惠,四海”[7]。围绕这些盐场聚集了众多农工商及服务业从业者,带动了本地商业繁荣和人口流动。唐代上元年间(760—761)和大历三年(768)朝廷两次在射阳湖设立官屯,对射阳湖滨荒滩地进行有组织的开垦。为方便盐场海盐运输,大历元年(766)开挖串场河,在集镇的西侧呈弧形绕镇而过,与县区内中心河道相连,奠定了此后盐城境区的集镇布局。在朝廷有效管理下,盐城境区原有的一些集镇愈加繁华,如新石器时期已成陆地的西溪在唐代时盐业和渔业兴旺,成为黄海边一个比较繁华的集镇,是重要的海盐产销地和仓贮中心,同时也是盐税的征集地之一。又如建于东晋安帝时期的伍祐场,在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兴盛,成为淮南著名盐场之一,与依次向南的大丰丁溪、东台西溪齐名。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早在商周就有先民居住的上冈,也逐渐形成较大的集镇,有“四县通衢,盐阜咽喉”的美誉。此外,盐城境内新的因盐而生、因盐而兴的重要集镇还有安丰、喻口、草堰、富安等,都是一方繁荣的中心。

总之,依托盐业生产和运输,在盐城境区范围内集镇数量不断增加,集镇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依托串场河,众多盐场连在一起形成了盐城境区城镇基本格局。

其次,城镇人口结构多元化。晋“永嘉之乱”后,大量北方人南迁。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地区战乱更加严重,大量人口进一步向南迁移。唐诗中有不少记载,如“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8]“北人南去雪纷纷”[9]2797“避地衣冠尽向南”[9]3349,此时的江淮,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又正处于人口南迁的必经之路,所以也吸引了大批南迁的人口落户于此。频繁的人口变迁是唐以前盐城发展史上的一个显著特征,虽然对该地区地方稳定带来一定影响,但也给盐城的城镇发展注入各种新的元素,使盐城人口结构呈现多元化特色。从社会身份来看,外来人口除了大量的普通农民,还有不少衣冠世族、官员及其随从家属、文人墨客、商人小贩,此外还有服役囚徒(1)据考证,淮南道黜陟使李承修筑海堤时“东建宥城”,大约在今盐城大纵湖一带安顿囚犯,这些人参与修筑海堤,后来定居盐城。参看茆贵鸣:《盐城简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第50页。,旅经本地的外国人,等等。大量无地的平民百姓,进入盐城境区后,为了生存一般会出卖劳动力谋生,他们逐步融入本地居民中,成为城镇兴起的社会基础。任职盐城的大量官吏携带其家眷、下属居住盐城,成为盐城地区上层人口,在盐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南迁人口中还有不少文人,他们学识渊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对江淮地区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在盐城文化发展史上也留下浓墨重彩,如德宗时来此游历的诗人长孙佐辅登高望海,感叹大海的辽阔壮美,写诗《楚州盐壒古墙望海》云:“混沌本冥冥,泄为洪川流。雄哉大造化,万古横中州。我从西北来,登高望蓬丘。阴晴乍开合,天地相沉浮。长风卷繁云,日出扶桑头。水净露鲛室,烟销凝蜃楼。时来会云翔,道蹇即津游。明发促归轸,沧波非宿谋。”[9]5336还有大量的商人为海盐运销而来,或留居,或频繁流转,在盐城的内外贸易往来和城市消费中扮演重要角色。

另外,随着盐城境区总体的经济发展,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镇环境功能已逐步拓展开发。除了海盐生产、盐务管理衙署、商业贸易等固有的生产生活区域,另外还出现优台之类具有文化娱乐功能的公共场所。唐代佛教兴盛发展,盐城境区相继建有不少寺观,为人们提供了集会交流区域。

三、唐政府委派官员推动盐城地方社会发展

由于盐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利润在国家赋税收入中占有很重的份额,江淮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唐政府委派官员治理江淮,极大地推动盐城区域社会发展。

