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专家谈
陈洪捷等 5-6
本刊专稿
潜心立德树人 执着攻关创新
——中国科大免疫学研究生教学团队的探索与实践
田志刚,孙 汭,魏海明 5-1
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演变剖析
——以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为例
王 颖,刁丽颖,苗海霞 6-1
MBA全程双元协同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程永波,秦伟平,陈效林 6-7
理论探索
博士生知识焦虑的多维透视及其消解策略
和 平,宫福清,闫守轩 1-22
新时代语境下理想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构建
赵士发,李春晓 1-27
研究生满意度与教育质量的偏差分析
肖 维,张 萍 1-33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重点及启示
周海涛,朱玉成 2-1
中国研究生教育基本理论论纲
冉亚辉 2-6
冲突与调适:全日制教育博士生存现状研究
刘 辉,李德显 2-14
硕士研究生就业观结构的质性研究
李 健,李亚员 2-21
新时代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机遇、挑战与思考
程伟华,张海滨 2-27
研究生教育规律研究的回溯与展望
陈新忠,康诚轩 4-1
风险社会下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角色异化与重塑
林克松,曹渡帆,朱德全 4-7
自组织理论视野下学科治理的推进路径
杨 岭,毕宪顺 4-14
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的理性审视与制度反思
——基于一则非全研究生就业同权的舆情分析
李 祥,魏月寒,张 晗 4-20
本博跨越之间:低年级直博生边缘心理的成因研究
洪 茜,刘 路,Hamish Coates 6-13
跨文化沟通视域下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质性研究
王 松,刘长远 6-20
命题创新的意涵、机制与路径
——一种教育学的视角
李润洲 6-28
改革与发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经验与战略选择
王战军,于 妍,王 晴 1-1
论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之演进
梁传杰 1-8
博士生多元化培养的构想及实现路径
——基于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研究20年的反思
杨 伊,夏惠贤 1-15
教育评价转型视角下我国学科评价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马国焘,宁小花,王红梅,金青林 3-1
我国工学博士培养模式的变迁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杨 院,王荷艳 3-8
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清华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临时党支部的思考
赵 岑,任怀艺 3-14
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高 利,束洪春 3-19
培养与质量保障
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到底有多高
——基于2017年全国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高 耀,陈洪捷,王东芳 1-42
博士生可迁移能力培养:张力及消解
彭 湃 1-52
研究生与导师互动: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模型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许祥云 1-59
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义及发展路向
闫广芬,尚宇菲 2-34
立德树人背景下研究生导师“价值观引导者”之角色意识探析
曹清燕,彭娇娇 2-40
师生互动模式与博士生的知识生产
——以M大学化学学科某实验室为例
王晓娜,沈文钦 2-45
学术硕士在校培养因素对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研究
冯 斌,李婷婷, 赵云鹤 ,谢昭明 2-53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现实状态与未来走向
梁传杰 3-23
博士生跨学科课程实施: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李爱彬,梅 静 3-29
学科素养观下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导向
王 嵩,胡仕成,叶 强 3-35
质量保障视角下工程硕士研究生“知识产权”课程改革
贾小龙 3-40
女性博士研究生的性别压力及其疏解
——基于质性研究的发现
孙 卉,张 田 3-45
缩微学术训练:文科研究生课堂的理想范型
龙宝新,焦龙保 4-27
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内涵、作用与实践策略
薛欣欣,胡莉芳 4-35
“互联网+”环境下硕士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构建
李军靠,丁一鑫,乔 刚 4-41
以互动式教学培养研究生的怀疑精神
朱柏铭,王晓莹 4-47
基于大数据的博士学位攻读年限监测预警分析
李珍艳,陆根书,高玉建,向体燕 5-15
多元化就业与博士生教育
——基于C9高校数据的实证分析
程诗婷,廖文武 5-24
博士生导师指导功能的影响因素与结果探析
李 霞,吴晓凡 5-31
非法本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体系性再造
郑春燕,王友健 5-38
高校MOOC在线教学模式与实施策略研究
——基于全日制研究生在线学习现状和需求的分析
王冬青,裴文君,罗力强,任光杰 5-46
“双一流”视域下的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模式探索
——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滕召胜,罗 安,帅智康,刘 敏,唐 求 6-34
基于留学生生源视角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徐 岚,王佳兴 6-39
专业学位教育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郭丛斌, 方晨晨,王 亮, 陈洪捷 4-53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和对策建议
——以南京大学为例
吴 恺,杨 茜 4-60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MBA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探析
——基于教与学双视角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数据
金 镭,周鑫淼,章 婧 4-66
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探析
高迎爽,王 涛 4-72
招生与就业研究
“双一流”高校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制度设计与实践特征
胡春艳,周付军 1-67
导师权力、约束机制与学术治理体系
——关于研究生招生复试若干问题的断想
王 辉,张淑林 5-53
我国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及趋势研究
——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2014—2018年数据的分析
杨 院,王荧婷 5-58
就学类型如何影响读研计划?
——九所“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
徐国兴 6-46
中国研究型大学博士职业选择趋向与治理路径研究
胡德鑫,师 悦 6-53
教育评估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
祝爱武 1-74
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指标体系可靠吗
——基于全数据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刘春荣,郭海燕,吴瀚霖 1-80
面向一流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方法初探
——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的指标体系研究
张东明,李亚东,黄宏伟 2-60
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沿革与启示
刘泽文,罗英姿 2-68
我国省属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王海燕,陈达强,瞿 焱,向剑勤 6-62
以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推进“双一流”建设:问题与进路
张继平,刘 婷,赵 欢 6-70
“双一流”建设
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反文化现象
——意蕴、表征、危害、根由及匡正
林 杰 2-74
研究生教育学之学科建设:路径、进展与方向
王传毅,杨佳乐,刘惠琴 3-53
论学科内生发展逻辑:从知识生产演化到学科制度生成
田贤鹏 3-60
“一带一路”倡议下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转型研究
鲁世林,郑围尹,朱亚涛 3-66
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特色意蕴与建设路径
袁广林 5-66
论一流学科建设的知识逻辑
李枭鹰,牛宏伟 5-74
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全景
——平衡“双建设”、张扬学术性、强化品格治理
王 飞, 王运来 6-76
管理创新
强院兴校背景下校院研究生管理的清单模式
汪全胜,张 奇 2-83
对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政策的审思
——基于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学习经验感知
赵 彬,刘水云 3-73
我国学位授权审核法治化的困境与出路
靳澜涛 3-81
专题研究
结婚影响博士生科研发表吗
——基于2016年首都高校博士生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罗蕴丰 4-77
国外研究生教育
世界一流大学博士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及未来走向
陈翠荣,李冰倩 2-89
世界一流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生态布局与衍生逻辑
——以加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科为例
王红雨,马梦迪,闫广芬 4-85
美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的经验及启示
——基于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生的访谈分析
陈 玥, 翟 月 4-92
教育资源供给如何驱动美国博士授予规模扩张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仿真分析
王 梅,张 增 5-81
英国博士学位种类的多样化和影响因素
王文礼 5-91
从“专业人”到“社会人”
——美国大学研究生助教培养转向的案例分析
申 超,刘易坤 6-82
英国研究生课程的开设、修订、撤销及启示
余桂红 6-90
比较教育研究
美英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方式、共性及启示
乔 刚,娄 枝 1-85
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
——来自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混合学习模式的启示
王弘幸,杨秋波 1-91
美国专业博士生教育的演变与比较
张 炜 3-87
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机制及借鉴
陈元元,李文英 3-93