首先,唐政府选授不少政治文化素养较高的官员治理江淮。据史书记载,担任江淮地区重要职位的官员大多颇有声望,如杜佑出身京兆杜氏,曾任江淮水陆转运使、淮南节度使;李吉甫出身赵郡李氏,也曾担任淮南节度使;又有李承出身赵郡李氏,少有雅望,曾担任淮南道黜陟使。这些官员大多名望颇高、出身世代官宦家族,个人政治文化素养较高。为政江淮时对江淮发展尤其是盐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除了以上比较有名的官员外,在地方文献和唐诗中也记载了不少优秀的盐城地方官员事迹,如太原人王惠忠,字子廉,曾在盐城当县令。北京大学图书馆编《金石草目》中可见其墓志《故楚州盐城县令太原王公墓志并序》,其中便提及王惠忠乃太原人,其家族世代为官,荣耀显赫,在盐城任县令政治才能突出,教化爱惜百姓,“每睹村童狎雉,则知仁爱之深。田叟争鸡,实愧神明之化”[10]。可见其品性高洁,享有很高的声誉。咸通年间,进士张辞在盐城旅居时写给盐城县令《上盐城令述德诗》《谢令学道诗》《别令诗》等三首诗,第一首是张辞与盐城县令宴饮后为其写诗述德,虽该盐城县令名字不可考,但诗中提到“鼎族家传霸国名”[9]9727,从这句话大致看出这位县令出身不低,其家族颇有盛名,其本人亦有才华,为政清明。第二首是县令想要向张辞学道,张辞写诗婉拒,其诗有序曰:“(盐城)令欲传其道。辞以令方宰剧邑,未暇志玄,诗以开其志。”[9]9727张辞认为好友刚刚成为盐城父母官,而盐城乃“剧邑”,政务非常繁忙,无暇学道,故而婉拒并写诗宽慰。第三首则是离别诗,洒脱超然之情,跃然纸上。史籍还有几则关于知盐城监事和盐城镇使的任命文书,可知当时唐政府设置盐城监以管盐课,设置镇使维护治安,如《唐文拾遗》卷四十《臧瀚知盐城监事》[11]10824的任命文书中提到“若官无直道,则利有多门。凡历任于牢盆,或咸资于润屋”,对即将担任“知盐城监事”的藏瀚循循告诫,“守其洁廉,心珠则不惹脂膏,智刃则能分髋髀”,希望他能“展才于近监之乡,守节于作咸之地”。同卷还有《王处顺充盐城镇使》[11]10826则提到“眷彼盐城,居于海岸,苟或一同失理,实为四远多虞”,充分强调沿海城镇盐城的重要性,不容有失。所以任命王处顺为盐城镇使“俾守防奸”。显然,盐政是否能顺利展开,社会治安是否稳定,与这些官员有密切的关系,他们自身的思想文化理念对盐城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唐政府治理江淮水利成绩突出。盐城地处海边,常受海潮侵袭。淮南道黜陟使李承治理淮南时,目睹潮灾所造成的伤害,既损坏盐灶,又侵蚀农地,遂上书提请筑堰,解民于苦难。这是盐城历史上第一次人工修筑海堤,这一水利工程的位置在苏北古海岸,是赣榆经灌云、建湖、盐城、东台至海安一线的一条露出海面的沙堤。据《扬州府志》等志书记载,此海岸形成于大约2 000多年前,历史上称之为东冈沙堤,直到隋唐这条海岸线都比较稳定。东冈沙堤是天然岸外沙堤,地势高耸,堤基结实,其中又含有大量贝壳,是修筑海堤的理想之处,李承利用有利地形,沿东冈沙堤修筑了楚州经盐城至海陵的这一捍海堤。这项捍海工程全长70.5公里,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有效抵御了海潮的侵袭,达到了“遮护民田,屏蔽盐灶”[12]的效果。李承修筑捍海堰时还注重在内地修堤筑坝、整修河道,使盐城的西部与宝应的东北部形成有机相连的内河水系,有效改善了当地的土质和水系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收成,“溉屯田瘠卤,收常十倍它岁”[1]4686。成功的水利治理使盐城及周边地区农事、盐课两受其益,故此堤又被当地人称为“常丰堰”。后来,当地人们为了纪念、颂扬关注民生、主持修堤的李承,将捍海堤改称为“李堤”。宋代以后,“李堤”又经多次扩展修筑,一直在当地经济发展与居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河海相通的地理位置推动盐城对外交往

唐代盐城经济迅速发展还表现为对外交往的加强,无论是商贸往来,还是海运交通都比往昔频繁,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唐初在商业贸易方面推行了许多新措施。如武德九年(626),朝廷取消了关梁之禁,“潼关以东,缘河诸关悉宜停废。其金、银、绫、绢等杂物,依格不得出关者,不得须禁”[2]1578。贞观七年(633),又“废州县市印”[2]1581,允许淮河流域各交通要道以及大小州县治所市场可以开放建置,并逐渐将商业税纳入国家财政收入范围。这些政策对淮河流域的商业贸易往来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随着东南盐政成为唐王朝重要的政治内容,刘晏担任盐铁使时,只在产盐地设置盐官管理盐的生产、收购和储存,其他地区并不设盐官。这样就把盐的运输和销售交给市场调控,非产盐区需要盐就只能让商人去产盐地批发,而政府即可从批发差价中获利。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大量中小商人汇集江淮批发转运淮盐,盐城作为重要的产盐地备受关注。一开始“诸道加榷盐钱,商人舟所过有税”[1]1378。为进一步鼓励商人运销,刘晏还奏请“罢州县率税,禁堰埭邀以利者”[1]1378,即取消对商人盐舟过境及使用堰埭的加征税,同时,在江淮交通要道上设置巡院,保护合法的盐业交易,保障海盐运销的通畅和国家盐税收入。正因为以上政策和措施,盐城所产的盐被运往全国各地,与外界联系愈加紧密,盐业贸易愈加繁荣。

其次,大运河的辐射和盐城内外水域形成的水网使盐城和外界的联系愈加密切。隋朝大运河的开发给唐代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便利,盐城虽然不在运河线上,但是离运河不远,与运河之都淮安毗邻。随着盐城经济地位的凸显,境区人口逐渐增加,原来的商业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以盐产、盐运为核心形成新的商贸模式,与之相适应的便是江淮水运系统逐渐形成新格局。依托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盐城商业交通条件变得非常优越,对外交往和联系愈加广泛。

唐代盐城还是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要津之地,唐王朝曾多次派遣使团由盐城海口东渡,到达新罗(今朝鲜)、日本。许多外国使臣、学者、僧侣、商人,经常由盐城登陆前往内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使盐城与外界联系愈加密切。如日本国使者粟田真人、新罗王子金士信以及高丽僧人,都是经盐城境域的入海口登陆转赴长安或出海归国的。唐长安二年(702),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飘洋过海来访问,日本史书便详细记载其曾在盐城登岸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13]。此后粟田真人在盐城休息两天,向京城长安进发,抵京后,受到武则天的接见,并赐宴麟德殿,受封为司膳员外郎。唐元和年间,新罗王子金士信乘船来唐,在海上遇到暴风,“飘至楚州盐城县界”[4]5339。县知事得知他是新罗王子,厚礼相待,送他去京都长安。这一时期盐城与不少外国使者频繁往来,这首先是因为大唐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吸引了大量外来使者,更是因为盐城地理位置独特,在此登陆上岸,然后再转道入内地,是外国使者较为方便的选择,这些短暂的停留,在盐城社会发展中留下了不少痕迹。

五、经济发展丰富了盐城县镇居民生活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域内居民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从考古发掘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中可以看到唐代盐城地区繁华的市井风貌。1985年,在盐城市区发现了唐代墓葬,其中有大量唐代居民生活用品,如彩绘瓷、青瓷罐、青瓷钵、青瓷碗、青瓷盂、釉陶罐、滑石炉、铜镜、铜钱等物品[14]。此外,市区新华书店、邮电大楼、商业大厦、市农行大楼等处地下,亦发现大量唐代遗迹,出土了丰富的唐代铜钱及陶瓷制品等文物。1988年市区建筑工地出土唐代的长沙窑制品璧底瓷碗、三彩陶片、硬黄陶假山、成串的开元通宝等遗物[15],1994年,市区建军中路原市政府大院的地下发现隋唐水井、道路、庭院等遗址。遗迹中水井内清理出的器物有青瓷碗、白瓷碗、青瓷黄釉注子、三彩玩具水桶、梳形象牙刮和铜镜、木桶残片等遗物[16]。这些生活用品样式繁多、丰富精致,侧面反映了当时相对富足的社会生活状况。由此可以推想唐代盐城人民较好的精神风貌。

如前文所述,盐城境区相继出现优台、寺观等具有文化娱乐功能的公共场所,彰显出盐城境区文化娱乐生活状况确非往昔可比。在建湖蒋营镇的收成村,有一建于唐初的“优台”,墙体上刻有各种杂技表演的画面。杂戏文化与盐息息相关,是盐城百姓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杂戏表演者大多为普通盐民,盐场下的若干个以盐灶为核心的生产组织,多家盐户聚在一个盐灶煎盐叫做“团煮”“团煎”,当时建湖县庆丰乡十八个村庄组建了一个“十八团”,经常在江淮一带演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杂技节目,内容包括“耍坛”“顶碗”“走索”“钻圈”“跑马”等,民间亲切地称作“百戏”。每逢节日或坊铺开业、生日庆典、男婚女嫁,人们都会请杂技班子前来优台表演,以营造气氛、愉悦心情。这一典型的公共娱乐场所的出现是唐代盐城社会生活进步的又一证明。除了优台、集市,寺庙历来也是人们活动集会的公共场所。盐城境区大多数寺庙及相关建筑都是初建于唐代,此后历代都进行良好的修缮维护,延续了下来。据史志记载,唐武德年间(618—626),盐城境内曾相继建有碧霞院(又名碧霞宫)、永宁禅寺、静慧寺、泰山寺、大云禅寺等;贞观元年(627),建有大云山寺、潮音禅寺、狱齐庙等;建中四年(783),建有罗汉院;大中年间(847—859),建有淮东古寺等。其中以建于唐武德三年(620)的永宁禅寺的规模最大,有“淮寺第一”之称。据史料记载,永宁禅寺“殿宇高耸金碧,涌现于百里之外,昔人泛海者,以此为指南车”[17]。可见此寺院规模之宏大。与之相关的历史英雄事迹的传说不绝史书。寺庙附近一般建有佛塔,唐代尉迟敬德在西溪建成海春轩塔:“海春轩塔,在西溪镇南广福寺侧,传为唐尉迟敬德监造,塔顶有题名。”[18]海春轩塔用青砖灌注糯米浆砌筑,敦厚庄重,风格大雅。此塔建成后,成为当地渔民和盐民经常拜祭之处,期望它能发挥镇海、导航的作用,时人称之为“定海针”“针海塔”。

综上所述,唐代是盐城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合理有效地利用海盐资源,充分发挥地理环境优势,对盐城经济的充分开发具有积极作用。同时盐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盐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唐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对经济环境的维护是盐城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总之,盐业经济的兴盛是盐城在这一时期获得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盐业经济的兴盛促进唐代盐城社会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开启盐城发展的重要篇章。

猜你喜欢
盐业盐城
盐城监:跨越千年的海盐文化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盐城串场河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实施三品战略 推动盐业健康发展
中国盐业双周新闻榜
中国盐业双周新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